APP下载

2018 年扬州市居民早死亡现况及顺位分析*

2021-01-26杨文彬李秋梅时巧梅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年龄组顺位死因

杨文彬,解 晔*,李秋梅,时巧梅

(江苏省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扬州 225001)

世界卫生组织2014 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1]表明,全世界2012 年共死亡5 600 万人,其中68%(3 800 万)死于非传染性疾病,且约42%(1 600万)的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死亡时年龄<70 岁。过早死亡引起的劳动力损失,造成沉重的社会和家庭负担,分析扬州市早死亡现状及死因顺位情况,可为制定适宜的疾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实现人均期望寿命和重大慢性病早死率预期目标提供建议。本文主要对2018 年扬州市30~<70 岁人群的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全人群死亡状况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死亡数据来源于2018 年扬州市各县区在江苏省人口死亡登记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死因监测数据,按户籍地址和死亡日期(2018 年1 月1 日—12 月31 日)进行筛选导出。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扬州市公安部门,采用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进行标化。

1.2 质量控制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填写辖区内死亡医学证明书并报至网络系统,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数据审核并定期与公安、民政以及妇幼部门进行数据交换与核对,并通过每季度专项督导,现场查看报卡质量和漏报调查情况,从而保证死因监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和Excel 2007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死亡病例均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进行编码,并计算构成比、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和潜在寿命损失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等指标。PYLL=∑(L-Xd),其中L 为目标生存年龄(本研究定为70 岁),本研究中的早死亡是指发生在30~<70 岁的过早死亡。

2 结 果

2.1 死亡概况 扬州市2018 年户籍人口数为4 585 393 人,共报告死亡个案36 111 例,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87.52/10 万和422.11/10 万。其中男性人群死亡19 859 例,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68.82/10 万和464.35/10 万;女性人群死亡16 252 例,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06.71/10 万和378.46/10 万。2018 年扬州市30~<70 岁户籍人口数为2 874 013 人,共报告早死亡人数9 736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6.96%,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 433 人和3 303 人。

2.2 全人群户籍死亡死因构成情况 2018 年扬州市户籍人口死亡中,死因顺位前5 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39.16%)、肿瘤(32.21%)、呼吸系统疾病(10.52%)、伤害(6.55%)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65%),占总死亡人数的91.09%,女性前5 位死因顺位与总体人群相同,而男性的首位死因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排第2 位,见表1。

表1 2018 年扬州市居民户籍死亡死因构成及顺位表

2.3 早死亡死因构成及寿命损失 扬州市30~<70 岁人群早死亡死因顺位前5 位分别为肿瘤(49.63%)、循环系统疾病(24.25%)、伤害(11.21%)、呼吸系统疾病(4.57%)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63%),占所有早死亡人数的92.29%,不同性别人群死因顺位和总人群相同。扬州市居民PYLL 排名前5 位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见表2。

2.4 不同年龄组早死亡死因构成 在早死亡死因构成中,各个年龄组的前4 位死因均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30~<45 岁人群的第5位死因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而45~<60 岁和60~<70 岁人群第5 位死因均为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随着年龄增加,人群的死亡率也不断升高,3 个年龄组的粗死亡率分别为66.24/10 万、226.83/10 万和931.10/10 万,见表3。

表2 2018 年扬州市居民早死亡死因构成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表3 2018 年扬州市不同年龄组居民早死亡死因构成及顺位表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引起早死亡的前3 位死因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伤害,占早死亡总数的85.09%,而重庆市[2-3]和上海市[4]居民早死亡死因顺位依次为肿瘤、伤害和循环系统疾病,顺位稍有差异,应加强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从而降低早死亡的危害。

扬州市30~<70 岁人群的早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26.96%,高于桐乡市2016 年的早死亡比例(早死亡占总死亡数的23.59%)[5],但低于重庆市2016 年的研究结果(仅4 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亡就占总死亡数的27.62%)[6],男性的早死亡比例远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承受的社会压力更大并暴露于更多的慢性病危险因素有关,如吸烟、饮酒、高盐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等[7-8]。在早死亡中排在第1 位的死因是肿瘤,占早死亡总数的49.63%,无论在总人群还是不同性别人群中,肿瘤的PYLL 都排在首位,既往研究结果[5,9]表明肿瘤是引起潜在寿命损失的首位死因,它导致的早死概率、潜在寿命损失年和平均减寿年数均排在4 类主要慢性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第1 位,且有研究[10]表明,75%~80%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因此,要高度重视肿瘤的综合防控工作,加强对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和体力活动不足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11-12],从而降低肿瘤发病率及其造成的过早死亡。

循环系统疾病是导致早死亡的第2 位死因,PYLL 为24 633 人年,占早死亡总数的24.25%,其中男性早死亡的粗死亡率超过女性的2 倍,应加强对男性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早死亡的干预。本研究发现在总人群死亡中,循环系统疾病是第1 位死亡原因,但其导致的30~<70 岁早死亡人数却远远低于肿瘤,说明循环系统疾病主要导致高年龄组人群死亡,并且扬州市的人口老龄化严重,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人口的比例已达18.05%,所以应注重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解晔等[7]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常住居民体育锻炼水平较低,且吸烟率、饮酒率、高盐饮食率和高血压患病率等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均处在较高水平,因此要加强对上述危险因素的干预,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

伤害排在扬州市早死亡死因顺位的第3 位,PYLL 为20 911 人年,占早死亡总数的11.21%。俞浩等[13]研究表明,伤害是造成江苏省居民死亡的第5位死因,且伤害的平均减寿年数排在所有死因的首位,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伤害导致的早死亡只占极小部分,更多时候会引起伤残、住院等情况,造成大量的劳动力损失和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必须要认识到伤害防控的重要性,将伤害预防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落到实处。

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早死亡死因构成和顺位差异不大,无论在30~<45 岁人群,还是45~<60 岁和60~<70 岁人群,造成死亡的前3 位死因都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伤害,因此在早死亡的各个年龄段,都需要对首位死因肿瘤进行重点干预,并且60~<70 岁年龄组人群的肿瘤死亡率远远高于其他较低年龄组,与陆明海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降低早死亡应以60 岁以上老年人群为重点,加强肿瘤的健康宣教和三级预防工作,对本地区的高发癌种进行早诊早治,以提高居民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猜你喜欢

年龄组顺位死因
法医病理学死亡原因分类及死因分析探讨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死因
音乐和家庭都是第一顺位!两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
致第一顺位的你
2005年与2010年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