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锦发展保护方法的研究

2021-01-26杨钧涵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51

关键词:黎族文化遗产物质

|杨钧涵 陈 彬|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一、 黎锦特点概述

黎锦起源于中国海南,是一种黎族妇女手工织绣的传统棉布,经纺、染、织、绣四步制成。黎锦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也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黎锦不仅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文明重要的文化遗产。

黎族聚居区主要分五个方言区,分别是哈方言区、美孚方言区、杞方言区、赛方言区、润方言区,各方言区的织绣纹样各不相同。因为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服饰上的图案就成为大家认同的符号,也是区分各方言区的重要标志之一。黎锦的图案纹样取材广泛,生动体现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悟,是黎族人民审美情趣、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的反映。黎锦的图案纹样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为动物纹(图1)、植物纹、人物纹(图2)、几何纹(图3)和汉字纹[1]。黎锦色彩鲜艳,清朝诗人程秉钊以“黎锦光辉艳若云”称赞黎锦之美。传统黎锦纱线的染色颜料多取自天然植物,其色彩风格以黑色、棕色等为基本色调,再配以红、橙、白、青、蓝等艳丽色彩。织造黎锦所用的工具、原料、技艺基本相同,由于黎族各方言区的喜好、习俗不同,在色彩搭配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不同方言区的黎锦在图案纹样、色彩风格上各具特色[2]。

黎锦的色彩、图案、工艺无不体现了黎族人民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由于其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黎锦在2006年被我国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黎锦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黎锦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一度领先中原地区。随着时代的进步,黎锦的外部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纺织品已实现机械化大生产,种类繁多、风格万千,生产技术和规模远胜于黎锦。使黎锦的外部生存环境越加恶劣的因素还包括: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加大了黎锦传承的难度;传承人数量的减少;供需不平衡;产品缺乏创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等等。

(一) 传承的困境

因为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制造技艺缺乏文献资料记载,黎锦的制造技艺以黎族妇女世代手口相传的模式(图 4)进行传承,这种古老的模式加大了黎锦传承的难度。

传统的黎锦纱线采用植物染色法(图5),染料就地取材,天然环保,色彩不拘泥于现代配色的法则,呈现出鲜艳生动的效果。天然染料为有机染料,取自自然,安全度高,但是天然植物染色法也存在局限性:一方面,原料的数量受植物产量的局限;另一方面,染料的制取工艺繁复、生产周期长、成本相对较高。天然染色的纱线几乎已被化学染剂染制的纱线所取代,天然染色技法几近失传。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黎族人民也有了更多样性的出路。对年轻一代的黎族人来说,读书、外出务工等成为了他们更好的选择,黎锦技艺的传承一度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二) 市场发展的困境

市场上黎锦产品的用途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黎族人民自产自销的生活用品,另一类是旅游纪念品。

黎锦多是由黎族妇女在农闲时织造,生产规模小、产量低,而且各家的产品类似。传统模式下生产的黎锦生活用品价格低、利润少、式样单调,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随着现代通讯业的发展,黎族人越来越多地接触并接受了外来文化,大多数年轻的黎族人追求轻便和时尚,穿着打扮与汉族人无异,只有在节日或在旅游景点进行民族表演的时候才穿黎锦服饰。

黎锦旅游纪念品的情况也一度不容乐观。普通商品价格低廉、品质粗糙;精品的价格虽高,但生产周期长、产量低,且品类单调,缺乏个性化设计,基本都是筒裙、披肩一类的常规服饰品(图6),难以让外来游客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

三、 黎锦的发展保护之路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文化交流传播的趋势越加明显。放眼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已经不仅仅是个别国家和地区的事务,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国际性。对非遗的保护和发展,世界其他国家有着各具特色的方法和经验,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国的非遗保护经验,对我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相当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一) 教育传承

海南的一些中小学现已开设了黎锦课堂(图7),将黎锦的传承融于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对青少年从小进行黎锦文化的宣传教育和织造技术的启蒙,增强少年儿童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保护传承意识。但是,目前我国黎锦文化的宣传教育范围主要集中在海南地区的中小学,存在局限性。应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范围,让全国人民都能有机会感受黎锦的魅力。许多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非遗文化的广泛宣传。在法国,每年九月的第三个周末是“文化遗产日”,当日所有的公立博物馆免费开放,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吸引国内外游客了解法国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每年五月的最后一周是“文化遗产周”,届时也会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项目。我国可借鉴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设立特定的教育日或教育周,进行全民教育和推广,对包括黎锦在内的珍贵非遗文化进行全国性的普及。

海南地区一些中职院校开设了黎锦专业,黎锦专业班内除了应届学生还招收成人学生。黎锦专业班的优势在于汇总整理了黎族不同方言区的黎锦技艺,有助于学生全面地学习黎锦技法。但是中职院校的黎锦专业,在授课内容中未设置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内容。具有手艺的黎族女性始终处于产品生产链的低端,并不懂得如何将技术转化为财富,这就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可以通过实习、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与市场紧密对接,避免与社会需求脱节。实际上,如何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是各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共同面临的议题。法国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等教育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主要采取两种模式组织教学:设置职业型学位专业和开设独立课程。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侧重于培养学科背景多元化、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兼具的综合性人才。同时重视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开拓非遗教学的第二课堂,要求高校学生进行三至六个月不等的全日制实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加深入了解非遗的特性,以便其日后更好地服务于法国的非遗保护事业。[4]

(二) 法律政策及相关制度的完善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政策正在逐步完善。我国于2011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地方非遗保护政策体系也逐步健全: 2009年1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2011年又制定了《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办法》,其中对黎锦传承人的认定、黎锦传承村的命名等作出了规定。目前,海南省黎族聚居的各市县都设立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所,由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收徒授艺,教授传统的纺纱、染色、织布、刺绣等技艺。但是一些黎锦传习所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应付演出活动和新闻采访成了一些非遗传承人的主要工作,根本无暇收徒传艺。政府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还有待完善。

一些国家在非遗保护的法治建设方面起步早,经验丰富、体系完善,值得我国结合具体国情借鉴参考。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就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第一次提出了“无形文化财”即非物质文化的明确概念,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正式开始。日本将重要的无形文化资产保持者称作“人间国宝”,相当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文化财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人间国宝”称号的认定及取消认定的权限和程序,还规定了 “人间国宝”的权利和责任义务。“人间国宝”在传承技艺时必须有记录并保存、公开,而具有高超技艺和社会地位的“无形文化财”传人,如果不招收弟子传承技艺是无法取得“人间国宝”资格的。非遗大国意大利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重要的政府工作,在制度上由中央政府垂直管理,意大利的遗产部会派遣代表到各地,代表接受中央的直接管理。

我国在利用中央立法的同时,还可以适度加强地方立法以保护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方面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治建设保护。

(三) 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的结合

海南的黎族聚居区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在特色的民俗节日,比如农历三月三的迎春节、农历六月二十的军坡节等,黎族人民都会穿着黎锦盛装,载歌载舞游行表演。传统黎族手工艺除了黎锦还有藤编、制陶、编席等,也可作为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然而,目前我国非遗保护与旅游资源的结合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游客的参与度不强、当地居民的参与度低、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创新旅游商品少、缺乏科学规划管理等。

非遗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国外已有不少成功经验。2004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除了举行核心的祭祀仪式外,还衍生出一系列丰富的旅游活动,例如开设韩国民俗馆、开展民俗节目表演,还有各种体验类活动如做糕点、画端午扇等,大大提高了游客的参与度,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英国的爱丁堡也是个成功的例子,每年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都会有爱丁堡军乐队的演出,演员身着苏格兰裙吹奏风笛,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英国借举办国际艺术节的契机向世界人民传播非遗文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 黎锦产品的创新

意大利的制造企业中家族性企业占很大比例,这些小规模的家族企业代代相传,有着丰厚的品牌文化底蕴和世代相传的生产技艺。它们的生产规模小,产品品类丰富、质量上乘,即使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下,这些小型家族企业依旧保持着生命力。我国黎锦的生产技艺代代相传,同样生产规模小,目前显著的不足是品类单调,大多延续生产着传统生活用品,如筒裙、围巾等,现代化设计不足,特别是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海南黎锦的重拾生机之路,必然需要经历传统与现代的磨合。

目前国内一些设计师、企业和政府组织已经开始着手开发黎锦创新产品。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是海南省第一家集黎锦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目前已有百余种黎锦产品,除了传统的黎锦服饰品,还有家居产品、文房用品、现代服饰品等[5]。服装设计师吴虹从2013年开始从事黎锦旗袍的研发和创意设计,其作品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旗袍展厅。海南省东方市政府和海南省黎族服饰文化交流协会也进行了“东方黎锦旗袍”产品的研发。2018年2月,东方黎锦旗袍作为外交部海南全球推介活动官方指定的专用礼仪服装亮相外交部蓝厅。2018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黎锦旗袍成主打迎宾服,礼仪小姐和引导员身穿黎锦旗袍,佩戴黎族传统银饰,向各国嘉宾展现海南传统文化风情。2019年,东华大学与海南保亭非遗基地开展了深度合作,在斐济时装周发布“黎锦时装”系列(图8)。该系列服装赢得了斐济主流媒体、时尚评论家的一致好评,许多商家也对黎锦时装产生了浓厚兴趣,中国驻斐济大使馆代表和斐济政府官员亲临现场表示祝贺。黎锦时装通过斐济时装周的平台,向外国人民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了黎锦的传承、发展和创新。2020年11月19日至11月24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口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2020 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其间, “2020海南黎锦及纹样服饰创新设计征集遴选活动” (图9)以“黎锦传承与创新”为征集主题,面向全球征集佳作,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对黎锦图案纹样的社会学研究和美学价值的传播,让亟需保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织锦的纺、染、织、绣技艺得到传承和保护,激发古老服饰文化和黎族纹样在当代社会延续的生机活力。

(五) 数字化保护与媒体推广

在新媒体时代,用数字化手段为广大人民群众甚至世界人民构建一个认识黎锦的空间,将极大推动黎锦文化的传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项目作为发展网络文化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才刚刚起步。意大利数字图书馆门户与文化旅游网就是一个为公众服务的意大利文化遗产资源在线服务系统。英国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及公共文化组织都积极参与其中。法国在2010年实施了 “加利卡”(Gallica)文化数字化工程,投资总预算达7亿5 000万欧元[6]。在媒体推广方面,黎锦文化的传播急需一个现代化的新窗口,可以通过专业团队用音乐、影视等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将黎锦之美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为其赢得更多的关注目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造一座沟通的桥梁,以一种当代人民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宣传和保护黎锦。从2017年至2019年,由海南省黎族服饰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黎锦旗袍佳人大赛”,分别在海口市、东方市(图10)、三亚市成功举办了三届,不仅为广大女性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更为黎锦文化的宣传开辟出新的途径。

四、 结语

黎锦,源于过去,传承至今,更要走向未来,黎锦技艺的传承和黎锦文化的传播任重而道远。开展黎锦发展保护工作,需要政府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非遗保护经验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完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不断提升黎锦文化的人文意识、重点保护传承人和培养继承人、开展多样化的民俗活动、拓展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改进黎锦产品的市场营销理念等方式,不断深入挖掘黎锦的艺术、文化价值,传播黎锦文化魅力,使黎锦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黎族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黎族小伙闯“深海”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黎族母亲》等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Tough Nut to Crack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