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建研究热点、演进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2021-01-26赵庆寺吕伟松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620

关键词:治党图谱从严治党

|赵庆寺 吕伟松|华东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1]这一重要论断。新时代党的建设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当前,学界在党建研究领域已取得颇为丰硕的学术成果,迫切需要通过文献综述对研究现状进行全面考察。然而,传统文献综述方式不仅存在耗时长、效率低的缺陷,还很容易导致主观性、片面性的问题,难以对研究现状进行快速、全面的系统分析。“数字人文”[2]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文献综述的不足,使用CiteSpace等计量软件可以为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提供可靠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学术期刊库(CNKI)为数据源进行文献搜集和数据整理,以“党的建设”为关键词,并将发表刊物类别选取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检索时间范围设定为2012年11月至2020年5月。为保证研究样本准确性,笔者手动对检索结果进行数据清洗,删除有关选题征稿启事、征文评奖公告、研讨会通讯稿、相关度不高文献等无效数据,最后得到研究有效数据1 210篇(检索时间为2020年5月12日),以此作为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样本。本研究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利用科学计量软件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二是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探究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热点;三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进行未来展望。

一、 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一) 作者合作时区图谱分析

绘制作者合作时区图谱,不仅能够直观地得出某一研究领域中的核心作者分布,而且能够通过数据网状图分析出这些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3]。笔者利用CiteSpace软件,将时间分段(Time Slicing)设置成2012—2020年,切片长度(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年,将筛选条件(Selection Criteria)中的域值(Thresholding)设定为2,形成作者合作时区图谱。

根据图1可以发现,我国以“党的建设”为主题展开研究的学者相对分散,学者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不够密切。在党的建设研究领域,存在合作关系的研究者主要有:齐卫平与宋瑞、齐卫平与丁俊萍和王炳林、丁俊萍与于海波、韩强与刘苍瑜、刘宗洪与杜艳华、李斌雄与魏新欣、张荣华与宋美桦、潘博与王立峰等,其他学者则多以“独立”的方式进行研究。另外,在所选考察时段内,以“党的建设”为研究主题,发表文章数量达5篇以上的学者共有10人,占发表文章2篇以上学者数量的9.17%;发表文章数量超过10篇的仅3人,其中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发文数量最多,共发表26篇文章,复旦大学刘红凛和北京联合大学韩强以发文数13并列第二。如图1所示,在新时代党的建设问题研究中,影响力较大的学者主要有齐卫平、刘红凛、韩强、丁俊萍、任晓伟、王立峰、姚桓、刘先春、唐皇凤、何虎生、张荣华、张荣臣、丁晓强、刘宗洪、柳宝军、郭文亮、段妍等,存在引用突现(Citation Burst)。由此可见,学者基本上从事独立研究,学者间互动交流较少,合作研究成果也较为分散。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内容丰富,任务艰巨,迫切需要培养领军人物和扩大研究团队,进一步强化学术交流,对重大选题开展常态化的联合攻关。

(二) 核心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分析

另外,从核心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角度来看,保持沟通交流的单位数量不多。其中,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与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产出了合作性的学术成果,其他29家核心发文机构尚未形成完善的学术合作网络,机构之间连线数量较少,需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核心发文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三) 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关键词不仅是一篇文献的精髓与核心,也是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笔者将节点种类(Node Types)设置为关键词(Keyword),时间分段(Time Slicing)设置为2012—2020年,时间区间设置为1年,数据抽取设置为前50,算法分析类别设置为路径算法(Path Finder),生成423个节点,1 485条连线。以此为基础,绘制出考察时段内“党的建设”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图3)。

如图3所示,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其出现频次成正比,关键词节点越大,频次越多,也就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5]。“党的建设”是最大的节点,围绕“党的建设”形成了一个节点众多且联系密切的关系网络。根据CiteSpace软件检索数据,笔者列出出现频次高于20的关键词,并对检索结果按照频次高低排列如下:“党的建设”(265)、“中国共产党”(166)、“全面从严治党”(160)、“新时代”(135)、“习近平”(72)、“政治建设”(70)、“党的政治建设”(68)、“党建”(42)、“改革开放”(36)、“从严治党”(34)、“党内法规”(31)、“制度建设”(29)、“科学化”(25)、“党的领导”(24)、“三大法宝”(21)、“党内政治生活”(20)。由此可见,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内容多样、视角多元。此外,一般将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大于0.1的节点称为关键节点。关键节点在网络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在知识结构演变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6]。通过对关键词的中心性(Centrality)分析可知,“党的建设”(0.37)是数值最高的关键词,“中国共产党”(0.33)位列第二,接下来是“全面从严治党”(0.17),排名第三位。“党的建设”中心性最高,意味着它在党建研究知识图谱中媒介力量最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严治党”“政治建设”“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内监督”“三大法宝”“科学化”“马克思主义”等关键词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问题研究重点,其中心性不及“党的建设”,说明这些关键词节点在整个关系网络中发挥着关键联络和中转作用。其中,关键词“政治建设”首次出现的年份是2018年,但是它的出现频次和中心性皆已超过“党内法规”,说明“政治建设”已然成为近两年党建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

(四) 关键词突发性图谱分析

关键词突发性图谱的原理是,可以通过对某一特定研究主题在规定时间内出现的次数进行计算,进而发现研究热点。为进一步追踪不同时段内党的建设研究热点的演进过程,笔者绘制了突发性图谱(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共总结出20个突现词,其中突现度最高的是“新时代”(12.022 7),其次是“全面从严治党”(10.854 9)(图4)。另外,根据图4反馈的信息,我们可以把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热点演进划分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是2012—2013年,这一阶段文献量逐步增加,存在“三大法宝”“先进性”“科学化”“纯洁性”“反腐倡廉”“党内民主”“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执政党建设”等大量研究热词;第二个周期是2013—2016年,此阶段文献发表较少,突现的研究新词不多,主要为“毛泽东”“党内政治生活”“党风廉洁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法规”等;第三个周期是2017年至今,该阶段突现词为“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新时代”。

从突现词影响周期来看,“三大法宝”和“反腐倡廉”作为突现词的影响周期最长(6年),其次是“毛泽东”和“先进性”(5年),其他关键词突现影响周期大多集中在2—3年。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中共领袖关于党的建设的研究一直保持密切关注。2017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十九大更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这一阶段,“新时代”“政治建设”“党的政治建设”等话题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热点问题。从关键词突发性知识图谱可以看出,图谱突发性具有时段连续性特征,“党的建设”这一研究领域体现出较强的传承关系,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

(五) 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

关键词时区图谱可以直观地反映新时代我国党的建设研究年度热词,从而可以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作出梳理和预测。笔者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论文关键词(Keyword)作为节点,时间分段(Time Slicing)设置成2012—2020年,切片长度(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年,将筛选条件(Selection Criteria)中的域值设置为前20,形成关键词时区图谱(图5)。

据图5所示,新时代背景下的“党的建设”研究话题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具体来看,这一研究演变过程存在以下三个明显特征:首先,从理论纬度阐述到现实维度探索;其次,从国家宏观层面过渡到具体微观实践;最后,从重点问题聚焦到全方位、宽领域地深入推进。笔者在对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后,将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2012—2013年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的初始阶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要求[7]。这一阶段的研究偏向于理论研究,学界围绕“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党的建设理论”“纯洁性”“科学化”“反腐倡廉”等关键词进行研究。

2014—2016年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的发展阶段。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要论断,并就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时代意蕴、实践路径等,迅速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的关键词之一,“党内政治生态”一经提出,就和全面从严治党一样成为学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该阶段研究逐步从理论探索拓展到现实考察,热点关键词主要集中在“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法规”“思想建党”“作风建设”“基层党组织”“党内监督”等。这些高频关键词的出现,说明我国党的建设研究不再局限于概念分析和理论阐释,开始对党的建设具体路径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2017年至今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的繁荣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8]50。在这一时期我国党的建设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和丰硕成果,热点关键词主要集中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政治纪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党建引领”“党的建设质量”“党的全面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如何通过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是该阶段党的建设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

(六)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分析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Timeline View)将聚类包含的关键词按照时间顺序平铺展开,图谱右侧为研究主题的关键词聚类,时间线上的关键词则是某一聚类中包含的热点话题。其中,某话题处的节点越大,表示该话题文献引用的频次越高,即该话题属于热点话题。笔者利用CiteSpace软件,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关键词作为节点,时间分段(Time Slicing)设置成2012—2020年,切片长度(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年,将筛选条件(Selection Criteria)中的域值设置为前20,借助时间线图谱(Timeline View)分析模型,从而得到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图6)。

根据图6可知,关于2012—2020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研究问题有理论创新、执政党建设、党的作风建设、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逻辑、党性修养、新的伟大工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于2012—2020年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研究问题有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依规治党、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关于2012—2020年高校党建的主要研究问题是“双一流”建设、“互联网+”、大数据、二级学科;关于2012—2020年乡村治理的主要研究问题则是党建引领、使命型政党、价值意蕴、社会整合、乡村治理。

二、 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热点主题

党的建设研究知识图谱为进一步探究现有文献资料提供了系统、全面、直观的数据支持。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数据挖掘技术,在知识图谱中用于识别和分析可持续性研究领域中的显著术语、趋势及其相互联系[9]。笔者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从而提炼出党的建设研究四大热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研究。根据可视化知识图谱可以发现,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研究自2012年开始逐步增加,关键词节点较大,频率较高。与此同时,围绕该节点产生了“执政党建设”“政治生活”“纯洁性”“先进性”“理论创新”等研究热词。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着自我革命的精神,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政治属性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肩负着带领广大人民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张荣臣指出,党的制度建设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上取得成功提供了保障,指出要以发挥党章根本性作用、规范党内作风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等务实管用的制度来治党[10]。丁俊萍则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的发展演变角度出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强调对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探究的时代价值[11]。当前,世情、党情、国情正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执政党需要始终重视其自身建设,根据不同时期党面临的具体形势和任务,及时调整建设目标,保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从而更好地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自信和战略定力。

第二,政治建设研究。新时代党建以“政治建设”为关键词的研究已经单独形成了节点,且该关键词的突现周期从2018年一直延续到现在,说明该关键词已经成为热点研究对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8]50。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以其统领党的建设,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创新。学界就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探讨。齐卫平认为,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从长期实践中概括出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实现人民利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制度建设等[12]。何虎生、赵文心从政党、国家和社会三者整合视域出发,将政党、国家与社会归纳为构成现代政治生活的三大要素,认为只有三者形成合力,才能应对挑战,做好党的政治建设[13]。段妍、刘俊霞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纪律领域建设历程进行总结后认为,党的政治建设要坚持“问题意识”,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提供保障[14]。徐国民从全面从严治党视角出发,指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任务主要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不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15]。王立峰、潘博从政治系统论角度,提出要通过规范需求输入、强化支持供给、优化合理需求转化机制、强化党内转换等方式进行党的政治建设[16]。刘红凛则认为,在重视党内法规的同时,也要强化党员干部修养,借此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17]。刘先春、葛英儒从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路径措施的层面出发,认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要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培育党内政治文化,从而开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新局面[18]。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不仅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优势和特色,对于提升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更是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第三,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从突发性图谱分析来看,“全面从严治党”一词共出现160次,关键词中心性为0.37,突现性强度达到10.854 9,且一直持续至今。自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来,我们取得了管党治党的阶段性成果。全面从严治党关系着党的生存与发展,并决定其历史命运。学界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路径措施等进行了深入解读。柳宝军、崔健东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内容,结合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认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树立系统思维、辩证思维,不断深入管党治党实践[19]。李景治以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全面从严治党看作是“全面从严治干”的体现,并认为党员干部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激发干部积极的政治生态具有促进作用[20]。齐卫平表示,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深刻实践,要利用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建工作[21]。刘先春、王小鹏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建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全面从严治党要增强“四个意识”,强化治党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党内外监督相结合,从而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方向[22]。刘红凛从战略规划和实践方略层面出发,认为要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借此提升治党的能力水平[23]。韩强从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表示要通过构建强有力的对外话语体系来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对外传播力和对外影响力[24]。做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不仅是科学治党的前提,同时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科学治党的保证。

第四,党内法规制度研究。新时代以来,学界逐渐深化在“党内法规制度”层面展开的研究,该关键词于2016年出现突发性图谱,一直延续到现在。党内法规制度不仅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新时代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推进依法治国范畴,关于党内法规的概念和意义的争论画上了句号。韩强、刘苍瑜认为党的全面领导是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在法规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宪法》和《党章》的有关规定,使得党的全面领导能够做到有规可依[25]。刘长秋把党内法规制度看作是一种“法治现象”,具有对党员思想及其行为的双重调整作用,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底线和规范[26]。在党内法规体系建设路径层面上,李斌雄、廖明结合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中存在的违章违规、反腐斗争等问题,提出要有机整合党内法规知晓遵守、监督检查、解释机制、责任追究等各项机制,做到党内法规实施常态化[2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出台多项党内法规制度,这不仅为新时代背景下从事党内法规制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对于加快构建更为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深刻意义。

三、 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展望

通过对党的建设研究相关知识图谱的分析可以发现,党的建设研究是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旨趣,对该领域持续拓展,丰富了我国党建研究。与此同时,党建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深化的薄弱地带,学界仍需进一步深耕细作,深化对相关领域和具体专题的研究。笔者认为,今后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可以聚焦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第一,聚焦研究核心。本研究利用关键词聚类分析,绘制出关键词突发(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图谱,对党的建设研究领域关键词强度、频次和演进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把“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不仅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精准定位,更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党建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时代党建研究要善于利用数据资源,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研究如何借助“数据力量”来推动反腐运动,促进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从而为大数据时代的党建研究提供新手段,增添新特色。另外,通过对党建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TimelineView)分析可知,新时代党建要继续深化制度建设研究,强化制度执行,从而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要深入总结和考察基层组织建设和支部工作的经验教训,处理好质量与数量二者间的辩证关系。与此同时,巡视制度是新时代党建领域中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动巡视制度历史资源的创造性发展,并完善党内监督机制,更好实现管党治党,也是开展新时代党建制度建设研究的内在要求。

第二,深化互动交流。从作者合作时区图谱和核心发文机构来看,权威专家的党建研究发文数量仍然偏少,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在5篇以上的学者只占发表文章2篇以上学者数量的9.17%。今后学者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长期关注某一领域,持续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不断增强学术成果影响力。学者之间和研究机构之间需要加强常态化沟通与实质性合作,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互动交流和深入探讨。同时,要积极鼓励在党建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学者群体,创设学术科研互动平台,实现从学术研究者到学术组织者的“角色转变”,共同致力于新时代党建研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端智库。智库通常被看作是“思想工厂”和“头脑风暴”[28]。尽管我国党建类智库在建言献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情势预判和国际传播等方面仍然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新时代党建智库的特殊性在于要为新时代党建工作服务,深入各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进行调研,加强研究机构与实务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从而增强党建智库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我国党建智库建设要加强党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拓宽学者、政府机构、党建智库三者之间的交流合作;突出智库研究中党建问题的前瞻性和针对性,着眼于新时代党建专题研究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落实智库党建评估体系,推动党建理论创新,从而为新时代党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

第三,拓展研究视角。首先,未来党建研究人员需要掌握定量分析工具,提升新时代党建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加直观地展现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的现状与热点演进,为新时代党建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其次,从新时代党建研究成果分布来看,相关研究成果中就国外执政党建设的研究尚未形成具体、清晰的研究脉络。在未来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加深国外政党研究,及时对国外政党建设就理论、实践层面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不断丰富完善我国新时代党建研究内容。同时,要主动引导新时代党建研究学者创新研究思路,树立“大党建研究”思维,鼓励学者运用政治学、传播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专业学科知识,就新时代党建领域的复杂问题,积极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例如,尝试在新时代党建领域研究过程中,采用“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概念史”(Conceptual History)、“制度史”(Institution History)、“心理史”(Psychohistory)和“整体史”(Total History)等研究范式,摒弃碎片化研究痼疾,拓展新时代党建研究的新方向,促进新时代党建研究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治党图谱从严治党
依规治党之“规”的范围界定*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学校安排布署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图表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渔歌子·治党从严
六个关键词助你领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