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藏族移民的血压与血管性状特征
2021-01-26魏燕玲渡边丈真田中豊穗中野真智子唐志阳
魏燕玲 渡边丈真 田中豊穗 中野真智子 唐志阳
青藏高原藏族移民的血压与血管性状特征
魏燕玲1渡边丈真2田中豊穗2中野真智子2唐志阳3
(1.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2.中京大学体育科学部,日本 名古屋;3.台湾体育大学,台北)
【】了解藏族移民在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后的身体形态和健康状况,探索生活习惯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青藏高原海拔4000m的藏族游牧民131人和海拔1800m的世居藏族130人为研究对象,于2006-2007年调查了藏族居民的生活方式、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方面的特征,并针对动脉硬化症高危因子之一的血压及血管性状进行分析与考察。两地区居民身体形态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定居藏族J区的男女收缩压均比移居藏族D区高,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地区男女的脉搏无统计学差异。加速度脉波(APG)测试结果,与动脉硬化密切关联的b/a值和d/a值,男女间b/a值D区均高于J区,并且男子间具有统计学差异;d/a值D区男子低于J区,但女子高于J区,两地区男女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从复合波形及血管年龄来看,两地区血管性状均符合随年龄增大而低下的趋势,D区下降较缓慢,并且男女的血管年龄较J区小。高海拔地区居民的血压低于中低海拔地区,并且具有血管年龄偏低、动脉硬化发展程度轻的特征。
高原藏族;血压;血管性状;加速度脉波;特征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总人口占547.7万,其中藏族占20%,他们大多数生活在离市区较偏远的游牧地区。近年来由于城市对牧区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向城市化现代方式改变,更加上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之后,对一些游牧地区的居民进行了集中安置。对这些移民来说,生活方式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了解他们在这期间具有怎样的身体形态与健康状态变化,我们于2006年开始对海拔4000米的移民地区进行了调查,同时作为对照组也对海拔1800米的藏族居民进行了调查。
2006年对这两个地区进行的身体形态和体力调查结果显示高海拔地区移民的体格小于中海拔居民,除了心肺功能测试高于中海拔地区之外,体力测试结果也处于低值。在步行量测试结果以及问卷调查中也显示移民地区的日常活动量远远低于中海拔居民。但在生理指标结果显示移民地区的平均血压值远远低于中海拔居民,对于这个结果,我们在别文做了考察分析,在此不作赘述。鉴于以上结果,我们在2007年对同样两个地区再次进行了调查。为了更深层地了解和分析两地区居民血压值之间较大差别的原因以及他们的血管性状,在与前次调查内容相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便于携带、适用于现场调查的加速度脉波测试。
先行研究指出,高血压症不但与动脉硬化具有密切的关联,并且是促进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高血压人群的各部位动脉硬化程度要比非高血压人群严重[1-3]。加速度脉波(acceleration plethysmogram:APG)是由指尖容积脉波的二次微分而来的大动脉血液流动压力波,由a、b、c、d、e五个曲线点构成,并且每个曲线的变化具有不同的释义(见图1)。b/a波作为从左心室发出的原动压力波,是构成收缩期前期的主要成分,d/a波则是由末梢血管的反射压力波形成收缩期后期的主要成份。因此将他们作为动脉硬化的指标,测定的结果是两者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高值,并且b/a与年龄、血压呈正相关,d/a与年龄、血压呈负相关[4]。而且从加速度脉波的各指标来看,它们和年龄、颈动脉壁的厚度相关联,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的病变程度也增加[5]。有人针对先前研究进行了积累,利用APG指标推算出了血管年龄以及根据各波形的变化预测动脉硬化风险等级[6-10],由此我们推测,高海拔藏族移民的血压低于中海拔藏族居民,那么他们的血管硬化程度是否也低于中海拔居民?
图1 正常人加速度脉波的各段波形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地区与对象
调查选用和2006年相同的海拔1800米定居藏族(J区)和海拔4000米移居藏族地区(D区)。其中D区131人(男64人,女67人),J区130人(男52人,女78人)(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
年龄男 女 J地区D地区 J地区D地区 ~1915 45 20~29812 137 30~391917 2311 40~49410 1213 50~591213 126 60~6962 611 70~25 814 合计5264 7867 平均年龄±SD43.2±15.140.4±15.7 42.5±16.849.4±19.9
2.2 问卷调查(结果另述)
采用和2006年同样的现场填写问卷表的方式。问卷内容包括年龄、家庭成员、收入状况及饮食、饮酒、吸烟、日常运动情况、伤病史、汽车、家电持有状况等个人信息。
2.3 测试项目及方法
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体脂肪、胸围、腰围、臀围、上臂围及血压和脉波。
血压测试使用水银式血压计(GB3053-1993),每人测试3次,取平均值;体脂肪测试使用体脂肪称BODY FAT ANALYZER Model No. TBF-310 (TANITA);脉波测试(APG)使用株式会社U-Medica Inc加速度脉波仪(System Artett C),测试者安静状态下仰卧共测试3次(测试一次需18秒),保存其中较稳定的脉波值为记录。
2.4 APG评价方法
加速度脉波如图1所示,由a,b,c,d,e五个要素波段组成,由于这五个要素波段不是根据标准值所校正的值,因此取相对值b/a,c/a,d/a,e/a作为评价指标。
2.5 数据处理
根据地区、年龄、性别分组,使用SPSS12.0J for Windows进行方差分析,统计学有意差为5%。
3 研究结果
3.1 身体形态
除了J区女子的身高高于D区之外,其他身体形态项目两地区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2)。
表2 两地区各测试项目的方差分析结果
J地区D地区方差分析 年龄差地区差年龄*地区 男 身高(cm)167.4±6.3166.1±6.10.3680.1390.281 体重(kg)65.2±14.068.9±11.60.0880.6620.610 体脂肪(%)22.2±6.726.2±6.70.7490.1530.123 胸围(cm)92.1±8.794.1±7.70.029*0.6510.559 腰围(cm)85.3±12.986.4±13.00.2010.8940.144 臀围(cm)93.6±7.096.9±8.00.2380.3350.300 上臂围(cm)26.7±2.927.0±2.70.1940.5910.262 BMI23.1±3.924.9±3.90.3140.2230.288 收缩压(mmHg)122.6±18.8117.2±13.30.9640.0560.041* 舒张压(mmHg)73.7±13.973.8±8.90.9580.3080.055 脉搏(分钟/次)71.2±11.168.5±13.30.9740.3460.004** 血管老化偏差值50.9±9.846.6±12.00.3330.028*0.336 血管年龄41.4±16.338.4±13.90.000***0.035*0.620 女 身高(cm)154.4±5.2150.1±6.90.041*0.002**0.778 体重(kg)55.7±9.054.3±10.70.5790.3180.793 体脂肪(%)31.7±7.434.0±9.10.5270.4400.207 胸围(cm)89.1±8.787.1±7.70.3800.2710.427 腰围(cm)80.8±11.178.0±9.90.1150.0950.596 臀围(cm)93.2±6.590.9±7.80.7730.2460.781 上臂围(cm)25.4±2.725.3±3.10.4450.2790.350 BMI23.4±3.824.1±4.00.3750.7670.481 收缩压(mmHg)119.6±20.7117.2±20.20.000***0.4110.796 舒张压(mmHg)69.9±14.071.9±11.20.013*0.8230.627 脉搏(分钟/次)66.4±10.570.0±10.40.5990.2480.183 血管老化偏差值47.9±10.645.0±11.60.010**0.4940.923 血管年龄43.3±19.442.8±19.30.000***0.4230.418
*p<0.05, **p<0.01, ***p<0.001
3.2 血压
J区的男女收缩压均显示比D区高的趋势,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2)。
从年龄分组来看,D区男子20岁组、60岁组,女子30岁组、50岁组及J区男子40岁组、70岁组,女子40岁组、60岁组的收缩压偏高;在舒张压方面,J区男子40岁组,女子60、70岁组较D区高,而女子20-50岁组整体D区稍高于J区,但除了女子50岁组舒张压之外,其他各组的血压值没有统计学差异(表3)。
表3 两地区年龄分组血压值
年龄男女 J地区D地区J地区D地区 SBPDBPSBPDBPSBPDBPSBPDBP ~19123.080.0115.058.0116.3±8.866.5±12.4107.3±3.860.3±4.3 20~29114.3±9.265.1±10.2120.6±10.869.4±9.9107.7±5.854.0±7.8105.3±7.160.6±9.8 30~39118.2±10.772.6±10.9117.0±13.273.9±9.1106.2±9.864.4±13.1110.0±11.971.1±9.5 40~49146.8±40.387.0±25.0106.5±12.369.8±9.4116.4±18.869.8±10.8108.5±12.173.1±9.3 50~59122.0±18.375.8±15.3119.8±14.877.7±7.9114.2±10.368.5±7.1122.8±11.678.2±7.0 60~69117.0±7.174.0±2.8122.5±2.174.0±2.8137.7±28.479.3±12.1120.3±16.575.2±14.6 70~144.0±21.273.5±4.9110.0±19.873.5±16.3142.6±21.385.5±12.4143.5±30.277.5±12.0 合计122.6±18.873.7±13.9117.2±13.373.8±8.9119.6±20.769.9±14.0117.2±20.271.9±11.2
3.3 脉搏及加速度脉波
3.3.1 D区男子的脉搏低于J区,女子脉搏高于J区,两地区男女脉搏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表2)。
3.3.2男女的加速度脉波b/a值D区高于J区,并且男子具有统计学差异。d/a值D区男子低于J区,女子高于J区,但两地区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将年龄差作为分析因子的男子b/a、d/a、女子b/a、d/a值具有统计学差异(表4)。
表4 两地区脉波各项平均值的分析
J地区D地区方差分析 年龄因子地区因子年龄*地区 男 WaveformindxⅠ0.38±0.330.48±0.250.003**0.034*0.888 WaveformindxⅡ0.50±0.260.59±0.230.003**0.044*0.978 ba-0.63±0.21-0.71±0.150.019*0.049*0.842 ca-0.13±0.13-0.11±0.140.0590.6470.778 da-0.25±0.16-0.22±0.140.010**0.1550.795 ea0.17±0.090.17±0.060.1840.9440.146 女 WaveformindxⅠ0.31±0.370.36±0.410.000***0.4690.806 WaveformindxⅡ1.61±8.300.54±0.340.9840.2640.000*** ba-0.60±0.24-0.68±0.270.003**0.0880.788 ca-0.12±0.14-0.13±0.160.1250.6830.299 da-0.29±0.17-0.31±0.180.001***0.2150.359 ea0.13±0.060.17±0.080.2370.0780.682
*p<0.05, **p<0.01, ***p<0.001
3.3.3 WaveformindxⅠ和WaveformindxⅡ指数D区男子均高于J区男子,并具有统计学差异。D区女子WaveformindxⅠ值高于J区女子,但WaveformindxⅡ值低于J区女子(表4)。两地区男女的Waveformindx变化均符合随年龄下降的趋势,D区男子60岁以后的变化较缓慢(图1-图4)。
图2 两地区男子WaveformindxⅠ随年龄变化的趋势
图3 两地区男子Waveformindx Ⅱ随年龄变化的趋势
4 血管年龄及血管老化偏差
血管年龄D区男女均低于J区,并且两地区男子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而从血管老化偏差值来看(血管老化度),同样是D区男女低于J区,男子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表2)。
5 讨论
2006年的第一次调查结果,D区(移居藏族)的身体形态指标均低于J区(定居藏族)并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在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形态指标两地区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两地区间追加测试的体脂率也未见统计学差异。有先行研究表明,在尼泊尔移民的跟踪调查中,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的改变会导致体重增加、肥胖率升高倾向,进而引起血压升高[11,12]。He J在对移民的追踪调查中指出,虽然原住民和移民的血压都有上升趋势,但根据其结果大胆推测了生活习惯的改变是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13]。因此我们考虑也许是D区城镇化急速变化的生活方式引起体重增加,造成了和J区差距缩短的结果。尽管如此,从我们前次的调查研究结果和很多先行研究来看,高海拔地区居民的血压低于中、低海拔居民的结论是相同的。
图4 两地区女子WaveformindxⅠ随年龄变化的趋势
图5 两地区女子WaveformindxⅡ随年龄变化的趋势
在加速度脉波调查结果中,虽然血压值没有像前次调查结果一样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男女血压值仍然低于J区,这和前次调查的结果是相符合的[14]。加速度脉波b/a值和d/a值与动脉硬化相关联,b/a值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发展会变小、而d/a值会变大[15-17]。本调查结果中,D区男女的b/a值均高于J区,并且男子b/a值具有统计学差异,D区男子显示为动脉硬化程度较低,结合两次调查D区血压低于J区的结果,说明D区男子的的动脉硬化程度轻于J区,这个结果与D区男子收缩压低于J区也是相符合的。Waveform index值是计算出血管老化度的基础波形,WaveformindxⅠ根据[d/a-b/a]公式得出,WaveformindxⅡ根据[c/a-b/a]公式得出,它们随着年龄增大而变小,是反映血管老化速度快慢的复合波形指标[8]。本次调查结果的复合波形基本是和年龄增大波形降低的变化特征相吻合的,并且由此可以看出D区移民的血管性状,以及从血管年龄值判断其老化速度是低于J区定居居民的。这也正好证明了高海拔居民的血压低于中低海拔,我们推测是因为高海拔居民长期生活在低氧环境,使得血管的性状发生适应性改变并且老化程度降低。
6 结论
高海拔地区居民的血压低于中低海拔地区,并且具有血管年龄偏低、动脉硬化程度轻的特征。
[1]渡边孝,五岛雄一郎编著.高血压症的并发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症手册[M]. Madical friend社,1980:33-39.
[2]大内尉义,井村裕夫编著.危险因子——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血管疾病[M].中山书店,1991:116-127.
[3]尾前照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症内科Mook16[M].金原出版,1981:165-168.
[4]井上典子,伊藤千贺子.作为动脉硬化指标的大动脉脉波速度和加速度脉波的探讨[J].日本临床生理学会杂志,1999,29(3):161-166.
[5]木暮大嗣,岩本俊彦,高崎优.年龄增加与颈动脉超音波断层所见[J].日本老年人医学杂志,1997(34):560-568.
[6]Takada H et al.,The Relative Vascular Age Derived from Acceleration Plethysmogram:A New Attempt[J].Jpn J Appl Physiol, 1998,28(2):115-121.
[7]高沢谦二,黑须富士夫,斋木德祐,等.根据加速度脉波推断血管年龄[J].动脉硬化,1999,26(11):313-319.
[8]高田晴子.动脉硬化和脉压·加速度脉波和年龄增加[J].血压,2002,9(12):29-34.
[9]小林直子,土田博光,石丸新.加速度脉波·脉波传播速度和颈动脉回声所见的关联性[J].脉管学,2003,43(7):265-268.
[10]高田晴子,冲野加州男.利用加速度脉波的“血管老化分值”评价动脉硬化危险因子——10年传统光谱分析·跟踪研究[J].Health Evaluation and Promotion,2004,31(2):374-380.
[11]家森幸男.高血压性疾病的生活环境因素——从世界调查看饮食环境的重要性[J].第118次日本医学会专题报告,2000:20-26.
[12]川崎晃一,大柿哲朗,伊藤和枝,等.有关常饮盐茶的尼泊尔藏族移民的形态学、营养学、医学的跟踪研究[J].健康科学,2002(24):23-31.
[13]He J, Tell GS, Tang YC et al., Effect of migration on blood pressure: the Yi people study[J]. Epidemiology, 1991(2):88-97.
[14]魏燕玲,田中丰穗.高原居住者的体格·体力·生理机能——高海拔藏族牧民和中海拔藏族居民的比较[J].民族卫生,2010,76(2):57-68.
[15]高沢谦二,伊吹山千晴.加速度脉波[J].现代医疗,1988 (20):948-955.
[16]J Simek,D Wichterle,V Melenovsky et al.,Second Derivative of the Finger Arterial Pressure Waveform:An Insight into Dynamics of the Peripheral Arterial Pressure Pulse[J].Physiol Res, 2005(54):505-513.
[17]R Gonzalez, A Manzo, J Delgado et al.,A Computer Based Photoplethysmographic Vascular Analyzer through Derivatives[J].Computers in Cardiology,2008 (35):177−180.
Blood Pressure and the Vascular Traits of Tibetan Immigrant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WEI Yanling, etal.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810008, Qinghai, China)
魏燕玲(1968—),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