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独特的视角
2021-01-25章志辉
章志辉
202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撷选了当代作家周晓枫和红柯的文章为阅读材料。周晓枫的文章是一篇文论,题为《散文的时态》,红柯的文章题为《麦子》,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选文。在按照试题排列的顺序连贯而下阅读这两篇文章时,笔者突然有了一个不无惊喜的发现:可以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对读,或者用当下语文教育界更为流行的术语说——来一次“群文阅读”。如此,则可即时为《散文的时态》的理论主张找到一个鲜活的例证和范本;换句话说,《散文的时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这个视角出发,可以发掘出《麦子》的更多特色与优点。
周晓枫是当代广有影响的散文作家,她的诸多散文作品在当代文坛可谓独树一帜。然而,这篇文论却对散文的传统写法进行了批评,指出散文应当向小说学习,冲破陈旧、落后的叙述方式,从而增添作品的活力。文章大致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小说灵动而鲜活的叙述方式作为参照,指出用“过去完成时态”进行散文写作的诸多弊端;第二个层次,阐述如果散文向小说学习,采用“进行时态”来写作,将迎来怎样的变革与创新。文章指出,“过去完成时态”的写作,“多数充满回忆的味道”,往往是“站在终点位置平行回望,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而且对事件的概括“潦草而剧烈”,还未待讲完故事,就“开始‘事后诸葛亮’地讲道理”。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此类文章实在是见得太多了。作者写得懒惰而不用气力,就像生产压缩饼干或制作标本,读者则味同嚼蜡,难以卒读。记得很多年前翻阅过几本用白话文写成的历史故事集,虽然阅读不再有语言上的障碍,但也完全失却了文言的韻味,没有了鲜活的人物、动人的细节和流淌于字里行间的回旋激荡的情感,几乎让人的阅读欲望消失殆尽。受过了这类书的折磨,再回过头来读《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脍炙人口的篇章,才会更明白什么是司马迁的才华胆识,什么是阅读的幸福。
周晓枫所推崇的小说的笔法,无疑是具有《史记》一类优秀作品的基因的。换言之,作家已经从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汲取了滋养,获得了借鉴,而后才来进行自己的创作。周晓枫指出,这些小说大多采用进行时态,“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叙述情境中。这里有大量的留白,将叙述的“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这里常见“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悬念和陡峭的转折随时随地酝酿其中”。这里“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的逼真还原”,叙述“多维而立体”,能“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周晓枫进而指出,小说的“进行时态”和新颖的写作技法,无疑也是可以为散文而用的。用“进行时态”写作散文,不仅是写作手段的变更,更为重要的是变更了思维方式。随着“进行时态”的介入,“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不再四平八稳,不再“扁平”,而是变得鲜活、美妙,充满文学的魅力。
就《散文的时态》做了这么多的转述与分析,下面该说到《麦子》了。《麦子》属于什么文体?是小说还是散文?这个判断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当然,红柯的确是一位以写小说为主的作家,或者《麦子》原本就是一篇小说(浙江卷的命题人就是这样界定的),但我们不妨将它当作一篇有真实背景和人物原型的散文来读——现实中,将自己的一生献给边疆、高原、海防的英雄模范人物实在是太多了。当然,它必定是一篇用“进行时态”来写作的具有金属特质的散文,它的样貌,完全符合周晓枫所说的“进行时态”的特征。
其一,是叙述内容、情境和结构的丰富多变,有大量的“留白”和顺序倒错。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对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屯垦戍边事业的老爷爷、老奶奶。从青春勃发到白发皤然,人的一生多么漫长!然而,文中几乎完全省略了对二人身世、经历的叙写。除了身体的结实、粗壮,文章也省略了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尤其是对男主人公,作家更几乎是惜墨如金。从叙述顺序看,文章也是颠倒、错位的:一开篇写老爷爷、老奶奶在边疆旷野里的家,写老奶奶走进麦田,他们一登场就已经老了。而后,才写到他们有过一个夭折了的孩子;又而后,才写到他们不同于他人的相亲经历——因为彼此的“壮”,他们相互看对了眼,走到了一起。在终老边疆的基本叙事情境中,作家应对裕如地驱遣着他的笔,犹如一个熟练的骑手自然地挥动他的马鞭。何时疾驰如风,何时戛然而停,全看运思所至,真的是风行水上,行于其所当行,止于其所欲止。
其二,是“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的逼真还原”。正因为有了大量的“留白”省略,才使作家可以腾出更多的笔力与才情来描绘他所中意的情节和细节。红柯着意刻画老爷爷、老奶奶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写他们在团部相亲时和结伴去往最偏远地方的“地窝子”的路途上异于常人的绵绵情话,都是不厌其细、不厌其详的。他写树和云,写麦穗、麦芒和麦粒,写老婆婆手上的老茧,写簸箕和簸箕里的泥土。而且,红柯刻画人物和状物写景都不是用写真的工笔手法,而是带有浓郁的写意、想象的色彩。在文中,这样的例子几乎俯拾皆是。比如,文章第三段写走进树林和麦地的老婆婆“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她的光芒竟可以让树和云都染上金色,这就充满想象和抒情的意味。又如:“麦种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本来,是将麦种播撒到地里,土地承载和包孕了种子,作家却偏要说是麦种的网捕获了土地,而且想象土块像鱼群一样奔窜跳跃。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倒置换位,全是出于对人和劳动的礼赞。因为,只有人才能进行自主的劳动,并因此成为了土地和整个自然的主宰。
其三,自然是因为用进行时态写作而获得的语言张力,这是文章特有的语言魅力。浙江卷为此专设了一道考题,要求考生分析小说如何“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的确,小说的人物语言有时直白有时含蓄,但即便是质朴的语言中也有浓郁的诗意。究其原因,仍是因为作家对笔下的人物投入了深厚的情感,满怀着深切的爱。所以,他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就都勃发着神奇的诗意。比如写“风”和“树”的关系,在通常的描述中“风”都是主宰,它肆无忌惮地咆哮,能把屋顶掀翻,甚至将树连根拔起。但在《麦子》一文中,在老头和老婆婆的对话里,却是这样来表述的:
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蹿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
在老爷爷的眼中,“树是老天爷的鞭子”,风却是被抽打得“哇哇乱叫”的被惩罚者。这是因为,风“整天乱跑”,飞沙走石,是破坏边疆生态的肆虐者;而树,却是大地上的坚守者。所以,树该代表老天爷,来惩罚乱跑的风。类似的句子在文章里还有许多,例如:
“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原野就像合起来的手掌,太阳在金色的指缝间回落。有时太阳会挂在树梢上……茂密的树梢牢牢地抱着太阳不肯松手,就像一个粗野的汉子紧紧抱着他心爱的女人。
“她圆浑浑的长脖子跟枯死的胡杨打个照面,胡杨就亮起来,坚实的木纹显得很清晰,她整个庞大的身躯一下子让大荒漠充满了生机。
“跟那个年代所有的边疆故事一样,他们的洞房在地窝子里。他们说:‘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
“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
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人物描写,无论描写的是人物的形体、动作还是語言,都一律是诗化的。而它们所礼赞的,正是劳动之美和劳动者的心灵之美;作者赋予为国屯垦戍边者神奇的伟力,让他们的光芒,照耀着也改变着他们置身的那个世界。
【相关链接】
202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现代文阅读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我们读到的散文多数充满回忆的味道。一次旅行、一场际遇、一位亲人、一只宠物……写作者回到书桌在回想之中开始写作。当然有着具体的情节、场景和片段,但写作者的视角,往往是从终点望向来路;读者清楚或隐约地知道,一切,属于过去完成时态。
我想特别强调这个词:时态。
我们假设,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是从1排列到10。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小说的情节不断走动,我们仿佛听到金属指针每分每秒制造的尾音,悬念和陡峭的转折随时随地酝酿其中。
散文通常如何处理时序呢?是站在终点位置平行回望,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无论1和10之间相距多远,我们总是忙于在事件结束之后,开始“事后诸葛亮”地讲道理。当小说的时态进行自如变换的时候,作家需要跃起,跳离原地,这时出现了平面之上的点,使叙述多维和立体。许多散文写作者相对懒惰,缺乏弹跳的运动能力,作品平铺直叙,相当于扁平的二维世界。一切,只是为一锤定音的“道理”做铺垫,所以对从1到10的整个过程,往往进行潦草而剧烈的概括,就像压缩饼干一样,只剩干燥、单调和基础的维生热量,却丧失了新鲜的水分和味道。这样的散文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正在进行时的好处是什么?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叙述的情境中。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的还原体验。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做出临场反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也许散文更多跟个人经验相关,经验都是过去的,而我们又急于把经验中的“道”提炼出来。
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吗?我认为不是。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随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散文以正在进行的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四平八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揭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的总结。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像数学一样有着公式和标准答案,而是具有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依然能有多种、多重、多变的解决方案。
我们都知道散文上手不难,写好并不容易。散文的耗材严重。人生的经历密如丛林,开始做家具,很快只能做筷子,后来就只够做牙签的,最后干脆没柴烧了。假设我们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就能够更“环保”地使用材料。进行时态式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部分缓解散文的资源性匮乏。
就像散文长度的变化不仅是字数的叠加,而且带来了重要的结构之变一样。我认为时态之变,也会为散文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以正在进行时态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散文不仅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对于读者而言,散文时态的改变,使他们的角色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散文要表现“此时此刻”,这使我们不会忽略沿途的风景;“现在”,连接过去的屐痕,也指向未来的光亮。
(周晓枫《散文的时态》,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进行时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他们可以带领读者在仿真的叙述情境中体验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逼真效果。
B.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C.以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作者的叙述不再四平八稳,作品也不再平铺直叙;读者的角色也有改变,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D.表现“此时此刻”,叙写“现在”,强调细节描写和内容虚构,这些是散文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进行时态写作。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将故事的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文字之中,使情节曲折有致。
B.散文时态改变之前,写作者通常会按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作品反映的是扁平的二维世界,整个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C.文学不同于数学,没有公式和标准答案,有的是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D.散文时态的变化,可以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可以为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部分缓解散文资源性匮乏状况。
9.上文所说的“叙述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有哪些表现?(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麦子
红柯
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搬?他们都说要住下去。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老头脾气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老头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
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蹿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
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麦子在老婆婆掌心里颤动。
老婆婆的手黄巴巴的,长满了像豆子一般的金黄的茧。那些茧豆真大呀,又圆又壮实,比麦粒大,比麦粒好看,就像一颗小太阳。大漠的太阳都这样子,小小一点,原野就像合起来的手掌,太阳在金色的指缝间回落。有时太阳会挂在树梢上,挣扎半天也挣不脱,把树都拉弯了,茂密的树梢牢牢地抱着太阳不肯松手,就像一个粗野的汉子紧紧抱着他心爱的女人。
老婆婆的额头闪动着快乐的光芒,发出梦呓般的叫声:“长高了,长胖了。”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老婆婆用手轻轻拍打着:“哭哇哭哇,快哭上一声。”
老婆婆曾生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夭折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
那时,他们年轻力壮,老头自己动手做了几只木碗,换了一口大锅,好像他们要生一大群孩子。她说:“拿什么养活他们呀?”丈夫自豪得不得了:“咱们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有多少娃娃。”丈夫大手一指,外边是辽阔的原野。
旷野无边无际,伸向远方。好多年以后,从大城市来的洋学生把这辽阔的土地叫太平洋。
老头不知道什么太平洋,老头只知道他要养许多娃娃,老头就从太平洋开始的地方垦荒。老头端着簸箕①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老头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投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麦种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
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
那年,他去团部接受重要任务。他已经30岁,他在农场最偏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领导想起了他的婚姻问题。传他去团部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他骑马跑了三天三夜,赶到团部。他喊报告进去的时候,政委正给一个青年女子谈话,政委的脸色不太好看。那女子却眉是眉眼是眼,长得很好看。他都看呆了。女子不看他,他看人家。政委说:“怪我无能,没把工作做通。”漂亮女子转身走了。他劝政委别生气:“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适合我。”政委吃惊地看他,他说:“我那地方需要结实的女人,跟马一样结实的女人。光漂亮不中用。”政委说:“你要身体棒的,还真有一个,长相差些,心灵绝对美。”
他很快就见到那个大块头女人。他们在猪圈见面的,她是炊事班长,兼管猪圈。她接触过好几个男的,都没谈成。她跟猪待在一起,那些猪个个肥壮无比。大家发出惊叹:谁跟她过日子,谁就能肥壮起来。就是没人动这个念头。他们见面,她就说:“你这么壮,你还来找我。”他说:“谁不想壮。”“你想壮?”“我想壮。”“你找对人啦。”
他们就这么说好了,她跟他走。她骑上团部最好的大白马,跟他走了。
走进荒漠她就显出优势,她在空旷荒凉的景象中亮丽起来。他不停地看她,他故意把她让到前边,她圆浑浑的长脖子跟枯死的胡杨打个照面,胡杨就亮起来,坚实的木纹显得很清晰,她整个庞大的身躯一下子让大荒漠充满了生机。
女人和骏马走在太阳的谷地里,女人就像起伏的群山。他没想到他能娶这么大一个媳妇,一个頂三个。
“你说我一个顶三个。”
“三个女人才顶你一个。”
“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
“我是你男人才这么说你。”
“你是我男人,你就天天这么说我,我喜欢你这么说我。”
跟那个年代所有的边疆故事一样,他们的洞房在地窝子里。他们说:“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麦子生长的样子就像太阳升起来……
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
老头端着大簸箕,麦种撒光了,簸箕里还有泥土的光芒。“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来啦。老婆子开门啊。”泥土金闪闪的,老婆婆被吸引住了。
“我们是簸箕命。”
他们伸出手,手指蛋上指纹的纹路,没有一只斗,全是簸箕。斗才聚财,簸箕不聚财。老婆婆说:“咱不要财。”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
(有删改)
【注】①簸箕: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
10.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4分)
答:
11.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4分)
答:
12.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6分)
答:
13.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参考答案】
(一)
7.C(A项,“一直掌握着”的表述有误,因为很多散文家是用“过去完成时态”写作,而非“运用进行时态”;B项,“使散文更像小说”表述有误,散文借鉴小说的写法,目的是写出有魅力的散文,而非变成小说;D项,“强调……内容虚构”有误,文中无此表述。)
8.A(A项中“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的表述不正确,虽然遵循“冰山理論”和“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的作品多有成功之作,但仍不可将其固化为普遍的金科玉律。)
9.①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②有意外,有翻转。③重过程,多视角。
(二)
10.①交代背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②衬托人物,用环境的恶劣衬托主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③暗示主题,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
11.①把麦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写出她战胜恶劣环境的强悍性格和守护领土的强烈意识。②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写出了她对麦子的深深爱意和对丰收的喜悦。③用麦子的金光铺洒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
12.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作品第一自然段中的人物语言。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太阳”。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我们是簸箕命”。
13.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③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的主题。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