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
2021-01-25
【阅读导引】
康德将人的心理能力分成“知”“情”“意”三部分,并认为美是专门研究“情”的部分。王国维、蔡元培等都直接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影响,将美育当作了情感教育。而实际上,人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欲等一系列人文素养的陶冶也是美育的内容,情感教育仅仅是其中之一。审美心理的建构,人性的完整与自由的实现,这就是审美教育的实质,亦即终极目的。如果一个人有幸接触过真正美好的事物,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地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变成他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不管他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这种美好都会伴随他终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审美在人类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审美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美容美发、形象设计、服饰打扮、家居装饰等等。如果一个人能够分辨出什么是丑陋,即使缺少接触美好事物的机会,也绝不会堕入粗鄙丑陋的旋涡。认识了什么是丑,也自然会规避丑,而去追求真正的美。
【附文】
沒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席勒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无数大家都非常重视审美的力量,审美究竟有多重要?
为什么满大街都是“厕所”?
一个德国的朋友跟我一起回江苏老家旅行,我们开车途经了很多中国的小镇,从河北到山东到江苏。
一路上他总是心事重重却又欲说还休的样子,最后在我的老家小镇上吃饭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问我:“为什么中国的城镇临街全部都是厕所?”
这个问题把我问傻了。
讨论了半天,我才弄明白,他的问题里有个巨大的乌龙。他说的临街的厕所实际上是我们城镇居民的住房,他误认为厕所的原因是那种临街的民居都贴着一种竖长条的瓷砖。
他说,在德国,只有厕所的外墙上才贴那种瓷砖,当时我瞬间就石化。
他接着问:为什么从北京到河北到山东到江苏,城镇居民的房子都长得一模一样?都是那种两层小楼,临街落地门窗,二楼住人,贴一样的瓷砖,做一样的装潢?
其实,这个问题也在我内心萦绕了很久。
改革开放初期,我小的时候,曾经搜集过各地民居的邮票。那个时候各地的民居是各具特色的,而且饱含当地的风土人情、建筑科学、美学体系。
但是,为什么这几十年,全国各地城镇的民居却不知不觉地趋同了呢?而且这种审美不是一个高水准的趋同,这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研究欧洲工业化进程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才找到真正的原因。
工业化是一个去部落色彩的发展逻辑。人们因为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的需要,打破了原有的农业文明部落,将土地、人力、资本等要素都整合到城镇,所以在服装、建筑以及文化艺术的流行上出现了大规模的趋同。这也造就了欧美工业文明以来无数大规模流行的文化现象。
中国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也正在经历这样的历程。这种“厕所式”的民居,实际上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建筑流行文化。
然而,这种文化不仅没有做到有效地继承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系统,而且也没有学到西方建筑的精髓,洋不洋土不土的“厕所式”的民居就如同病毒一样流行于中国的大江南北。
大部分中高度发达省市无一例外地中了这种低水平流行的毒,它里里外外散发着城乡接合部的尴尬乡土气息,这也是我面对德国友人的尴尬。
为什么长期处在“闰土”的氛围里?
那么,这种缺乏对美的认知的“土”的意识,为什么那么根深蒂固地植根在中国当下社会呢?我们不妨来重新认识一下什么叫美。
美其实就是对好的认同程度,所以人们常常说:美好。它是一种对事物有好的要求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种视觉,也包含着对待他人的态度,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体验,以及服务的精神等一系列的好的要求。
土,就是因为对各种事物没有要求,或者是对一种错误的要求进入了偏执的阶段。
洋气,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洋,而是因为美,美就是对好的认同程度。
好,是Good,Better,Best,Great……的一种进阶。
Good是常识,就是做到还不错,需要对一件事、一个行当有常识性的认知。
Better是技术,需要一定程度的复杂刻意训练,才能把一件事做到品质优良。
Best是秘密,需要洞察一些隐秘的逻辑和关系,才能发现做好一件事的真正秘密。
Great是艺术,就是能够随心所欲地协同要素,道法自然,做出真正伟大的作品或者服务。
由此看来,实际上“土”就是我们连Good都不知道,这种认知的缺陷与Great的艺术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那种夸张的中国嘻哈风,那种满大街飘荡的最炫民族风,那种翠花绿、翠花红搭配的色系,背后真正的原因不是穷,而是由于内心对美与好的认知的彻底匮乏。
在人的诸多能力中,审美是一个完全靠后天习得的能力,它的确不在基因里遗传,但极易受到群体性的裹挟影响。
这就是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不堪回首的“闰土”童年照片的原因。为什么后来大家进了大学,再走向国外,就变得越来越洋气了呢?
原因很简单:只有看过了很多美好的事物,我们才会真正懂得美是何物。
审美力的缺乏,是一种新的无知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譬如面对大海,诗人们曾写出了数不尽的诗歌;现在呢,如同小品中戏言:“大海啊,真TM大!”因为不懂,所以生活便少了欣赏美的底蕴。
吴冠中先生说:“文盲不多,美盲很多。”
无数低劣的生活场景一直在提醒我们:不要以为人们都长着眼睛,实际上保留视觉觉醒的人太少太少。
从“60后”到“90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都不曾接受过良好的审美滋养,就连书本上的优质美育素材都接触不多。要不然,为什么到今天为止,我们中小学的教材教辅乃至课外读物,都还带有浓重的挥之不去的“闰土”气息?
原本内敛静好的中国东方审美哪里去了呢?
历史上,中国独特的东方审美,许多至今看来也不过时,然而,现在我们的视野范围内,那种不讲究的、偷懒的、庸俗的设计却真的让人无话可说。
美术、音乐等与审美有关的课程,始终被官方和民间视为“副科”,这种现象今天似乎有所好转,但是三四代人挖的坑,一两代人真的是填不完。
审美这种变量复杂的教育,在如今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在未来,知识=体验×敏感度,这也是对知识的一种重新定义。我们大部分的记忆能力和存量知识的存储将被云存储取代,甚至代表逻辑思考的算法也将因云计算而变成开源的基础设施。
就像数千年前能否快速奔跑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存活,今天的交通设施不仅重新定义了效率,还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存方式。
这里说的体验包含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以及上升到同理心与分别心的敏感性问题。
体验能力是基础能力,而敏感度是这个能力效应的系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欠缺体验和敏感度,在未来将成为一个无知的人。
多给自己接触美好事物的机会
如何获得面向未来需要的体验和敏感度?有一种“捷径”,那就是艺术。
这并不是说要成为“艺术家”或“专业艺术工作者”才行,而是要有一种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
爱美,也不是一件高冷的、难以达成的事。周末不要宅在家,去爬最近的山,看最近的海,都是一次接触美好事物的机会。如果不方便出行,看一看艺术读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多让自己接触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感受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诗词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等,相信這种对美的感知和享受就会藏在脸上,浸润内心,伴随你终生。无须刻意,就能轻而易举地在生命里发出光芒。
戕害美的行径,在人类社会中从未消失过,只是从未像今天这样严峻。审美缺失就像我们正在遭遇的另一场“战争”,周边太多缺乏审美的事物给了我们太多的限制。这种局面下,审美也成了我们超脱当下、追求永恒的意义所在。
(附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设计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