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公民教材中的世界图景及其编写特征

2021-01-25程曦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期

程曦

摘 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教育呼应,塑造开放现代的国民世界观念是其重要途径之一。研究民国时期教材中构建学生世界知识和观念的经验,能够为我们在新时代塑造国民世界意识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三套公民教材的量化分析和梳理,探讨了彼时教材世界呈现的特点,总结了编写特点,并对今日教材改进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民国教材; 公民教材; 世界观念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36-003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向中国崛起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俄罗斯时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后,这一中国主张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今世界大势和人类走向何处的判断,也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需要具备和思考的基本国际理解素养之一。作为课程内容重要物质载体之一的教材,如何提升受教育者的国际理解素养,如何塑造新时期中国公民的世界知识和世界观念,是当前教材研究中必须积极关注的问题之一。

民国初年我国也曾面临一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世界格局的急剧转变,急需公民具备全面的世界知识和世界观念,形成公民的国际理解能力。当时的社会科教材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对民国时期社会科教材中公民世界观念、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内容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从中“求经验、计得失”,对新时期社会科教材如何培养公民国际理解素养、塑造公民世界图景观念有现实的意义。

本文以民国时期在江浙地区发行量较大的初小阶段公民教材为例,包括上海世界书局《新中华公民课本》(民国17年刊印,陆绍昌、刘传厚编撰)、上海世界书局《模范公民课本》(民国22年刊印,陆伯羽编撰)和上海中华书局《小学公民训练指导手册》(民国23年刊印,赵侣青、钱选青编撰)等三个版本共计24本教材。通过量化统计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其中有关国际理解的教育内容进行研读探讨,以期廓清当时教科书中所塑造的公民世界图景。

一、世界图景与教科书

简单地说,世界图景即是指“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总和”[1],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俄国语言学家谢列布连尼科夫把世界图景定义为:“世界图景是完整的、综合性世界映象(образ мира)。世界映象是人全部精神活动的结果,产生于人与世界接触的所有过程中”2。在本文中,“世界图景”主要是指教材中所呈现的中国以外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在这些内容中所形成的有关世界的整体印象。具体来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材给学生呈现了什么样的一个世界;第二,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后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观。

教科书是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描摹整个世界图景的场所[3]。教科书为什么要描摹“世界图景”?教科书对世界的描摹,为学习者提供了客观认识世界的间接经验,同时也为学习者更好地认识本国现实提供帮助。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是间接经验,他们不可能完全借由“行万里路”来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在学校课程内容中渗透世界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社会科课程主要解决学生的世界观、社会观问题,在其中加入世界知识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形成全局性世界观,增强国际理解,这已经成为教育学的共识。另一方面,任何国家、民族或社会在观察自己生活时所使用的“透镜”都不能为其他民族所用[4],在进行自我认知时,都需要外界作为参考和对照,因此教科书中的世界图景是不可缺少的。在教科书中对其他国家、民族和社会进行观察、审视和评价,能帮助自身实现定位、更好地构建自我。

本文以民国时期初小公民教材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的世界知识、世界观念和国际理解等内容。之所以选择公民科教材是因为民国时期公民科是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内容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多个领域,其内容对于学生国际理解的塑造是全方位的。之所以选择初小阶段,是因为初小教材浅显通俗,内含国民最基本的、最易铭记和掌握的学习内容。这种最低要求对于年轻一代国民形成和理解有关世界的形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所选择的两套教科书和一套教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再版均多达四十多次,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确定分析的维度,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渗透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教科书的文本内容、上下文、前后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展现世界图景的内容进行提炼和频度统计,探讨世界图景的展现方式和隐含的评价内容,结合理论进行归纳总结。

二、民国公民教材中的世界图景

民国时期社会科教材,不论是文字还是插图,是正面讲述亦或是侧面刻画,都向受教育者传达了对当时世界的认识。通过对全册教科书的认真研读,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方面对其世界图景内容进行分析统计。

(一)教材中的世界政治图景

总的来看,民国时期初级小学的公民教科书直接与世界政治相关的内容不太多,小学生所能够理解的世界政治格局也毕竟有限。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特征,教材中对于世界政治图景的描摹主要通过世界政治人物介绍、世界各国重要政治事件的介绍等方式进行。

从国家来看,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是英国,在我们统计的24册教材的200余处世界知识内容中,与英国有关的就有32处之多,占到了总量的15%左右。这与当时英国作为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雄厚实力有关。英国政治发展程度高,是摆脱了殖民主义和封建帝制的新兴国家需要学习的对象[5]。不过,深入分析这32处内容,会发现英国在民国社会课教材中的形象偏于负面和消极。如在中华书局版教师用书的第七册第一单元中,就使用了3个篇幅来讲述印度“处于英帝国主义统治之下”“受到英帝国主义的压迫”等内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编写者希望中国能够摆脱帝国的压迫、自立自强改革复兴的迫切愿望。

从内容來看,教材中最为关注的仍然是国家改革运动。中华书局版教材用了两个单元来介绍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世界书局《模范公民》教材中也有专门的单元介绍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内容。这与当时民国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密不可分。民国23年正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短暂的发展时期,变革图存成为当务之急,自然在教材中也会传递更多信号。从进行改革的国别来看,公民教科书选取的是世界范围内与本国国情相似的,即深陷本国制度的囹圄又遭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例如印度和俄国;同时也选择改革获得成功、影响重大深远的法国作为对象,这也与当时传来的先进的有关自由、民权、民主的风气密切相关。

(二)教材中的世界经济图景

中华民国的成立之初,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消极影响还未消除,国民穷困、百废待兴,经济发展的任务极其迫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经济自然成为公民教材的重要内容,世界经济图景描述的分量也很重。在教材中整体的世界经济途径可用“洋货强、国货弱、当自强”来概括。一方面控诉西方列强对本国经济的侵略和压迫,致使中国落后贫困,无力与世界大国竞争,如在《新中华公民》一书中有7个单元来介绍国外产品对中国经济的占领;另一方面,也将爱用本国货和爱国行为相联系,号召国民在行为上支持本国经济的发展,即爱用本国货。如在《模范公民》中有专门的《我爱用本国货》的教学单元。同时在教师用书中,为了让教师能够用丰富的案例进行讲解,特别介绍了印度纺织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日本金融业和日本银行的发展及对中国的掠夺,以及欧美跨国企业的发展和代表。

从内容上看,公民教科书对世界经济的刻画相对辩证,既有褒扬也有批评。步入近代,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许多精密的机器传入中国,让国民感受到了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实力。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受到世界经济影响,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洋布、呢等材料制成了新式的衣服,正如《模范公民》第三册第四单元中所讲到的“近代西方科学发达,物质文明,一天进步一天”。然而,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向好之面以外,还要使国民了解本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了解贫富不均的现象,杜绝习染以享用物质为快的西洋文化,支持本国经济,传播爱国思想,例如《新中华公民》第四册中就有《洋货何比国货强》的单元介绍国内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弱势地位。

基于以上论述可以发现,民国时期公民教材对世界经济图景的展现伴随着一定的评价。当表示外国对本国或者与本国国情相类似国家的经济侵略和压迫时,评价是负面的;当描绘世界经济的进步,带来了精密的机器、制造了便利的交通工具时,评价是相对正面的。这种辩证的态度有益于学生形成包容的世界理解观。

(三)教材中的世界文化图景

民国时期的公民教材中直接使用“文化”二字的情况比较多,如在世界书局版《新中华公民教科书》中就有专门的《文化的三大利器》单元,介绍世界的艺术、思想和科技成就,在中华书局版的《小学公民训练》中也频繁提到“西洋文化”“欧西文化”等内容。同时,也通过书籍、人物思想等介绍具体的文化内容,例如谈到了孙文爱读各国的新书,“近代欧美先进各国,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提到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公民教科书中对世界文化的介绍多属于隐性知识,穿插在教科书的插图和文字之中,使学生在无形之中感受到世界文化先进的、值得学习的一面,了解通过改革引入先进文化、效法别国长处的必要性。

在我们统计的176处有关世界文化的教材内容中,有关思想类的最多,有85处,占比47%;科学类紧随其后,有62处,约占28%,占比最少的是西方艺术类的介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当时我国刚刚经历新文化运动,亟待西方思想的冲击与启蒙有很大关系。许多留学回国的有志青年也纷纷将国外先进思想思潮加以翻译介绍,引起了社会民众对于西方思想观念的关注。同时,由于长期我国闭关锁国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遗留,导致我国的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短处也激发了教育者希望激励青年努力赶超的赤子之心。

24本教材中的176处有关世界文化的内容整体的价值倾向是正面的,这与政治图景中存在一些负面评价的情况有所不同。教材中多介绍世界文化的先进性,指出中华民族有必要学习外国的长处,再结合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国外先进的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不言而喻。但西方文化的输入,在某种程度上也腐蚀了国民的思想,习染西洋文化、争相享用西方物质的现象令人担忧,教科书对这种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批判,但为数很少,仅有3处。

(四)教材中的世界人物图景

“教材是范例[6]”,小学阶段教材中必不可少会有很多人物榜样,这是小学社会教材和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典型特征。为了使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公民教育的内容,3套教材中也介绍了众多不同国别的人物及其事迹,通过蕴含优秀品质的名人和发人深省的事迹,训练儿童强健的体格,培养儿童诚实、勇敢、专心、勤俭等品格,教导儿童讲公德。这些人物绝大部分都来自英美两国,其中英国的人物最多(占到总人次的40%),同时还有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和印度、俄国的名人。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既有如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甘地等政治人物,也有如爱迪生、卢梭、康德等著名学者,还有一些在世界各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如奈丁格尔、鲁滨逊、威灵顿等。

从内容上看,有关人物的故事选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物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与品质,例如华盛顿的诚实勇敢,牛顿的专心专注,奈丁格尔的爱心,黎痕的勤学上进等;二是与书中单元的主题相契合的名人事迹,例如富兰克林热心公益,为公众谋福祉;伽利略、瓦特的发明来自于观察和留心研究;亚伯克隆比在战役中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不要随意借人家的东西”。

从影响和评价来看,书中对于外国人物没有使用额外的溢美之词,但仍可从字句中体会正面而积极的评价,这种积极的色彩结合公民教育的内容更易于被儿童所接受。

三、民国公民教材中世界图景的特点

教材中世界图景的呈现影响着国民的世界观,教材中世界图景的特点以及教材编写呈现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形塑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民国公民教材为学生所呈现的世界是这样的:政治上强调民主民权、经济上国家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上崇尚自由平等的各国各领风骚的景象。教材将中华民族放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与宏大的现实生活之中,叙事语境由单一的本国语境上升成为世界语境,是当时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表现。

从教材内容上看,民国初小的公民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展现了一个日益进步的世界。政治上,民主、民权的观念深入人心,诸多国家处在世界改革的浪潮之中,不进则退。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国家之间贸易往来频繁,商品的输入、输出是不可阻挡之势。文化上,西方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快速传播,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和解放,也推动了世界的改革运动;新旧文化之间的碰撞、东西方价值观之间的思辨,是这个时代世界的鲜明特征之一。生活上,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不断涌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国外食品的引进,食物种类增多,在“吃”的方面更加讲究;人们也不再满足于旧式衣服,开始换上了新式衣物。可以看到,公民教科书中的世界是日益进步的,对人的发展也提出了符合时代特征的要求,一方面既要立足于世界学习国外的长处、从外国名人身上学习优良品质,另一方面又要时刻铭记本国国情,形成爱国思想,做出爱国行为,以提升自我促进国家自立自强,以更加硬朗和傲然的姿态迎接世界的变革。

从编写特点上看,民国初小的公民教材对于世界的描述是文字为主、相对客观的。如讲到牛顿、瓦特、伽利略等人通过观察做出的发现和发明时,主要是文字的叙述,但是也有一些插图,如在《新中华公民》中展现牛顿专心专注的品质时附上了牛顿做实验煮手表的插图。在《模范公民》中附有外国人在外表、服饰和生活环境上特点的插图、汽车火车、浴缸马桶、西装马裤的插图等。在《指导书》中还有一些有关世界地理和人物的挂图。将公民教科书中涉及到世界的相关内容进行情感、态度或评价方面的统计可以发现,书中少有抬高本国或者世界上某一国家地位或形象的内容,少有针对某国的贬损之词,也几乎不存在“褒洋贬中”或“褒中贬洋”的情况。总的来看,民国时期的公民教材对世界图景是以一种相对客观的方式呈现的,没有用过于鲜明的褒贬措辞对国家或世界进行修饰。在选取各国人物及其事迹时,对这些人物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都是表示肯定和认同的积极态度,采取肯定的态度跟当时中国所处的社会和国际的大环境息息相关。

四、民国公民教材的影响

正如《模范公民》的封面愿辞所致:“我愿遵守中国公民规律,使我身体强健,道德完全,做一个中国的好公民,准备为社会国家服务。”这些公民教材对于当时的国民人格培育、世界观形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教材中展现的世界图景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希冀与责任。

公民教科书拓展了学生国际视野,推动了公民的国际理解。书中将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表现民族文化共同特点的习惯、态度、情感等因素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发展接轨,以对国外人、事、物的介绍将公民生活放置于世界环境之中,拓展了国民的国际视野。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一个醒悟中国现状、叩问中国文化、探索中国未来的时代。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立足当下,回望民国前期的初小公民教科书,不是在故纸堆中寻求精神慰藉,也绝非想将其搬回历史舞台。将公民教科书放置于国际世界的大环境之中,探讨公民教科书以怎样的方式呈现了当时怎样的世界图景,是现今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民国时期公民教育的发展在启迪国人的民主意识、国家责任、爱国精神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所提倡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在今后的公民教育研究中,如何将西方的公民理论与我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如何在新的时代开展公民教育,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道路都值得各位同仁继续努力和研究。

本文为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项目“世界主要国家教材中的国家认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9YJA880062

参考文献:

[1]Арутюнова Н Д.Аномалии и язык(к проблеме языковой“картины мира”),Вопросы языкознания[J]987,(3)

[2]Цивьян Т.В.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е основы балканской модели мира[M]Москва,1990:65

[3]Michael W.Apple,Ideology and Curriculum[M]RoutledgeFalmer,2004:24

[4]詹姆斯·皮克特.人类学透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3

[5]胡适,胡适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5

[6]Martin Wagenschein, Zum Begriff des exemplarischen Lehrens[J]Weinheirn:Beltz Verlag,1962:8

[7]李發元.世界图景与语言世界图景之结构及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26-29

[8]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的知识系统:结构与生成[J]中国俄语教学,2008(01):29-33

[9]吴小鸥.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7-8

[10]毕苑.建造常识——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113

[11]樊小玲.教科书叙事:自我认知、世界图景与国家形象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0):160-164

[12]吴小鸥,张瑞.“国家至上”的国民性改造——基于1933年《(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公民教科书(高小)》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02):49-53

[13]薛传会.公民教育30年:研究与评述[J]学术论坛,2015,38(04):130-134

[14]刘霞.民国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例[J]基础教育,2015,12(01):54-60+73

[15]詹德斌.从周边看中国——韩国《东亚史》教科书中的当代中国形象[J]社会科学,2014(10):28-36

[16]沈晓敏,权五铉.中国社会科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透析——以人教版和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12):32-37

[17]赵亚夫.历史·文化·理解——从国际理解的视角看学校历史教育的新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8(09):41-44+60

[18]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6(12):3-11

[19]毕苑.从《修身》到《公民》:近代教科书中的国民塑形[J]教育学报,2005(01):90-95

①教材是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之一,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既是遵循一定的知识线索,也会加入自己的个人理解和教学现场发挥。教室中所发生的课程内容既包括教科书的内容也包括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本研究中为了尽可能包含这两部分内容,将学生用书(教科书)和教师用书(指导手册)同时纳入分析范畴,以期更为完整的展现当时课程中的世界图景内容。因此,在本文中教材主要是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