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类专业分流影响因素分析
2021-01-25赵洪霞刘贤赵
赵洪霞 刘贤赵
摘 要:在高校普遍实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地理科学类专业作为大类招生的专业之一,研究其分流影响因素对推进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部分高校本科地理科学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为推行地理类专业分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地理大类招生; 地理科学; 专业分流;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23-002
高校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环节,同时也是联系高校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键一环[1]。大类招生和专业分流是一种新型的高校招生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率、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高校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调整[2]。作者通过对地理科学专业分流机制以及调查问卷显示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地理科学专业分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查清目前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分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与社会发展的需要[3]。
一、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的基本情况
针对山东省部分代表性高校中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对其专业分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校主要包括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以及聊城大学。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8份,回收率97.6%,其中有效问卷475份,有效率97.3%。在有效问卷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从调查对象的年级分布情况看,大二学生最多,其次是大三学生(表1)。
(一)学生对地理科学专业分流了解程度
近年来,实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招生模式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学生对其知晓度并不高。被调查学生“入学前对于地理科学类专业分流了解程度”的数据显示,仅有30%左右的学生入学前对于地理科学类专业分流有一定了解。
(二)高校对地理科学专业分流引导程度
高校专业分流的依据也是影响地理科学专业分流的重要因素。多数学校在开展专业分流时会同时考虑多种因素。
图1显示,在被调查学生中,有35%的学生表示高校在进行地理科学专业分流时参考依据是学生专业分流的意愿,仅有2%的学生表示参考依据是学生的高考成绩。体现了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在进行地理科学专业分流时对学生专业分流意向的尊重,避免了类似传统招生模式下仅以学生高考成绩为依据来选择专业的弊端。
二、学生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了解程度分析
在专业分流选择之前,学生对于地理科学专业分流的知晓度越高,越能综合自己的特长、兴趣、能力与专业发展情况,进而在分流时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表2显示,专业分流前学生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的知晓度并不高。
三、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中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地理科学专业分流的影响程度时,采用“重要性指数”[4],用于表达各个因素对于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中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力的大小。其值越大,表示该指标对于学生专业分流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
图2显示,被调查学生中有78.8%的人在地理科学专业分流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这体现了学生对地理专业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其次有78.78%的人考虑的是专业就业形势,这体现了学生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情况的考虑。而“家人、同学或朋友的影响或建议”在目前高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招生模式中对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则相对较小。这说明被调查学生在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的专业选择上呈现理性特征,同时也表明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在促进学生理性选择专业上的优势。
四、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的满意度分析
理想的专业分流除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之外,高校还应做到对专业分流进行合理地引导,除此之外更应关注专业分流的长期效果。
(一)学校分流政策满意度
在学生分流结果满意度的调查方面,学校的分流政策设计的影响最为显著。
图3显示,大约有六成的学生对于学校的专业分流政策表示满意。根据前文分析可知,专业分流的依据可以是一项或者几项的组合。一般来说,学生意愿导向的程度越高,学生对分流结果的满意度也越高。另一方面,高校进行专业分流的时间设置是否恰当对于学生分流结果的满意度也具有重要影响,设置的时间过早,会导致学生对于各个专业还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学校专业分流的各个项目不能进行全面的把握,进而导致学生无法确定专业选择的准确意向。
(三)分流课程与管理满意度
学校对于专业分流后的课程设置以及学校管理的实施同样对学生专业分流的满意度有重要影响。表3显示,仅有四成左右的学生表示对分流后的课程安排较为满意。
五、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的分流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在专业分流的过程中同样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学生对专业分流知晓度不高
问卷数据显示,仅有34.5%的学生表示入学前对于地理科学类专业分流“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除此之外,直至专业分流前学生对于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的知晓度仍然不高。
(二)学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許多实行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高校专业分流前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全校通选课和专业公共课,分流专业的课程导论课也受不到重视,这对学生了解各个分流的专业非常不利。
(三)学校专业分流管理缺乏系统性
专业分流之后必然伴随着学生学籍、班级甚至寝室的变动,这些都要求学校设立全面且系统的管理系统。但目前许多高校的管理还处于滞后状态,没有建立适应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培养模式的管理系统。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学生对专业分流的知晓度。首先,高校应在高考招生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目前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的招生情况。此外,高校还应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大专业分流的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使学生从进入大学就开始思考专业选择问题。
(2)完善学校分流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分流前选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高校应该针对分流的专业,设计和实行与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分流相配套的课程体系,使得分流前的基础教育阶段和分流后的专业教育阶段更好地衔接。
(3)提高学校专业分流管理系统性。专业分流后新环境的改变难免会引起学生的不适应,这就要求学校要及时做好对于专业分流后学生的管理工作。首先做好对于学生学籍的管理工作,其次多关注学生分流后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意向和动态,及时做好沟通和疏导工作。
参考文献:
[1]颜兵兵,姜永成.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方案设计与实例分析[J]高教论坛,2014,9(9):44-47
[2]徐强,周洋.大类培养模式下本科高校专业分流制度优化研究——以H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为例[J]天中学刊,2016,31(5):133-135
[3]孔庆聪.我国本科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分流制度研究——兼与美国四所高校专业分流制度的比较[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4
[4]鄢翔,杨丽萍.公共选修课课程质量评定量表(李克特)的编制[J]教育界,2012,15(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