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歌教学中联想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1-01-25李莉
李莉
摘 要:联想思维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联想思维,为培养联想思维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优质素材。本文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了低学段借助图画,重视诵读;中高学段借助修辞、情景交融,依托意象、融入意境,续补扩仿、改写古诗的分段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诗歌教学; 联想思维; 分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57-002
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朱绍禹指出,语文学科,是语言的学科,同时也是思维的学科。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联想思维及其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成尚荣也强调,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关键能力的核心。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联想思维作为形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活动,创设出新事物、新特征的思维方法。具体而言,“联想思维”=“记忆力”+“想象力”。联想的“想”代表“记忆力”,它可以將记忆库中的各种元素提取出来;联想的“联”则是一种“想象力”,通过“联”接记忆库中的各种元素,形成“联想”。联想思维是想象力发展的基础,是形象思维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丰富的联想思维是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性、创新性思维的基础,是小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诗歌文本中丰富多彩的联想思维
语文教材的诗歌(包括儿歌、古诗词、儿童诗)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联想思维,为联想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素材。
第一,相似联想。它产生的基础是事物间的相似性或共同性。“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苏轼将“晴方好”“雨亦奇”的“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中刘禹锡奇思妙想,将洞庭湖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比作“白银盘”;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还有王观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等等。这一首首诗歌,因为比喻,变得生动起来。
第二,接近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想到空间或时间上与之相接近的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拟人、象征、托物言志等大多属于这种联想。以“月”为例,诗人笔下“月”通常被高度人格化,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月是凄恻孤寂的感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月是魂牵梦绕的思乡;“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月是睹物思人的牵挂。通过体悟诗歌意象的象征意,是强化学生联想思维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第三,对比联想。由一种事物想到与它特质截然相反或相对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诗歌创作中的反衬手法就属于这种联想。王维的《鸟鸣涧》描绘了山间春夜中宁静幽美的景色,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更反衬出山里的幽静与闲适。
第四,跳跃联想。是指超越思维的时间、空间跨度,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间建立的联想。如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中的“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这句诗中没有一个谓语,直接将景物罗列,组合成全名词性的句子。从常规上看,这个句子是不完整的。但就是这种跳跃的思维,这种“白描”的手法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了一位逍遥的“秋江独钓者”。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中蕴含了丰富的联想思维资源,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依托。
三、小学诗歌教学中联想思维培养的策略
“课标”的“实施建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课标”还对小学不同学段的诗歌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此外,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小学诗歌教学中的联想思维培养的具体策略,有必要分学段探究。
(一)低学段诗歌教学中联想思维培养的具体策略
1.借助图画,调动联想思维。低学段的学生,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画面有着天然的敏锐感。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他们认识、感知画面,用画面打开通往“诗歌王国”的大门、打开联想思维的空间。
插图被称为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是课文语言的形象再现。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插图的可拓展性,引导孩子们通过联想与想象去感受图画中隐含的故事,深化对诗歌的感悟。《池上》一文的插图,色彩明丽,人物形象丰满,是发展学生观察能力、联想思维能力的优质媒介。在教学伊始,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中画了什么,然后想一想这个小孩是谁?他在做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对图中荷花、小船、浮萍以及小孩子等具体形象的观察,调动学生的联想思维,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重视诵读,激发联想思维。小学低学段学生识字量有限,对诗歌的理解、感受能力较弱,更适合较直接的学习方法,比如诵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
《四季》选取了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用亲切且富有情趣的语言写出了四季的美。教学中,要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趣味。首先,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儿童学会边听诗歌边想象画面,是激活联想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想象。请学生想象一下青蛙和荷叶语笑喧阗的热闹场面,想象一下“鞠个躬”或“挺挺肚子”的礼貌与可爱;然后带上动作、神态和感受,读出不同季节事物的不同语气。这样在朗读中,书本中的一个个文字符号就转化成了鲜活的形象刻到了学生的脑海中,其联想思维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二)中高学段诗歌教学中联想思维培养的具体策略
中高学段的诗歌教学无论是从“课标”的具体要求,还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将两个学段的教學策略进行了合并。
1.借助修辞,情景交融,发展联想思维。小学生学习诗歌,要闯的第一道难关就是理解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诗句。掌握修辞是理解诗句的一大抓手,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需要首先引导学生去发现诗句中的修辞,在此基础上引导联想。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句话中出现了3处比喻、1处拟人。以“黑云翻墨”为例,第一步,要明确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黑云”和“翻墨”有什么相似之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打翻的墨水是怎样向四周扩散的?然后想象乌云变化的情景:数量由少到多,云层由稀薄到浓厚,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向岸边扩散开去。第二步,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作者将黑云比作“翻墨”所呈现出的那幅“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画面。从诗歌的修辞入手,在一问一答中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想象,发展了学生的联想思维。
2.依托意象,融入意境,培养联想思维。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象”,“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寓意于象”这都是意象。诗人们为了表达内心世界,总能找到某些特定的景、物、人通过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营造出或恬淡闲适、或哀怨缠绵、或粗犷豪放的意境。从这个角度看,意象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联想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意象、融入意境,从而唤起学生的联想思维。
在教授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首先需要带领学生明确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然后聚焦“柳”这一意象。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摇曳的柳枝,并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柳枝下垂,仿佛离别时人们感伤的低头;柳丝柔长,好像人们离别时的情意绵绵;再加上“柳”与“留”的谐音,这些都能让人联想到送别亲友时难舍难分的感情。通过对“柳”的分析,诗人内心的波动就展现出来了。之后调动学生的联想思维,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关键意象“朝雨”“客舍”“柳”“酒”等进行组合熔铸,试着将这些意象放到一张画卷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最后让学生结合自身送别亲友的经历,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依托关键意象,充分调动联想与想象,融情于境,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
3.续补扩仿,改写古诗,拓展联想思维。诗歌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练、跳跃的特点。诗人经常会用白描、省略、象征等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如何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改写是很好的方式,如续写、补白、扩写、仿写等。
诗歌改写,实际上是对诗歌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它是在联想与想象中展开的,是在情感的驱动下进行的。诗歌改写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深切体会作者情感,而且能够充分拓展学生的联想思维。
如《寻隐者不遇》这首问答诗中,诗人采用寓问于答的写作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学生想要理解这首诗,就必须在诗歌和自身间架起一座联想与想象的桥梁:诗人问了什么?童子又是如何回答的?通过大胆的联想与想象对诗句所描绘的景象进行再创造,这就是补白。这样的补白创作饱含着学生对古诗文本中“空白点”“未定点”的独特体会,是一个完美的联想思维激发的过程。
综上所述,诗歌中蕴含了丰富的联想思维,诗歌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联想思维的重要阵地。在通过诗歌培养学生联想思维的具体教学实施中应顺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据不同学段的文本、学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段进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国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9(S1)
[3]石华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7,38(S1)
[4]欧成林.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