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文化记忆和现实情怀
——“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精神内涵和视听表达
2021-01-25马明杰
马明杰
丝绸之路是蕴藏于中国人心中的温馨的文化记忆,是电视纪录片广泛表现的题材。1980年,央视十四集纪录片《丝绸之路》对丝绸古道的历史渊源、文化遗迹和风土人情做了全景展示,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2006年,十集大型纪录片《新丝绸之路》吸取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研究新观点,选择丝绸之路上十处文化遗迹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面貌。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央视及地方电视台拍摄了《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八集,2013)、《海上新丝路》(三集,2014)、《河西走廊》(十集,2015)、《对望:丝路新旅程》(五集,2015)、《一带一路》(六集,2016)、《丝路:沙与海的交响》(四集,2016)、《丝绸之路经济带》(八集,2017)、《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八集,2018)等十余种“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
这些纪录片使用视听语言的形式,把宏观和微观、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独特的历史记忆呈现和现实情怀书写,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复活”符号意象中的文化记忆
流逝的时间总是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变成历史深处的渺茫背影,变成凝结在历史记忆中的图像和符号。“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通过对图像符号的复活,把它们还原成历史语境中的现实生活图景,来实现历史和现实的“缝合”。
第一,两类符号意象:陆路的马和骆驼,海路的帆船。这是第一层的意象符号,古丝绸之路经过干旱的草原和沙漠戈壁,骆驼和马是穿越它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一带一路》第一集《共同命运》伊始,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这个古丝绸之路经过之地进行演讲:“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顾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的亲切。”这是电视纪录片通过意象符号向观众传递的文化记忆,激发了潜藏在观众心底的、关于丝绸之路的审美认知。海上丝绸之路的意象符号是尖头帆船。它们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穿过红海,最终抵达东非和欧洲。这些商船在惊涛骇浪中开辟出海上贸易通道。影片呈现出的海天之间高挂云帆、劈浪前行的船队,是当代人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审美认知。
第二,意象符号的展开:“一带一路”上的市镇、驿站和商队。第一层的意象符号是交通工具,它的展开就是商队、驿站、城市和港口。它们存在于考古和文献资料中,纪录片复活了这些资料的文化记忆。比如,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第三集《驿站,持续的道路》,根据考古资料介绍了位于汉唐丝绸之路上的悬泉置遗址。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驿置机构。在传递朝廷和官府的文书、情报的同时,悬泉置还负责接待各级官员、中外使者和客商。它和分布于河西走廊的其他驿站一起,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在海上丝绸之路方面,纪录片《海上新丝路》第二集《蓝色的传奇》引述了《汉书·地理志》中关于广西合浦作为海上丝路出发港的相关记载,介绍当代考古成果,确证了合浦港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通过这些展示,纪录片穿透历史的帷幕,铺设了缝合历史和现实的管道,把“一带一路”的历史活化在观众的观看经验之中。
第三,丝路意义的复现:生活和文化的立体展示。人类活动有着丰富的内容,留在历史记忆中的是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事件。文化意义构成了生活的所指,使历史具备了时间穿透力,使固化为意象符号的历史事件变得鲜活生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把叙事延伸到现实中,用现实生活来接续历史叙事,使物质现实成为丝路生活与文化的立体展示,扩展了丝路的意义。比如,《一带一路》第五集《金融互联》,展示了1975年发现于朝鲜半岛西南的新安海域的元代古沉船,其中的古铜钱重28吨,共800万枚,表明铜钱在东亚区域的普遍使用。这一集还展示了西安博物馆陈列的、来自十几个世纪前遥远的拜占庭帝国和波斯萨珊王朝的金银币,它们穿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草原和大漠、高山与大川,作为结算货币使用。之后,镜头切换到中国和巴基斯坦边境小镇苏斯特、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商业中心,这里的大型商场和街区商店到处都有中国银联的标志。这表明“一带一路”上的金融互联及其对商品流动、贸易兴旺和商业繁荣的意义。
岁月的尘埃湮没了太多的物质现实,“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实现了对那些湮灭的物质现实的“复活”——德国电影美学家克拉考尔给他的著作《电影的本性》一书加了副标题“物质现实的复原”[1],认为电影要保持现实完整性、要展现素材。这种展现是一个“救赎”事件——对已经丧失的感性经验进行复原,以保持人和历史的统一性。“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正是对这种符号凝聚的文化记忆的复活、对历史素材的“救赎”,从而使历史生发出新的意义。
二、展示“一带一路”的现实情怀
历史记忆是现实的镜像,现实情怀是复原历史记忆的动机和视角。在历史和现实的双舞台对望中,历史恢复了青春活力,现实受到滋养和浇灌并化作历史的绵延之维。“一带一路”系列纪录片以现在进行的时态,从多个维度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现实人生的关切。
第一,宏大叙事和细微故事共存。“一带一路”是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纪录片使用了宏大叙事的方式。如广西电视台和央视联合出品的《海上新丝路》,第一集是《伟大的构想》。导演使用运动的画面,用中景和近景展示了辽阔的天空、无垠的大海、翻卷的巨浪,以飞翔的海鸥作为前奏推出习近平主席2013年10月访问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描绘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蓝图,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一带一路》第二集《互通之路》,描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交通、油气管道、电力线路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情况。例如,中国建设者在塔吉克斯坦的连绵群山之中,经过六年艰苦努力修筑长达5公里的沙赫里斯坦隧道;在土耳其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之间构筑起迅捷的交通走廊;在吉尔吉斯斯坦参与修筑南北大通道、构建国家路网等,实现了道路、管道、电网和电缆多方面的互通互联。
国家行为的宏大叙事必然落实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为生活层面的日常图景。《一带一路》第二集《互通之路》中,中国承建的蒙古国科布多省输电工程顺利竣工,两万多居民用上了电,蒙古国布尔根县供电公司经理阿由西和中国新疆青河县供电所所长王丛新成为好朋友。《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活真实、人物具体、时间连续、空间完整”[2],讲述了56个普通人追逐梦想的故事。普通人物有欢乐、有烦恼,有奋斗、有希冀,纪录片用画外音配合图像把普通人物的情感娓娓道来,使观众在亲切的感受中体验了普通人物的情感,体验了美。
第二,物质文明和精神(科技)文明相融。物质活动带来实际利益。物质中承载着精神(科技)文明,“一带一路”承载着文明交流的任务。《一带一路》第一集《共同命运》展示了漫长岁月中贯穿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上流动的人群:商队、僧侣、使节、学者、工匠、朝圣者、艺术家……他们把丝绸、瓷器、铁器等运往西方,把亚麻、胡椒、香料、葡萄、石榴等带到中国,同时也进行着思想、科技、艺术、音乐、宗教的交流。《对望:丝路新旅程》第二集《绚丽的财富》,展示了始建于公元3世纪的新疆克孜尔千佛洞,以及描述佛教教义的壁画。用远方运来的青金石之类的碎宝石等做成的颜料描绘的壁画,展示了印度、罗马、希腊、波斯和中国内地画风的交汇、碰撞和融合。
历史传统转换为现实情怀。在《对望:丝路新旅程》第二集《绚丽的财富》中,中东地区的黄金饰品在深圳大量地被设计和加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理念、审美格调、文化风情在这些饰品上进行交融。《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第七集《脉缕》传递了海上丝路的人文精神。印度尼西亚慈济基金会创始人郭再源建设大爱村,改善了几千户原住民的居住环境;来自英国的弟子在泉州南少林寺学习武术;粤菜、粤剧和汉语在东南亚地区传播。它们都流淌着儒家、道家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它们的播撒、浸润奏响了文明传播与交融的人文乐音。“一带一路”上有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活动,和与之相伴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沿线国家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国民形象。它们和物质文明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纪录片立体化、丰富性的总体面貌。
第三,中华崛起和世界繁荣并举。“一带一路”建设在国家层面上使中国和其他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增加福祉;在民间层面上为个人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普惠沿线各国人民。在《一带一路》第一集《共同命运》中,公元8世纪时的唐朝都城长安是丝绸贸易推动下繁华的国际化商业都市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公元1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直接带来了宋代城市的发达。《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集《丝路·命运》,介绍了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的城市布尔萨在鼎盛时期的辉煌及其与丝绸的密切关联,以及它在欧洲和亚洲绵延着的财富神话。
历史记忆转换为现实的期待。《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集《丝路·命运》展示了国际社会对未来的期待和评价。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他们都希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促进经济文化互补、提高就业率、减少贫困人口、促进经济发展、建立稳定的国际秩序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海上新丝路》第一集《伟大的构想》中,中国帮助柬埔寨修建了最繁忙的6号公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参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建设,中国在东盟国家建立多个经贸合作区,中国-东盟博览会呈现出繁荣景象……“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美好前景。《丝路:沙与海的交响》第二集《跨越,每个人的帕米尔》讲述了和商业相关的个人的故事:位于西北边陲的霍尔果斯口岸连接了中哈两国的发展,内地和北疆当地商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机会,不同族裔的商人生意兴隆、蒸蒸日上。在《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第七集《别离,向东向西》中,伴随着丝绸之路重新建设,来自中国贫困山区少年的奋斗、巴勒斯坦商人的梦想、中国女孩在迪拜的全新生活……平凡人的努力和成功印证了“普惠所有民众”——这个从数千年丝路总结出来的价值理念的旺盛生命力。
三、审美视域中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关联
“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通过艺术和审美的手段,把历史、观念、现实、理想融为一体,实现了多重关联中的有机统一。
第一,“和”的美学精神:和平、友好与温情。“和而不同”“中和”是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它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体现为理念层面上的中外和谐、共同发展、文明互鉴,体现为生活层面上的文化交融、人情相通和知识共享。《一带一路》第一集《共同命运》追溯了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海上丝绸之路给30多个国家带去贸易、友谊和文明。与近代西方航海时代的开拓和掠夺完全不同,在“一带一路”上流溢、积淀着“和”的美学精神。今天,相互借鉴、彼此融合,以开放和包容的胸怀携手创建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第八集《轮回》中,美国福布斯家族的后裔汤姆·潘恩,广东商人后代张帆,泉州阿拉伯商人后裔丁宗寅,中国援建斯里兰卡电站负责人王路东,美国“中国皇后号”船长的后人……共同绘制了一幅幅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崭新画卷。在《一带一路》第六集《筑梦丝路》中,云南瑞丽边防小学,每天都有60名缅甸籍小学生穿越国境线来接受义务教育;哈萨克斯坦斋桑县的居民与新疆吉木乃县的居民血脉相连,缔造了安宁祥和的生活,哈萨克新娘“哭嫁”的婚庆习俗至今仍保留在两地人民的生活中。这些故事、情节、场面都延续着温馨的历史记忆,展现了在当代社会中“一带一路”上新的美学精神。
第二,复调叙事的巨大信息容量。复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进行的旋律、相互独立的各声部形成的和声关系。俄国思想家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时把它引入小说理论,他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3]4“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复调叙事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外在方面可以从纪录片的出品单位来考察。这些片子的出品单位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新疆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它们构成了一个个或独立、或联合的“发声”主体。它们传递的“声音”,包括当下新丝路的故事,“海上丝绸之路”的壮美画卷和广阔未来,对汉代以来河西走廊的历史追溯,国内外上百个人物与“一带一路”的故事,50余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士对“一带一路”的积极评价,广东、广西、新疆对海上和陆地丝绸之路的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贸活动等。它们的叙事涵盖了国家行为和个人故事、中国的贡献和“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的收益、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内容,显示出复调叙事的巨大容量。
内在方面则呈现在纪录片的内容之中。这些纪录片呈现的信息展示出纪录片复调叙事的魅力。例如,《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第六集《探索,在世界的两极》,充分运用了复调叙事艺术,如表1所示。
表1 《探索,在世界的两极》中复调叙事的内容统计
这条丝绸之路的线索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串起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梦想和奋斗。其中,空间坐标的迪拜和土耳其(B),是意大利(A)和中国(C)两个空间坐标的过渡。在中国,涉及的地区之间是平行关系,它们既是历史的铺垫又是现实状态。从叙事的历时关系来看,这一集可分为12个主要段落。它们是:
(1)米兰时装周(A);(2)湖州养蚕和丝织物(C);(3)安徽泾县造纸(C);(4)土耳其和阿联酋的迪拜(B);(5)湖州蚕种(A);(6)罗马人买丝绸(A);(7)南京云锦织造(C);(8)四川邛崃养蚕(C);(9)模特王诗晴、设计师罗伯特(A);(10)四川邛崃蚕茧加工(C);(11)南京云锦织造人(C);(12)米兰时装周(A)、黄鑫在迪拜(B)、安徽荻港的故事(C)。
这12个段落构成一个复杂的复调形式,叙事在历史和现实的不同时间、中国和外国的不同地域、丝绸之路上的不同人物之间自如跳跃、流畅切换,每一个事件或人物的“重复”出现,都意味着故事的进展和对历史的发掘。在提供巨量视听信息的同时,纪录片依靠复调叙事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的内在关联。
第三,把历史和现实的丝路经验化为审美形式。电视的审美形式是它营造的视觉和听觉意象。“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把丝路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情怀变成视听意象,使事实情感化、认知体验化,从而以纪录片的审美经验融合了历史和现实。
纪录片通过文献记载的展示、考古现场的复原、三维动画的描述以及学者访谈等多种手段再现历史,在对历史知识的介绍中融入场景体验、打动观众的情感。《丝绸之路经济带》用画外音和场景让观众漫步在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伊朗、意大利等国家古老的商业驿站和商业重镇。《对望:丝路新旅程》让观众欣赏漫漫黄沙中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剥落的壁画,古罗马的驿站,敦煌附近的悬泉驿站,阳光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谛听历史的回响。《驿站,持续的道路》中,在甘肃柳沟火车站——欧亚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工作了25年的职工孙延忠,看到和古代的驿卒看到的一样的戈壁滩上的日落。纪录片把历史复原到现实的场景中,让观众认真体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
纪录片对现实的描写,有尖端科技带来的互通互联,比如《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三集《丝路交通》中道路和油气管道、输电线路的贯通,《丝路:沙与海的交响》中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巴友谊公路以及贯通中国、中亚地区、俄罗斯和东欧的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也有细微生动的人生景象,比如《一带一路》第二集《互通之路》中,塔吉克斯坦城市苦盏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中国筑路工人的工作服,老挝林木茂密的深山之中有披荆斩棘艰难前行的电网。纪录片中既有承载了宏伟梦想的机器的节奏、速度和韵律,也有普通人的欢乐、烦恼和希望,呈现了动人心弦的现实之美。
“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使用当代视听手段营造出贯通古今、沟通中外的艺术体验。这里有雪山上的云卷云舒,天地、海洋、戈壁的辽阔苍茫,也有当代城市穿梭的车流,熙来攘往的人群的劳作和奔忙;有遥远的历史回声、在古韵悠扬中飘向远方的浓郁乡愁,也有快速变幻的现代生活、在动感元素的视觉冲击中对当代和未来的呼应。“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奉献给观众丰厚的丝路体验,为观众呈现一场又一场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