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文化与《红楼梦》传播”会议综述

2020-01-19李丹丹

关键词:红学师范学院洛阳

李丹丹

2020年10月16—18日,由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和洛阳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黄河文化与《红楼梦》传播暨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成立一周年洛阳论坛”,在洛阳师范学院举办。来自省内外的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黄河文化与《红楼梦》传播的多项议题展开讨论。

论坛开幕式由洛阳师范学院副校长潘留占主持。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洪彬、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会长闵虹、洛阳市文化广电与旅游局局长胡大鹏分别致辞。

张庆善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强调,把黄河文化与《红楼梦》结合在一起,应着重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研究。他指出,《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对《红楼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新时代背景,他号召青年学生加强对《红楼梦》的认识,在阅读经典中提高审美意识,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王洪彬在致辞中回顾了洛阳师范学院百年校史和近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教学科研成果,介绍了河洛文化、黄河文化与《红楼梦》传播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表示,论坛的举办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希望通过深入挖掘黄河流域《红楼梦》研究的发展脉络,展现黄河沿线民间红学的动人魅力,推动黄河文化与红学研究的丰富和发展,助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擦亮“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洛阳城市名片。

闵虹在致辞中表示,黄河文化是河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形态,《红楼梦》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源泉之一,更是有着丰富的黄河文化底蕴。她介绍了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的基本情况以及一年来开展的主要活动,并希望在此次论坛的推动下,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能够进一步集聚《红楼梦》研究的学术力量和红学爱好者,着眼于《红楼梦》研究对黄河文化建设的影响与贡献,让红学拥有更多研究视角,让红学更接地气,永葆青春魅力。

胡大鹏介绍了洛阳为弘扬黄河文化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他表示,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具识别度的竞争力,《红楼梦》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影像,是理解黄河文化的最好范本。本次论坛见证了洛阳在“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上的又一努力,将成为洛阳描绘黄河文化新画卷的精彩篇章。

第一阶段的主题论坛由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正学教授主持。张庆善以“如何读懂《红楼梦》的伟大”为引,解释了《红楼梦》被误读为流言秽语的原因:一是《红楼梦》是中国第一部将家世背景与小说创作完美融合的伟大小说;二是曹雪芹炉火纯青的细节描写;三是《红楼梦》一笔多用的叙述特点;四是索隐派、自叙传说的影响。他接着从结构、叙事、人物、情节和反映社会、历史、人性的深刻程度阐释了《红楼梦》在艺术上的高度。他指出,本体论认识是《红楼梦》传播的关键问题,当下的研究应在回归小说文本方面精耕细作,通过欣赏、阅读、感悟去阐释伟大经典的不朽力量。

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孙伟科研究员主要讲述了黄河文化与《红楼梦》的关联,提取了小说中的几个相关情节和方言,比如“神京”“寻趁”“北邙山”等,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其中包孕的黄河文化要素,以及《红楼梦》文化自身的多地域性特点,认为只有尊重文化的多元性才能展开对《红楼梦》的科学研究。

闵虹教授以《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文化空间为依托,探讨了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重要问题,认为大观园文化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提供了“书面”范本。大观园因为具备当代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的众多建构要素,故而可看作非遗整体性保护“准文献”的资料汇集和文化空间规划的典范。她就这种典范意义做了具体翔实的分析。

河南大学刘泽权教授以河南红学的前缘今生为议题,追溯了河南作为文化大省与《红楼梦》的渊源,分别从红学学者、红学研究、红学刊物及红学活动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河南红学的发展脉络。同时,他撷取了河南这片热土上当代的红迷人、红迷事、红迷刊、红迷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河南红学的发展特点,为全面深入研究河南红学发展史提供了史料上的储备和研究方法上的借鉴。

第二阶段的专家报告会由刘泽权教授主持。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各抒己见,精彩纷呈。

河南大学副教授郑慧霞以“花”为媒,认为《红楼梦》经常借花的象征意义来写人品,在借花写人中喜欢化用前人相关之典。在这方面,苏轼无疑是一个重要人物。郑慧霞将《红楼梦》中的“花”和苏轼笔下的“花”进行关联考察,尝试从“细”处着眼,对小说中的“细物”“细人”和“细语”等诸多之“细”进行研究与解读。

洛阳师范学院李丹丹博士从《红楼梦》的有声产品分析入手,认为有声产品为《红楼梦》传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集体收听场域,为普及红学、创新红学接受方式、重组出版策略、打开红学传播新天地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契机。有声传播不仅反映了文化形态变迁过程中红学生产、传播因为媒介技术的改变而发生的结构性转变,同时也预示着以“社交+知识+陪伴”为主要目的的有声传播,将有可能重塑红学知识生产、传播、接受的现状和边界。

新乡市红学会名誉会长张胜利通过对著名红学家蓝翎下放郑州工作20年的生活的呈现,生动地描述了蓝翎的黄河情结,以及其对河南红学发展的独特贡献。

南阳市红学会秘书长齐英杰以《红楼梦》中“经济仕途”的“经济”为关键词,详细梳理了“济水”的起源与“黄河”的关系,并就其与《红楼梦》中的“经济”一词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为《红楼梦》研究呈现了新的视角。

河南大学副研究馆员李兵详细介绍了1972至1982年李春祥《红楼梦》教学研究的成果,重点分享了李春祥在红学新人培养方面的师道精神,以及其对红学研究方法的总结。这些成果一方面展现了特殊时期河南红学教学的独特风貌,另一方面也间接勾勒出河南红学的学术传承史。

洛阳师范学院杨锦辉博士从《红楼梦》礼仪细节出发分析杨藏本与庚辰本、程本之关系,指出在情与礼的关系处理上,庚辰本轻礼而重情,程本轻情而重礼,杨藏本则介于庚辰本、程本之间,并且保留了一些文字修改的痕迹。由此可以证明:杨藏本是从以庚辰本为代表的脂本到程本之间的过渡性文稿。他的分析从文本细读的视角为版本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李丽霞从《红楼梦》中的母神意象探析出发,指出《红楼梦》中的母神崇拜,不仅表现在传世之神与命运之神的象征中,更体现在小说对贾母等母亲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中的母神意象既有正面特征,又有负面特征。其中的母神意象折射出作者对以慈爱贤淑的母性光辉温暖世界的理想追求,大观园中众女儿的悲剧映射了母神意象的有限性。

洛阳师范学院冯军博士以《红楼梦》的母神叙事为研究对象,指出基于生殖崇拜的母神崇拜是一种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文化现象,体现了人对母神的敬意,对母体子宫的回归渴望及对安全感的渴求与追忆。遭遇诸多变故的曹雪芹以他的敏感与敏锐,以他独有的哲学思维在《红楼梦》中创造性地塑造了四大母神形象:女娲、警幻仙姑、贾母与刘姥姥。前两者写意,后两者写实,曹雪芹以天上人间神人对照的时间、空间叙事与色空观、好了思想形成一种题旨呼应,也以此叙事方式传达出曹雪芹对母神的情感由贵族精神走到平民的趋向。

河南大学薛蕾博士以“神幻”描写为切入点指出,作为现实类作品幻设艺术的典范,《红楼梦》的神幻描写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历代批评家从性格刻画、时空叙事以及主题寄寓等层面对《红楼梦》神幻描写的审美意蕴进行了深刻剖析,不仅揭示了现实题材小说中神幻描写的创作规律,而且丰富了小说典型论、叙事论与主题论,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古代神幻美学理论。

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朱国伟以“头回”“正话”与“互文性”为话题,重点分析了金钏、晴雯、黛玉三个人物故事的“头回”“互文”特点,指出曹雪芹不仅在总体结构上善用“头回”叙事,还擅长在叙述一组命运相似的人物故事时将几个人物的故事依次展开、互相独立、暗用互文。他精彩阐释了《红楼梦》对话本小说头回、正话叙事的扬弃,并以此指出《红楼梦》叙事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

南阳师范学院教授曾祥旭以张衡《东京赋》为研究缘起,指出《东京赋》的建筑理念集前代之大成,为大观园建筑风格提供了榜样。《红楼梦》大观园集居住、休闲、观赏、娱乐为一体,突出巧慧精致的特点。其建筑规划、山水元素、亭台楼阁和相映成趣的造型设计明显受到《东京赋》建筑理念的启发。同时,在建筑的宗教用途向实用性过渡中,张衡的《东京赋》具有转关作用,大观园建筑明显亦明显突出了实用和观赏齐备的综合功能。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梁琨以《红楼梦》的“序跋”为题进行研究,认为《红楼梦》的“序跋”众多而复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信息,反映了不同的文学理念。对这些“序跋”的梳理,既能从历时性与共时性方面把握红学研究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能为进一步研究《红楼梦》提供宝贵的理论积累。

近年,《红楼梦》研究与传播呈现多元趋势,众多跨学科、开放性、现代性的研究异彩纷呈。此次论坛,由洛阳师范学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院承办。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资借鉴的渠道和文化创新的路径,为河南红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和人才资源储备,也为《红楼梦》传播注入了新鲜活力,为红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猜你喜欢

红学师范学院洛阳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洛阳正大剧院
吴宓档案中的“红学”资料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自古繁华
新中国红学第一人——追忆李希凡老师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