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S的矿山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
2021-01-24闫科伟牛自礼
闫科伟,牛自礼
(1.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 交通工程,山西 运城 044000;2.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矿山勘探工程安全生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矿井水害是最难治理的地质灾害之一,矿井突水引发的事故会给矿区开发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甚至还会危害勘探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勘探工作前,首先需要探明矿山水文地质结构,但是由于多数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准确预测矿井水害带来巨大干扰,增大了矿山开采的工作难度[1]。地下水模拟软件(GMS),为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利用GMS建立的地质模型更为直接,可以有效显示含水层和隔水层等水文地质结构的空间分布和状态,对了解矿山水文地质结构和深入分析地下水内在规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GMS软件,对矿山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设计,对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准确判断矿坑涌水量提供技术支持,对提高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1 矿山水文地质结构监测硬件
1.1 选择芯片
由于是对野外环境中矿山水文地质结构的监测,通常规模较大和节点数量较多,因此系统设计要尽量控制硬件成本。从经济环保的角度考虑,选择的芯片需要选择低能耗且依靠太阳能供电工作,减少人工部署工作量。本文选择SOC芯片,将必要电路集成到单一芯片上,SOC芯片集成度高,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的特点,满足本文系统的硬件要求。芯片在接收到信号后,对信号进行过滤处理,将有效信息存储进寄存器中;在向外发送信号时,先将信号放入模拟数字转换器,再经天线发送,完成整个信号传递的过程。
1.2 部署传感器
为适应矿山环境,部署采集数据的传感器要满足大范围无线监测的要求,本文选择光纤传感器,将其部署于矿山水文地质钻孔中,传感器的倾角应与钻孔保持一致。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钻孔内信息数据的变化,不仅可以查明含水层和渗水层情况,还确定未含水地层变形状况,借此判断地层裂隙发育程度,分析该地层是否与含水层产生联系,总结水文地质结构变化规律。
2 基于GMS的三维可视化系统软件
2.1 构建矿山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实际矿山地下水层结构往往十分复杂,因此需要建立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建立模型的主要原则是对水文条件进行概念化,保证可以再现水流动态。首先对含水层实际边界条件进行概念化计算,通常情况下,含水层上部为交换边界,接收降雨和河流等的补给,将底部不透水基岩设定为模型隔水边界。将模型水头边界设定为第一类边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Γ2表示二类边界;k表示三维空间的渗透系数;表示边界法向量;h2(x,y,z)表示二类边界上已知流量函数。将模型混合边界设定为第三类边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Γ3表示三类边界;h3(x,y,z)表示三类边界上流量函数;C表示边界条件函数;h表示水头边界取值;h0表示天然边界取值。
2.2 设计水文地质结构数据库
为建立水文地质结构数据库,首先依据数据来源划分类别,本文系统数据库将数据划分为含水层特征、水文地质钻孔和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边界三大类,再分为不同子类,各类数据具有不同信息属性。其中水文地质钻孔数据表是三维可视化系统的主要依据,描述水文地质结构属性特征,本文设计钻孔基础信息表见表1,地层分层信息表见表2,含水层信息表见表3。
表1 水文地质钻孔基础信息表
表2 钻孔地层分层信息表
表3 钻孔含水层层段信息表
水文地质钻孔的三个信息表,通过钻孔统一编号关联起来,得到钻孔空间结构关系,为三维可视化系统提供信息数据支持。
2.3 选取空间插值算法
在三维可视化建模过程中,需要对采集的原始数据使用插值算法,对空间采样不充足和缺乏的区域进行适当修正,来提高建模完整性和精确度。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和多变性,选取的插值算法会对三维可视化精度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选择空间插值算法对模型进行拟合,提高系统准确度。假定平面上分布散乱点p(x,y,z),其坐标为(xi,yi),属性值为Zi(i= 1,2,...,n),根据周围散乱点属性值计算p点的值。空间插值算法可以表示为:
其中,di表示散乱点到p点的距离;k∈[0 ,2]。空间插值算法主要是利用未知点属性进行加权平均,使插值生成曲面较为平滑。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系统性能测试
为验证本文设计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可靠性,以实际某矿山水文地质勘察资料为基础,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首先建立了该矿山水文地质结构数据库,利用实际资料构建三维模型,对其可视化,在计算机环境中展示水文地质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根据实际勘探资料中含水层介质分布特征分析,得到水文地质参数取值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水文地质参数实际值
利用本文系统对研究区模型进行识别,计算出渗透系数和给水度见表5。
表5 水文地质参数识别值
通过参数实际值和系统识别值的对比,可以发现偏差相对较小,因此说明含水层拟合情况较好,三维可视化结果较为准确。
3.2 对比测试
为检验本文设计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实际应用价值,将本文设计系统作为实验组,将使用GOCAD和GIS软件的系统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测试,比较系统的水均衡拟合效果,对比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系统对比测试结果
通过表6对比结果可知,本文系统的水均衡效果拟合较好,可应用于实际矿山水文地质勘查中。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GMS对矿山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设计,为探明水文地质结构和含水层特征,提供可视化平台。但本文研究是对稳定水流状态下的模拟预测,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系统设计还应考虑非稳定流模拟;水文地质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精度应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对地下水的动态信息进行描述,后续还应结合地层和构造特征对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升级,以提高三维可视化系统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