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干预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在产褥期的应用观察
2021-01-23黄冬梅阮新好
黄冬梅 阮新好
现代临床医学对DVT 的定义是患者下肢深静脉中的血液非正常流动状态,有凝结现象,阻碍了患者静脉正常回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而DVT 在行剖宫产产妇中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症状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情况严重的还会进一步恶化,发展成为急性肺栓塞,严重威胁了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健康[1]。目前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已经有了显著提高,并且人们不再执着于传统观念,产妇在选择分娩方式时,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正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因剖宫产引发的DVT 患者越来越多。这也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针对剖宫产产妇DVT 的防治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保证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基于此,此次研究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9 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20 例参与研究,深入研究体位干预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在预防产褥期DVT 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3 月~2020 年9 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20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5 岁,平均年龄(23.2±5.22)岁;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37.2±2.1)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3~36 岁,平均年龄(24.56±6.03)岁;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37.6±2.2)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参与研究的产妇都要密切监测其下肢情况,并且观察产妇的皮肤温度和体温变化,叮嘱产妇在进食时,尽量选择一些纤维素、蛋白质等含量高的食物,规律排便且顺畅。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体位干预,剖宫产术后2 h 由护理人员帮助产妇活动肢体,抬高产妇小腿,保持悬空,更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并且可以缓解产妇下肢静脉淤血情况,方便护理人员为其按摩小腿,按摩小腿时,左右两条腿交替按摩,按摩时间约10 min。预防DVT 的活动操间隔2 h 进行一次,活动操的内容有双足内收、双下肢交替抬高(控制在30 cm,不宜过高)、足背屈伸活动等。术后6 h 引导产妇自行锻炼,进行足背屈伸和下肢肌肉训练,3~4 次/d,具体活动次数可根据产妇身体状况增加,一直持续到产妇可下地活动。
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常规体位干预的同时,配合产后康复按摩护理。剖宫产术后产妇去枕平卧6 h,按时辅助产妇翻身,教导家属掌握按摩方法。按摩时产妇需取仰卧位,用手掌进行按摩,通过拿揉和推抚的方式按揉太冲、太溪、血海、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与阴陵泉。以上穴位按摩5~10 min/次,产妇麻醉消退后,再配合下肢屈伸活动,并且予以按摩,并根据产妇的具体状况调整按摩时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产妇的SAS、SDS 评分,分数越高,焦虑及抑郁情况越严重;②比较两组产妇的DVT 发生情况及PT、APTT、FIB、D-D 水平;③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满意度评价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定量表进行评定,满分100 分,>90 分为非常满意,60~90 分为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SAS、SDS 评分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SAS 评分为(32.75±4.42)分、SDS 评分为(41.28±7.65) 分,均 低 于 对 照 组 的(40.11±4.64)、(49.32±8.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的DVT 发生情况及PT、APTT、FIB、D-D 水平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DVT 发生率、FIB、D-D均低于对照组,PT、APTT 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产妇的SAS、SD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产妇的SAS、SD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产妇的DVT 发生情况及PT、APTT、FIB、D-D 水平比较[n(%),±s]
表2 两组产妇的DVT 发生情况及PT、APTT、FIB、D-D 水平比较[n(%),±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比较 [n,n(%)]
3 讨论
临床发现,处于产褥期的产妇相关并发症中,DVT的发生率比较高,原因在于产妇在生产之后,卧床时间比较长,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受阻,长时间会造成血液凝结,从而让静脉内膜受到损伤,严重阻碍了产妇的产后恢复。尤其是对于行剖宫产的产妇,相较于顺产的产妇,其DVT 的发生率更高,这一差距达到5 倍左右[2]。究其原因在于妊娠晚期,在产妇的血浆中,血小板功能发生改变,凝血因子和FIB 都有所增加,并且抗凝血酶水平下降,这样产妇的静脉血液持续保持高凝,行多次静脉穿刺和剖宫产手术时,不可避免的会损伤产妇的身体组织,存在于血管壁的胶原蛋白会显露,增加了产妇术后血管凝血的发生率[3]。因此产妇在产褥期,需要给予其更加精细合理的护理干预,这样可以降低DVT的发病率。而传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虽然对缓解产妇产妇症状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在预防DVT 方面没有明显的作用,严重影响了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这就要求临床护理工作形成新的护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从而有效避免产妇发生DVT[4]。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并且人们的传统观念被不断打破,产妇在选择分娩方式时,选择剖宫产的产妇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临床护理工作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产妇DVT 的发生,确保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产妇如果发生DVT,血液在流动时会连同栓子一起进入肺部,从而发生肺栓塞,有的产妇可能会因此发生肾脏或器官栓塞。并且,受到DVT 的影响,产妇的患肢有色素沉着、湿疹、皮炎等,病情严重的会丧失肢体功能,严重降低产妇的生活质量。剖宫产产妇发生DVT 的主要原因有:①处于妊娠期时,孕妇的血液长期保持高凝,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所伤身,如果遇到血管壁损伤,血液会在短时间内凝固;②处于妊娠期时,孕妇的子宫不断增大,会对下腔静脉造成压迫,从而影响了静脉回流的正常速度;③产妇在生产时,很难避免发生身体组织损伤,再加上输液、药物使用、肥胖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DVT。产后要在第一时间予以产妇康复按摩,提高血液回流速度,改善产妇术后下肢麻痹,帮助产妇更好的恢复。此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采用体位干预的同时,配合产后康复按摩,产妇在生产后将其小腿悬空,脚后跟垫高,提高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速度,采用环形按摩的方式按摩小腿肌肉,提高微静脉扩张,有效缓解产妇下肢血液循环情况,通过活动操,叮嘱产妇下床活动可以提高下肢血液的流动速度,从而有效预防DVT 的形成[6]。
行体位干预可以尽早预防DVT 的发生,叮嘱产妇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越早活动肢体越好,这样可以提高下肢静脉回流速度,并且改善部分组织代谢环境,有效预防产妇DVT 的发生。体位干预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妇满意度,消除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避免DVT 的发生,帮助产妇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针对产妇,尤其是剖宫产产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体位干预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可显著降低产褥期产妇的DVT 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消除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有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