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治疗老年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21-01-23李金凤
李金凤
(吉林市化工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吉林 132021)
脑梗死是指因机体出现脑动脉闭塞现象而诱发脑供血不足的一种病症,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的特点,治疗该病症的关键在于实现患者闭塞血管的再通。阿替普酶属于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元激活剂,该药物可通过对纤维蛋白凝块进行分解,来实现血流的畅通性,临床指南推荐,急性脑梗死病情发作4.5h内给予患者该药物十分有效[1-2],现阶段,临床上并未对老年急性脑梗塞与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后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明确规定,基于此,本文对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45例老年急性脑梗死与45例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45例老年急性脑梗死与45例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别设置为老年组与高龄组。老年组中年龄范围为65-80岁,平均年龄为(71.8±3.3)岁,男性有25例、女性有20例,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1.8±0.5)h;高龄组中年龄范围为≥80岁,平均年龄为(85.4±3.6)岁,男性有27例、女性有18例,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1.9±0.2)h。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明显,P<0.05;性别及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与急性脑梗死病症诊断标准相符患者;经溶栓评估后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符合阿替普酶适应症患者。
排除标准:研究近期内有抗凝用药史,凝血酶原时间>15s及国际标准化比值>1.71的患者;研究前3个月内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及肝素治疗患者;研究前3个月内有头颅外伤史以及头颅手术史患者;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类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对阿替普酶有过敏反应的患者;静脉畸形或者是颅内动脉畸形患者。
1.2 方法
以急性脑梗死诊疗指南为依据对患者进行一般治疗,并结合不同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给予其剂量为0.6 mg/kg或者是0.9 mg/kg的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在1 min内对总量10%的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推注,其余剂量在1h内进行静脉泵入。溶栓只来结束后,给予患者稳定斑块、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以及脑细胞保护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有效率、平均有效时间及不良反应,以NIHSS量表对患者有效率情况进行评定,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恢复程度≥91%,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恢复程度在46%-90%之间,病残程度在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恢复程度在18%-45%之间;无变化或恶化:为未达到上述标准[3]。
1.4 统计学分析
P值用SPSS 22.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计算;计量资料用(x2)表示,用t计算,统计学差异评判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有效率及平均有效时间比较
老年组有效率的88.89%虽然高于对照组的86.67%,但是无差异,P>0.05;老年组平均有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有效率及平均有效时间比较
2.2 不良反应比较
老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1.11%虽然低于对照组的17.78%,但是无差异,P>0.05,见表2。
3 讨 论
阿替普酶属于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已有大量临床经验证实[4-5],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发作4.5 h内给予其此药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应用此药后可有选择性的与患者血栓表面上纤溶酶原以及纤维蛋白进行结合,进而产生良好的血栓溶解治疗效果,以开通闭塞血管,促进患者脑内血流恢复正常,促使其脑细胞代谢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6-9]。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老年组有效率的88.89%虽然高于对照组的86.67%,但是无差异;老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1.11%虽然低于对照组的17.78%,但是无差异,说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病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不依赖于患者年龄指标,本研究还得出,老年组平均有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高龄急性脑梗死病症来说,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后的总体效果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治疗老年和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但老年患者应用此药后见效时间明显短于高龄患者。
表2 不良反应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