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强化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

2021-01-23于蕊

天津护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哮喘依从性家属

于蕊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天津 301500)

小儿哮喘是指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出现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持续性、严重程度高、预后差、易反复等特点,其发病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近年来儿童的临床发病率具有明显升高的趋势[1-2]。强化健康教育是哮喘患儿综合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患儿认知水平较低、生活自理能力差,决定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患儿家长。 目前临床上常规健康教育仍以面对面口述、宣传册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健康教育方式也在向智能应用程序转变, 如今智能手机APP 已应用到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鼻炎等多种疾病的管理[3-4],在小儿哮喘方面,李雪华等[5]发现微信平台院外干预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哮喘药物吸入技术和疾病控制程度。 Mulvaney 等[6]通过手机对53 名青少年哮喘患者进行健康行为的生态瞬时评估,结果发现手机提供了一种评估青少年哮喘症状和用药依从性的可行方法, 可作为有效的移动或网络支持反馈系统。 但目前我国关于小儿哮喘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法仍研究较少, 且未形成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我院在2017 年1月至2018 年12 月采用微信对哮喘患儿及家属进行强化健康教育, 旨在提高家属疾病认识程度的基础上改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慢性哮喘治疗的患儿及家属124 例。 纳入标准: ①患儿哮喘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分度, 符合GINA 指南(2014 版)[7];②年龄 3~7 岁;③家属为患儿主要照顾者且具有决策权; ④家属自愿加入本研究并同意出院后继续跟踪随访; ⑤家属熟悉智能手机微信等相关应用程序。 排除标准:①重症患儿;②患儿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极度营养不良、肿瘤、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 ③家属有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史,沟通困难者。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 例。 同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所有入选患儿家长了解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相同的小儿哮喘临床治疗路径,对照组家庭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微信强化健康教育方法。

1.2.1 对照组 患儿住院时, 常规健康宣教方式主要包括面对面宣教、黑板报、健康课堂等。 面对面宣教每次进行20 min,住院期间进行3 次;黑板报设立哮喘宣传专区,每3 天更新1 次内容;健康课堂每周五开展1 次,均在入院时告知患儿家长。 患儿出院后,仅在门诊随访时进行再次健康指导。

1.2.2 观察组

1.2.2.1 院内干预 与对照组患儿的干预方法相同。

1.2.2.2 出院后干预 ①成立干预小组: 由1 名儿科主治医师及6 名护士组成小儿哮喘健康教育宣教小组,小组成员要求沟通能力强,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相关操作。 出院当天,小组成员与患儿家长互加微信好友,并新建群聊,将患儿的家长加入微信群,同时向患儿家长推送我科的“小儿哮喘控制”微信公众号并要求关注。 ②采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健康教育内容:患儿出院后,每周二、四、六晚上7 点更新公众号内容,采取文字、漫画、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经护士长审核通过后由小组成员在微信公众号推送, 并由小组成员将公众号内容分发给每位患儿家长及微信群中,要求患儿家长认真阅读并提出问题,由小组成员在群聊中或私聊中解答。 公众号推送内容包括7 大板块,分别是哮喘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基础知识;患儿住院期间环境要求、饮食等基础护理方法;各项检查的目的及治疗的配合方法;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需要家属观察的患儿呼吸频率、体温等各种指标;患儿出院后的体育锻炼、心理护理等;患儿院外紧急情况判断及处理,定期复查安排等。 ③采用微信群聊进行健康教育: 小组成员采取轮班制保持每天晚上8 点群聊在线半小时以上,及时回复家属相关问题,若不能及时解答则向主治医师请教后回复。 对于患儿家长一些常见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定期汇总, 之后在公众号中展示, 同时群聊中及时提醒家属近期公众号更新情况及健康课堂授课时间、地点和主题,有利于家属在患儿入院时及出院后自行安排时间参加。 ④通过短信加强与患儿家长之间的沟通: 根据患儿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微信短信的方式发送给患儿家长, 短信内容要求80~100 字每条,内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包括患儿用药指导、饮食运动指导、 近期健康课堂情况及提前短信通知家属患儿到医院复查时间。 短信推送后确认患儿家长是否回复,如果未回复则继续发送指导其回复,必要时致电患儿家长。

1.3 评价指标

1.3.1 一般资料 患儿入组后, 向家属发放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该问卷由我科自行设计,主要包括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家属学历、家庭年收入等情况,采取即发即答即收的方式。

1.3.2 治疗效果评价 采用 GINA 指南(2008 版)制定的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价标准[8],该评价标准有5 个问题,每个问题有5 个选项,分别赋值1~5分,由患儿及其家长做出选择,总分5~25 分,总分≥23 分表示患儿哮喘完全控制、≤19 分表示未控制、20~22 分表示部分控制。

1.3.3 患儿家长哮喘知识掌握程度 干预半年后向家属发放哮喘知识掌握程度量表,即答即收,该量表由我科医护理人员自行设计,包括小儿哮喘的基础知识、护理常识、用药注意事项、生活方式干预等内容, 经检验该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21,信度较高。 共计20 个条目,采用百分制评分,其中优秀为≥80 分,良好为 60~80 分,较差为 40~60 分,很差为≤40 分, 优良率=(优秀+良好例数)/患儿总例数×100%。

1.3.4 患儿院外用药依从性及哮喘再发情况 在干预前及出院半年后, 微信或电话随访患儿院外用药依从性情况,采用Morisky 量表[9],主要包含是否遵守医嘱合理用药、生活管理、适当运动、膳食控制等方面,共 8 个条目,总分 8 分,该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数为0.749,可信度较高,得分越高表示患儿用药依从性越好。 同时随访入组患儿半年内再发生哮喘总次数及总例数。

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院外用药依从性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和家属哮喘知识掌握程度比较采用等级资料Mann-Whitney 秩和检验;两组患儿哮喘再发情况比较采用Pearson 卡方或校正卡方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共纳入患儿124 例,其中观察组有4 例, 对照组有9 例中途退出或院外随访联系中断未纳入此研究。 经比较,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和家属学历、 家庭收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 见表 2。

表2 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儿家长哮喘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小儿哮喘知识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9),见表3;观察组患儿家长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7.93%,明显高于对照组7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2,P=0.032)。

2.4 两组患儿院外用药依从性及哮喘再发情况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儿用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半年,两组患儿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儿再发和例数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 见表 4。

表3 两组患儿家长哮喘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表4 两组患儿院外用药依从性及哮喘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强化教育可有效提高哮喘患儿的控制效果 强化健康教育是小儿哮喘综合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强化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 既往研究发现该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家属对哮喘的认识程度和患儿用药依从性, 并能有效改善患儿哮喘控制水平[10-11]。 但目前国内对于强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方面的研究仍明显不足,在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式更未形成系统的模式。 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发现,在小儿哮喘控制方面, 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强化健康教育患儿哮喘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随访半年内,观察组患儿再发和例数低于对照组,这与Dzubur E 等[12]研究结果相似。 表明该强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小儿哮喘的控制效果,降低了院外哮喘复发率。 分析认为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加强了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及时解决治疗过程中疑问, 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通过微信群及微信私聊督促患儿家长学习并掌握,并指导实施,使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从而增强哮喘的控制效果。

3.2 强化教育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哮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 两组患儿家长对小儿哮喘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发现, 观察组患儿家长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罗新兵等[13]也发现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家长对哮喘的认知水平, 表明在该模式下家属对小儿哮喘相关知识的接受度和认识度更高,有利于改善家属对哮喘患儿的家庭自我管理。 此外,既往研究发现,由于大部分哮喘患儿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以及家属相关知识了解不深, 患儿用药依从性不佳也是哮喘反复发生的主要因素[14]。 本研究发现,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家属可通过群聊随时沟通患儿控制情况和用药效果, 干预后强化健康教育组患儿用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王小梅等[15]也得到类似的结果。 表明强化教育可以指导家属督促患儿及时规律用药, 对控制和预防患儿哮喘的再发起到重要作用。

4 小结

综上所述,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哮喘的控制及预防中效果明显,该模式为患儿家长提供了更加方便、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值得推广成为小儿哮喘院内院外健康教育的新方式。由于受研究条件及能力的限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入组人群仅局限在3~7 岁患儿家长,纳入标准高,样本量较小,对于有自理能力的中青年哮喘患者未进行研究。未来科室准备进一步开发小儿哮喘护理及预防专用APP,同时在小儿哮喘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更多的研究人群,来验证智能手机应用下强化健康教育模式的其他效果。

猜你喜欢

哮喘依从性家属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