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22刘洪恩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流域案例素养

刘洪恩

高中地理知识点冗杂,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引入一些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就属于新型教学模式,指以某个特定典型案例为核心,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引入案例,指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案例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保证教学效果。

一、利用案例教学模式,提出地理问题

高中地理属于多要素融合和多学科交叉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要想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提出地理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逐步导入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时,教师可以引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提问: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是什么?流域早期不合理开发产生了哪些后果?流域综合开发产生了哪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对于其他地区流域开发具有哪些指导意义?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不良影响?通过具体案例提出问题,指引学生逐步分析,不仅可以把地理知识具象化,还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二、利用案例教学模式,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因为地理案例和实际生活存在紧密联系,通过分析地理案例,学生可以学会综合利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对案例进行分析,抓住问题本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模式,并适当地延伸与拓展案例,指引学生创造性地对案例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的见解与看法,制定问题解决方案,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地理素养。例如,在讲解能源资源的开发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入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案例,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带来的积极意义,并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利用案例教学模式,论证地理原理与规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具体、经典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记忆地理原理、规律,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经典案例,证明地理原理与规律,把抽象的地理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教师可以引入关于西北地区的案例,引导学生对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鼓励学生提出荒漠化防治的措施。在该过程中,通过真实经典的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些防治措施,如沙地飞播造林种草、生物固沙等,这些措施对于其他地区荒漠化治理也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四、利用案例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地理属于基础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案例,使学生意识到地理学习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时,教师可以引入亚马孙热带雨林案例,把森林具有较大的生态环境效益、雨林遭受破坏出现生态环境等问题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明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然后,教师可以介绍关于我国东北的情况,引导学生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发北大荒。通过这样的案例,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和地理素养。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意识到案例教学模式的价值和优势,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利用案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地理知识点,提升学生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地理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流域案例素养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