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2021-01-22童敏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合法权益身心教材内容

童敏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尤为重要,不仅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让学生懂得遵纪守法,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由于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够健全,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能够有效地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等。

此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及具体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会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主动参与意识较为淡薄,即便是在听讲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或者不明白的地方,也不会主动地进行提问或探究。长此以往,不仅教师无法准确地将相关的法律知識传授给学生,而且学生也不能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不仅要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还要能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1.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处于愉悦状态时更容易投入学习。因此,教师要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利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亲和力。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大胆说出心中所想。学生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之下,自然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现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交流讨论法、实例教学法、调查法等。还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与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氛围。

有些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较为浅显,更不懂得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学生由于家庭情况较为特殊,或者是学习能力较弱,又或者性格较为内向,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在班级当中也容易被其他同学嘲笑。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因此,教师要能将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效地进行融合,让学生真正懂得尊法、懂法、守法、用法。

3.实现认知行为的有效融合。

教师仅仅依靠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是非常枯燥的,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一名遵纪守法、道德高尚的公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设计的活动要能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能自主地进行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能转化为行为,进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4.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善于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学情,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素养,更要让学生意识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懂得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明白法律就在自己身边。

猜你喜欢

合法权益身心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自流井区:即时调处欠薪案件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青少年合法权益 我们共维护
为游客的合法权益支起保护网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