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2021-01-22李新刚
李新刚
21世纪的主流是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重任落在教师的身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按照多年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经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将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了实处。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來源于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的语言可以是生动的,可以是形象的,也可以是幽默的,这样的语言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可以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围绕课程内容设置问题,鼓励学生就问题进行互动探讨;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理论界正在探讨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正确的观点;等等。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上中的《责任与角色同在》时,笔者让学生当场制作一张表格,让他们把觉得可以做的符合法律和道德的事情,以及不能做的事情填入表格。学生在制作表格时十分认真,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在探讨中对责任是什么、自身要担负哪些责任有了明确认识,纷纷表示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营造民主氛围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的程式化和刻板化现象明显,教师的讲授围绕教材进行,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唯老师、唯书本的倾向十分严重。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一些想法,哪怕有些想法很奇葩,教师也要认真倾听,并适时地从赞许的角度进行正确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当老师。某次,我提出了生活消费要适应国情的课题,鼓励学生报名做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报名的学生不遗余力地准备讲稿,查资料,编教案,列讲课提纲,从报纸杂志中找例证,忙得不亦乐乎。在学生讲课时,笔者还鼓励其他同学多提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讲课结束后,笔者及时进行评价。
三、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很久以来,道法教师关注教法的多,而鲜有关注学法的。新课改转变的是教师的教法——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最后有实际效果的依然是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法。
在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恪守学科发展规律,对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供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做准备。
四、结合生活实际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双基”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这实际上体现的是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作用于实践的真理。实践有助于创新,因此我们对理论的学习要联系时事,联系生活实际。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来,在阐述观点时应当尽量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事例。
例如,在介绍“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教师可向学生讲授鉴别假币的方法等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还充实了法律方面的知识,学到了生活常识和经验。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要带领学生上下求索,积极实践,不懈努力,使学生迸发出无限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