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之学的终极目标
2021-01-22陆军
摘要: 以中学化学教师为例,说明当今教师之学的终极目标对应“为己”而“利他”的“为己之学”“为教而学”和“应教为学”。其中,“为己之学”是完善自我,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使自己趋于成熟、优秀乃至卓越的专业发展层次;“为教而学”是发展学生,切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有关目标和要求;“应教为学”是奉献教育,在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的实践中建构具有个人特色的理论体系,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 教师之学; 完善自我; 发展学生; 奉献教育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1)10-0014-05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论说,主张学习应该是为提升自己,而不应该是为求得虚名[1]。儒家思想是公认的学术资源和认知资源,为此,有学者将“为己之学”的意涵楔入现今教育话语中的为师之道,从为己而成己等方面探寻其启悟新思的价值[2]。范曾先生认为,“画家之所从事是为己之学而非为人之学”,而且“为己之终极目标仍为利他”,让读者从画作中获得“光照”之“温暖”和“甘霖”之“润泽”[3]。据此,当今教师之学的终极目标应该对应“为己”而“利他”的“为己之学”“为教而学”和“应教为学”,表现在完善自我、发展学生和奉献教育等几个方面。
1 为己之学: 完善自我
“为己之学”取自“古之学者为己”。教师“为己之学”就是完善自我,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使自己趋于成熟、优秀乃至卓越的专业发展层次,成为师德、育人、教学等方面的表率、模范和专家。
由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一直寄予很高的期望。像“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形象,既是优秀教师的写照,也是对广大教师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部在1952年3月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暂行规程中,就从教学理念、教学知识与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教师素养提出相应的要求。其中,教学理念方面要“负责各项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行为之指导”以贯彻“全面发展的宗旨”;教学知识方面要“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掌握教材内容……按照一定进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教学能力方面“应根据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分析、批判、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4]。随着新世纪以来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部又于2012年2月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维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做出更为详尽和明确的规定。
在一则“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教学参赛视频中,“课前诊断”环节有一个关于除去粗盐中Ca2+、 SO2-4、 Mg2+三种杂质离子时,加入试剂及其顺序的问题。在实物投影一位学生答案的同时,有下列一段师生对话:
师: 这位同學加入试剂的顺序是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下面有不同意见的交流一下。
生1: 也可以是“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生2: 还可以是“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师: 我看还有其他同学的答案是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谁能说这错在哪儿?
生3: BaCl2是有毒的,它又是可溶性的,所以要把它放在Na2CO3前面,让Na2CO3和BaCl2反应生成BaCO3沉淀,把它除掉。
师: 把有毒的Ba2+离子除去,非常好!下面有不少同学是这个答案,看来我们今天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好了,大家注意一下,3种试剂的顺序一定要保证谁在谁的后面——
生(齐): Na2CO3在BaCl2的后面。
除杂通常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原物质中所含的杂质使其转变为纯净物的过程,同时有“不增”“不减”“不繁”等要求。在除去粗盐中所含的杂质离子时,Na2CO3溶液具有双重功能,一是除去原有的杂质Ca2+离子,二是除去为除尽SO2-4离子而引入的新杂质Ba2+离子,所以Na2CO3溶液要排在BaCl2溶液之后。相对于粗盐的主体成分NaCl而言,Ba2+离子是杂质,不管它是否有毒,按提纯的要求都必须除去。如果除杂以是否有毒为标准,那么粗盐中原有的少量杂质离子都可以不用除去,因为它们相对于Ba2+离子而言,毒性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没有引入Ba2+离子的可能,也没有“把有毒的Ba2+离子除去”的必要。这貌似执教者具有“绿色”理念,其实是曲解了除杂的含义与原则。
就教师专业知识而言,教师专业标准将其划分为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4个领域18个基本要求[5]。其中,学科知识领域的4个基本要求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这里的学科是指“教学科目”,具体内容受相应学段课程标准的限制,体现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第二类是“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这里的学科是“科学领域”层面的学科,是课程专家在考虑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科体系等情况的基础上,从其中选择相关内容编制成相应学段“教学科目”的课程标准,教师拥有“科学领域”层面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可以为正确把握“教学科目”层面的内容提供深厚的背景;第三类是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联系,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科与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联系,全面认识学科知识的价值,以宽广的视野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果教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科目”层面的学科知识都不能正确理解,那么可以想见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有多么的匮乏,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能力等维度的素养状况也是不堪想象。类似的情况还不是个例,在“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视频中,后排坐着6位教师模样的听课者,其中没有一位对“把有毒的Ba2+离子除去”产生疑问,否则就会有人提醒执教者在后期加工时剪除录像中的相关片段。由此可见,目前教师群体中“才不配位”的现象还较为严重,即使是以合格或成熟为目标,“为己之学”也任重道远;如果以优秀或卓越为目标,“为己之学”的道路更为艰辛。
2 为教而学: 发展学生
在现行学校教育的体制下,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是学生。陶行知先生认为,为了教会学生,教师必须设身处地,“以教人者教己”,用教大家的材料先教会自己,他还从学理的角度称之谓“为教而学”[6]。人民教育家于漪指出“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她告诫自己,备课“绝不照搬照抄教学参考资料”,而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7]。所以,教师之学“利他”性的直接体现是“为教而学”,“力求自己真懂”,从而教会学生学习,保障他们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
“为教”必须以“为己”为基础,所以,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从多个维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并且要求教师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等四个方面的引路人。教师应该自觉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首先通过“为己之学”,使自己的专业素养达到或超出专业标准的要求,成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榜样;然后通过“为教而学”,提高教学设计与学科逻辑顺序、学生认知顺序和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的匹配程度,切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引导和促进学生获得相应发展的同时,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有关目标和要求。
在另一则“基于‘价类二维’视角的亚铁盐和铁盐性质探究”教学参赛视频中,新课开始时呈现课时目标环节的实录如下:
投影: 喊出我们的气势: 学好化学,振兴中华!考上大学,报效国家!
生(班长): 起立!
生(全体起立,举起右拳齐声高喊): 学好化学,振兴中华!考上大学,报效国家!
投影: 课标如是说——(具体内容略)。
师: 这节课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发展重点是“能针对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探究问题,提出有依据的假设,选取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学业要求有两个,一是“能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原理预测亚铁盐和铁盐的性质,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二是“能分别根据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科学、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常见问题”。
通过比对不难发现,上述课时目标中的核心素养及其发展重点和学业要求,正如投影显示的“课标如是说”那样,基本直接选自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原句或是对有关句子的组合。其实,课程标准是有关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方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限于篇幅等原因,其中的叙述有些略显笼统。如,“铁及其化合物”包含在“金属及其化合物”中,而没有列出独立的条目;“不同角度”“有关现象”“某些问题”中的角度、现象和问题可以随情境发生变化,而没有涉及具体的物质。这也为教师的“为教而学”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为了教会学生”,教师应该结合学情基础和个人实践积累,对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进行合理分解或具体化,形成相应的课时目标并进行规范表达,而且还应该考虑课时目标给学生呈现的最佳时机。这里暂且先不讨论课堂教学伊始就给出(有些教师是让学生分别读或齐读)课时目标的时机和方式是否恰当,“喊出我們的气势”的做法及誓言是否与学生心理水平匹配,但课时目标的设计一定要注意规范,并体现教师“为教而学”的思维过程。
一般而言,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8]: (1)依据目标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研制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模块目标→主题目标→课时目标”是分解课程目标的常用路径,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经历若干主题或课时持续建构和螺旋上升的过程,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在内的课程目标不宜直接下移到课时目标之中。课程标准中有关主题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处于课时目标的上位并与课时目标相邻,“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才是制定课时目标的直接依据。(2)依据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观测性陈述教学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教学目标已经经历“双基→三维→核心素养”的演变,一度流行的“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陈述教学目标的句式,与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维度相关,其实活动是教学中的持续行为,是达成目标形成素养的渠道。课时目标是课程目标中最下位的具体目标,通常可以借鉴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学生能够或学会+行为动词+名词”的形式进行表述,并且注意选择“可观察”或“可测评”的行为动词,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保障“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
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以及制定教学目标的一般原则,并且基于“价类二维”的视角,“亚铁盐和铁盐性质”的课时目标可以设计成如下4点: (1)能够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预测和验证Fe2+和Fe3+的化学性质;(2)能够根据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现象概括Fe2+和Fe3+的检验方法及其转化关系;(3)能够从补铁剂成分、印刷电路板制作等情境素材中了解Fe2+和Fe3+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能够通过完成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建构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这些课时目标不仅符合“学生能够或学会+行为动词+名词”的句式,而且为了保证“预测和验证”“概括”“了解”“建构”等行为动词的“可观察”和“可测评”,还为行为指明具体的方向,如“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进行“预测和验证”,“通过完成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进行“建构”等等。像这样的课时目标才是教师设身处地“为教而学”的结晶,如果在课时结束时给学生呈现这样的目标,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时学习状况开展自我评价,而且还能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获取相关学科知识的有效路径,实现学科知识向学科思维、学科观念和学科能力的深度转化。
3 应教为学: 奉献教育
“应教为学”是古之为师者的基本功,具体是指教师既讲学授课又著书立说。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应教为学”的典型代表,他“终生都在以诗、书教学,执礼雅言,编六经,著春秋,所讲之学,所著之学,统一为儒学”[9]。在当今教育的体制下,授课内容需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规定,这样教师的“应教为学”就逐渐演化成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就像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那样,将自己的“所学”指向情境教育,扎根实践建构情境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范式,在成为当代著名教育家的同时,用自己的影响力感召和引领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专业发展,并将情境教学“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有关省市的教育文件,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在关于教师领导力的讨论中,有学者认为,教师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包括逐级递进的完善自我、发展学生、引领同伴、参谋行政等几个方面[10]。这样,教师之学“利他”性的又一体现应该是与高层级教师领导力要素相对应的“应教为学”,是在形成个人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研究和著书立说是当今社会教师“应教为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有些教师在有关申报评审时提交的论文刊载在与《教学与研究》《中小学教育》等同名期刊上。仅从杂志的名称上看,这些期刊似与基础教育教师密切相关,而且没有具体学科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其实,《教学与研究》是一本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自创刊以来一直以“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为办刊宗旨[11];《中小学教育》等的办刊宗旨虽是“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帮助”,但该刊是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的文章,而不是原创性的[12]。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杂志名称的“迷惑性”向广大不知情的教师征稿,非法印刷假冒杂志。另外,也有教师提交的论文涉嫌假冒《教育研究》等面向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学术刊物,这些刊物对稿件都有选题范围、正文字数、格式规范等相关要求,而假冒期刊中的文章都以一两个页面为主,内容更是语句不通词不达意。部分教师在不法分子和假冒杂志面前不能幸免,都是因为平时的阅读面狭窄,而功利心又太强,不了解常见刊物的办刊宗旨和服务对象,不知道如何通过与“中国知网”比对等途径判别真伪,最终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其实,研究始终都离不开查阅文献,阅读文献才可能避免重复别人的工作,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新动力,一个不读文献或不懂读文献的人,不可能产出高品质的研究成果,永远无法走到相关课题研究的前沿。
相对于专家学者以发现和揭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未知教育规律为目标的教育科研而言,教师研究属于群众性教育科研,具有个体化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师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探索改善个体教学实践和提高教育教学效能的可能途径和方法。为此,广大教师应该以自己的课堂教学或日常教育活动中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广泛学习,深入思考,不断积累,使自己趋于“应教为学”的境界。同时注意研究视角要逐渐聚焦“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等基本问题,努力探尋这些基本问题的时代答案和自己的答案。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课例研究、观察研究、行动研究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为教与学而研究,对教与学做研究,在教与学中研究”,研究教学中的全部要素,在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同时,注意自身研究成果的互补性和系统性,为形成具有特色的个人理论体系以及产生辐射引领效应奠定坚实的基础[13]。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坚持做好“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等四个方面的统一,这些要求也都适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直接指向教师的“为己之学”“为教而学”和“应教为学”。广大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关注社会”“潜心问道”,不断提升自己“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本领,同时注意学习目标不能是炫耀自己的“为人”,不能冲着国家为“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设置的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而急功近利甚至违背“学术规范”。最近,成尚荣先生提醒广大教师,“一切工作都有目的,但去掉功利心,防控目的性颤抖……一切都在努力中,一切都会自然生长起来”[14]。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时,就将“占有时间、勤奋积累、注重学法”列在首位[15]。如果教师都能将学习目标定位于“为己”而“利他”,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坚持践行“教学即研究”思想,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一定能够到达专业发展的理想彼岸,同时获得教学相长、师生共进以及学校、区域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译注. 论语[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203.
[2]吴全华. 儒家的为己之学与今日的为师之道[J]. 教师发展研究, 2019, (2): 65~75.
[3]范曾. 范曾谈艺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242.
[4]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 中学暂行规程(草案)[S]//《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 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年.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762~76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 (2012-09-13)[2021-05-07].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212/xxgk_145603.html.
[6]陶行知. 以教人者教己[J]. 亚太教育, 2018, (4): 1.
[7]于漪. 奉献——教师的天职[J]. 人民教育, 1992, (4): 37~39.
[8]杨玉琴. “教、学、评一体化”下的目标设计与达成——基于2017版课标附录案例的批判性思考[J]. 化学教学, 2020, (9): 3~9.
[9]王鉴. 论教师专业发展之“教”与“学”及其关系[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6): 104~110.
[10]彭云. 教师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与提升路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23): 27~29.
[11]《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声明[J]. 教学与研究, 2011, (1): 56.
[1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 关于制止冒用《中小学教育》等杂志名义有偿征稿的声明[EB/OL]. (2011-07-22)[2021-05-0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cf93050100tqlr.html.
[13]陆军. 建国初期盐类水解的教学研究及其启示——基于1951~1963年间的16篇期刊文献[J]. 化学教学, 2020, (8): 25~29.
[14]成尚荣. 目的与目的性颤抖[J]. 中小学管理, 2021, (1): 58.
[15]余映潮. 特级教师成功的10句关键话[J]. 吉林教育, 2008, (9):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