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以来《秋天的怀念》教学的进展与问题
2021-01-22汪思卫刘汉波
汪思卫 刘汉波
《秋天的怀念》(以下简称《秋》)是多个版本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虽然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排差异不大,但是不同的教师在执教时会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出不同的处理,最后教学效果的呈现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新课改以来《秋》教学在初中进展如何呢?又存在着哪些问题?笔者收集了10则具有代表性的课例(包括6篇教学设计、4篇课堂实录)[1]~[10],从教材编排、教学目标预设、教学内容選择和教学方法运用四个方面对《秋》的教学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再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教学建议,以探寻更合适的教学思路。
一、各版本教科书编排《秋天的怀念》的特点
《秋天的怀念》目前被收录于人教版、部编版和沪教版语文教材。本文以这三个版本教材为例展开分析,从单元位置、单元组合、单元导语和课后练习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并比较其编排差异。(见表1人教版、部编版、沪教版《秋》编排比较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个版本的教材对《秋》编排的学段基本一样,都选择在七年级。编排特点大致如下:
(1)按相同的主题组合单元。三个版本都是以“亲情”为主题选编课文,但是在选用课文的文体上稍有不同。
(2)单元编排意图不同。人教版提出要“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部编版指向性更加明确,聚焦“作者”的情感。沪教版教材没有单元提示,但从单元主题来看,旨在增进与加强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教学内容呈现较大的差异。从课后练习来看,人教版非常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关键语句的细心揣摩;部编版将其做了三个层次的划分,更看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但趣味性不够;沪教版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但是缺乏对文章细致的研读,习题设计缺乏开放性、灵活性、互动性。
二、《秋天的怀念》阅读教学目标的预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的“阅读”课程目标中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1]通过比较分析,如表2所示,《秋》一文的教学目标大多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文章重点字词,熟悉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生平经历。(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人物形象;了解阅读抒情性语句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认作者的个性化情感,提高学生对伟大母爱的认识。
《秋》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回忆性散文,“散文中回忆的价值就在于它以巨大的真实性展示了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的某个瞬间所持有的生命体验和情绪状态”[12],因此,教师应重视和发掘回忆性散文独有的教学价值。
上述10则课例教学目标的预设基本上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关键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跟随教学过程进行随堂练笔”来赏析母亲的形象以及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这些教学目标能够看出,教师们尊重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中学生阅读提出的要求。
下面对这些课例的教学目标进行简要分析:课例1对课文生字词提出了明确要求,既重视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又尊重了编者在作业系统中的字词积累版块,但课例1将情感类目标仅仅停留在“深刻领会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深厚”,这忽视了作者的个体情感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课例2提出要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技巧,以达到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经验的目的;课例3提出要注意文中的色彩描写对烘托情感的作用,这对训练学生学习如何用色彩进行抒情有很大的帮助;课例6则是比较“我”与“母亲”在面对磨难时的不同态度,以此让学生体会作者深深的愧疚;课例8提出要“挖掘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课例10鲜明提出了要关注“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感受,把握住了回忆性散文的解读关键。
综上可得,上述课例的预设目标主要体现了两点:(一)十分重视技能类的知识,特别是文章的细节描写;(二)情感目标没有很好地达成,对回忆性散文的双重视角关注不够。
三、《秋天的怀念》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13]及其阅读方法。上述课例涉及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见表3):(1)了解作者经历或补充作者其他作品(8个课例);(2)学生自由朗读或教师抽读(9个课例)(;3)教师范读或指导朗读(3个课例)(;4)赏析对母亲的细节描写,体会伟大的母爱(10个课例);(5)理解文中“菊花”的重要作用(4个课例);(6)对“好好儿活”的含义深入探究(6个课例);(7)利用双重视角概念领悟作者不同时空下的感受(3个课例);(8)解析文章标题(3个课例)。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一方面要依据体式,正确地解读课文,同时也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14]
(一)从文本体式方面来看
首先,散文所记叙的是“这一位”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上述课例的教师不约而同地补充史铁生的生平,这非常值得肯定。在部编版课文正文前有一个“预习”版块,编者简单地对史铁生进行了介绍,教师的补充既是对预习的呼应,也补充了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体悟作者情感。
其次,课堂教学不能只教散文的共性特征,还必须教出一篇散文的特质。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那么双重视角下作者的“初感受”与“对感受的再感受”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课例8、10做得比较好,课例8是让学生思考第2、5段分别处于文章的哪个位置,思考这样的写法有何用意,第2、5段恰恰是与作者描写第一次、第二次看花的叙事线并行的情感线,它们交叉在叙述过程中,透过一些用词朴实却内涵丰富的语句来探究背后的深意;课例10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互文印证的方法让学生分清“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情感差异,例如引入《我与地坛》中的话让学生明白作者对母亲怀有深深的忏悔,等等。
但有的老师也存在内容选择的误区,如课例1、7就是过度关注“母亲”的形象,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要知道“母亲”只是作者的一个抒情载体,作者显然不仅仅是要我们了解或赞扬他的母亲。这时候就要从关注“母亲”的人物形象和一味歌颂母爱回到作者叙述“我”与母亲的故事中饱含的复杂情感与对生命的感悟上来。做得较好的是课例5,一是引导学生体验了修饰动词的状语所蕴含的特殊情味;二是将关注点后移到相同状语后的不同动词,发现了表达情味的不同。因此,学生不仅仅感受到了“母亲”的形象,还发现了母亲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二)从学生学情方面来看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15]。浙江的余文君老师在教学《秋》这一课前做了一次学生疑问收集,从收集的问题来看,学生不明白的地方主要有两处:(1)关于“花”;(2)关于“好好儿活”。针对第一个疑问,课例5、7、9、10都探究了结尾写菊花的意义,课例10还引导学生将最后一段与第一段一起比读,学生读出了作者前后态度的差异,发现了看菊花与母亲所说“好好儿活”之间的照应关系。在解析“好好儿活”这个教学点上,课例2、6注意到了将两次“好好儿活”分别理解,这一点在部编版课后“思考探究”中也被编者明确指出来,这可以看出教师在执教时明白了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并能够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
四、《秋天的怀念》教学方法的运用
课堂教学方法一般指的是技术层面或操作层面的具体方法。本文中的10则课例选择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赏析对母亲的细节描写。(2)品读关键句找出作者的状态与情感。如表4所示,就上述两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们选择的教学方法有朗读体验法、讲解法、设疑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练习法。这些方法与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但在对具体学习环节进行设计时,还是有一定的优劣之分。
如课例中“赏析对母亲的细节描写”的讨论中,课例1、3是采用先自读全文,然后去文中寻找描写语句,再谈感受的方法。这种方法容易将课文学习的重点偏离到只谈形象上来,反而容易忽视对作者情感的关注。课例1还采用了课本剧表演法,看似热闹,却无视了《秋》的风格特点。《秋》文所呈现的家庭情况非常极端,作者与母亲的故事令人倍感悲伤,“好好儿活”的叮嘱更是凝重至极,仅凭简单的设身处地就能唤起学生对作品的共鸣吗?相比之下,课例9先是带领学生追问人物行为的原因与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体会人物的不尋常处,接着对比揣摩词语,通过换词删词辅以不断的朗读来体会关键词句,这种层层剖析法更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于“品读关键句找出作者的状态与情感”的问题的设计,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如课例1在课堂最后让学生想象清明节作者会对母亲说什么,这就犯了散文阅读“人我不分”的错误。王荣生教授提到过,“人我不分”即容易用自己的既成经验,去过滤、同化甚至顶替散文中作者的经验,可无论是阅读之前、阅读之中还是阅读之后,我们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16]。而课例3、8、10选择抓住文章前后“我”的变化,让学生对双重视角下“体验主体”与“回忆主体”不同的情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课例4、5、9将切入点放在了标题上,从“秋天”和“怀念”两个词入手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独特的情感,学生发现阅读一篇文章可以从题目入手,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品析词句去了解文章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从而理解全文。
五、对《秋天的怀念》教学进展的反思与讨论
李天秀老师在谈及当前散文教学面临的问题时指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散文学习带有着明显的程式化倾向,很多学生在提及散文时,第一反应仍然停留于‘形散而神不散’的粗浅认识中,对于散文的特色、文本的内核等理解缺失。”[17]由此可以看出,师生关于散文的教和学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本文选择的10则课例充分体现了一线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对《秋》一文的努力和探索,也真实反映了回忆性散文的教学现状。下面将从3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和思考。
(一)散文体式意识不强,教学流于模式化
通过前文对10则课例的梳理,发现多数老师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讲解“母亲”形象上。教师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固然没错,但散文中作者极力倾注情感描写的人物形象并不等同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读人物是为了读出所描写人物背后作者对其蕴含的真情实感。将散文教学等同于小说教学,忽视了散文的特质。
(二)忽视回忆性散文里双重视角的情感表现
在《秋》一文中,“现在的我”是穿插出现在“过去的我”中间的,“过去的我”看不见母亲的痛苦与敏感,“现在的我”才懂得她的坚忍与不易。但上述课例中,有的老师没有注意到文中的两个“我”,而是以时间为线索把课文肢解了,一段一段来讲解。这样教学会让学生没办法体会到作者在回溯那段时光时心中的无限悔恨,母亲说的“好好儿活”对作者的影响也显得不那么有分量。
(三)教学内容与考试要求联系太紧密
教学内容应试化,是当前各种文体教学,乃至各个学科教学都普遍面临的问题。在遇到一篇散文时,有的教师会简单地将其拆分为主题思想、叙事艺术、人物情感等模式化内容,用“本文通过……方法,写了……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这一套路去对待任何一篇散文。学生掌握了这个套路,也许能在考试时快速把握材料的重点与分析的方向,但是却无形中忽视了对文本的品读,对散文韵味的探寻,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丧失审美能力,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自新课改以来,广大的一线教师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对《秋天的怀念》的教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尝试,为后人的教学与研讨提供了参考,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但其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深入反思。
六、《秋天的怀念》教学建议
根据前文所述的教学反思和10则课例的启示,笔者对《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一)重视单元导语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为例,单元导语的前半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本单元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在执教时应该清楚,教学《秋》一文,重点不是文中写的某个人,某件事,而是要带领学生去体味这一篇课文中蕴涵的史铁生的个性化情感。
后半部分的单元导语里强调“反复朗读”“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精彩句段、词语”等,在教学时就应以单元要求为指针,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讲解与朗读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对文中饱含深意的字词句段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二)重视课文编排
以部编版为例,《秋天的怀念》正文前有“预习”,作业系统中又有“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几个版块,教师可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对于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讲解字词是在夯实他们的语言基础,那么“读读写写”部分就可以派上用场;另外,初一的学生能知道这篇课文讲了母爱,讲了作者的愧疚、怀念之情这个知识点,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是种什么样的情感,又该从哪里看出来。所以在讲解课文时就可以利用“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中专门列举出来的重点词句,将教学内容与课后练习关联起来,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
(三)强调品味语言
《秋天的怀念》语言淡而丰腴,只有细心品味才能领会其深意。这篇文章善于运用词语的反复,史铁生用这种手法重现了母亲一个个不眠的夜晚和那一口口涌出的鲜血,反衬了自己曾经的任性。除了反复手法外,还有“竟、又、绝、再也”这些字,看似不经意,实则都是作者经过一番思量才最终下笔的。
将“品味语言”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符合语文课程目标。余树森曾说过:“一篇散文产生美感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语言文字的美,一是思想情趣的美。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18]
(四)注重体悟情感
散文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体悟情感”是散文的主要教学内容。《秋》一文中分析母亲形象、鼓吹母爱伟大并不是主要的,体悟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愧疚,对生命的重新看待才是重中之重。但体悟情感与品味语言是分不开的,正如朱自清曾说过的“文字就是思想”[19]。例如文中词语的反复应用,程度副词的选用,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等,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感。作者正是将他对母亲的愧疚、思念以及告慰溶于笔端。
(五)采用互文印证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为纪念母亲而写,在他的《我与地坛》《合欢树》《故乡的胡同》等作品中,都表达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引入这些互文性文本,能够帮助学生还原出更加丰满的母親形象,也能在这些作品中进一步感受作者所表达出来的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愧疚之情。再者,将教学文本与课外读物连接,可以增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
例如还原母亲的形象。《合欢树》中描写出来的母亲是厉害、爱表现的,是爱侍弄花草、会给自己做“蓝地白花裙子”的爱美女子,将《合欢树》与《秋》一起阅读才能看出,是“我”的病痛对母亲的打击和折磨,才让母亲变了个人。
再如体会“我”在母亲去世后的心灵隐痛。这一点在《秋》中并不是那么明了,此时若是引入《故乡的胡同》中的句子,“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期望还要多”,《有个庙的记忆》中的句子,“(母亲)直到她去世之前还在一趟一趟地往那儿跑,去之前什么都不说,疲惫地回来时再向她愤怒的儿子赔不是”,等等,这些内容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母亲、理解作者,最终理解《秋》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内涵。
基于新课改理念的指导,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散文的文体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抓住文章的语言表达和作者的人生经验,读到细处、读到微处、读到深处,在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过程中体味散文传达出的细腻情感。
注释:
[1]罗有岩:《<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云南教育》,2005年第9期,第21-22页。
[2]谭轶斌:《捕捉、体味言语脉络中深藏的情感——<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现代教学》,2013年第17期,第37页。
[3]夏玉燕:《<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7期,第139-140页。
[4]吴淑敬:《<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初中生世界》,2014年第16期,第61-62页。
[5]徐杰、吴双乔:《<秋天的怀念>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8年第Z1期,54-57页。
[6]李前尚:《<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第Z2期,第46-48页。
[7]刘文华:《感念慈母心低回愧人子——<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之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第17期,第32-34页。
[8]李晓露、叶丽清、李翠平:《<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21期,第68-69页。
[9]迟海鹰、齐雅萍:《<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Z2期,第18-21页。
[10]余映潮:《<秋天的怀念>课堂教学实录》,《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第38-41页。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5页。
[12]贾龙弟、周教明:《“三性合一”:统编教材回忆性散文教学建议》,《读写月报》,2019年第12期,第44页。
[1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6页。
[14][15]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9年第10期,第34页,第34页。
[16]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0页。
[17]李天秀:《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优化对策》,《课外语文》,2020年第27期,第80页。
[18]余树森:《散文创作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3页。
[19]蔡富清编选:《朱自清选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34页。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