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2021-01-22陈雪
摘 要:术语是一门学科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核心要素。近二十年来,中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呈现出理论多样化、视角个性化、方法多元化、范围扩大化以及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层阐释和传播的发展趋势。但从研究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还应进一步提高翻译本体研究的系统性,注重翻译规范和翻译方法的整合性,突破翻译主体的局限性,从而促进我国传统学科对外传播。
关键词:术语翻译;术语学;传统学科;展望
中图分类号:H083;H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1.01.005
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Review, Reflection and Prospect in China//CHEN Xue
Abstract: Terminology is the core and soul of a discipline theory and the core element of diplomatic commun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terms from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in China. Bo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show a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of theories, individualization of perspectives, diversification of methods, enlargement of scope, and deep interpre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aticness of translation ontology research,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translation norms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ranslation subjects, and promote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in China.
Keywords: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terminology;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nslation; prospect
收稿日期:2020-03-01
基金项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十三五”科研规划2019年度科研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术语俄译研究”(YB2019019)阶段性成果
引言
“翻译行业的发展见证了国家的发展,2011年之前,我国的翻译以外译汉即译入为主;自2011年开始逐渐过渡到以汉译外即译出为主。这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开启与推进密切相关”[1]。在我国加强对外国际传播能力和“一带一路”建设以来,我国传统学科典籍、著作和文学文化作品在对外传播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翻译则是这其中的关键环节。“术语的翻译是文化传播中的关键工作”[2]。在这一背景下,汉语术语外译成为我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术语外译是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典籍外译等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许多学者从多理论、多学科、多角度对我国汉语术语外译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和探讨。因此有必要对近二十年来我国术语外译研究的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总结取得的成绩、反思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术语是一门学科的核心关键词,是知识的节点。一个学科的全部术语应能表达和体现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网络。术语表达和使用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专业知识交流和学科的传播与发展。本文所指的传统学科是指负载我国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的包括语言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在内的相关学科知识体系。
本研究选取2019—2020年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内语言学及扩展版期刊中外语类期刊①作为语料来源,剔除较少涉及本研究内容的期刊后剩下23种期刊,采用高级检索方式,设定文献来源为上述各期刊名,分别以术语翻译、外译、文化对外传播为关键词,检索了2000—2019年发表的论文,在检索结果中剔除术语外译汉文章及其他不相关论文后,共获得论文170篇。我们以这些论文为依据,从研究维度、研究方法、问题取向三个方面对检索结果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探讨术语外译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 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的焦点问题
中国翻译史上的翻译实践活动最早是以外译汉为主,标志性的三次翻译高潮为:佛经翻译、明清时期的科技翻译和近代五四时期的翻译。近年来在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建设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政策导向下产生的中国人文学术国际化浪潮,掀起了我国汉语术语大规模外译,随之带来的就是中国传统学科的话语体系建设及翻译规范化研究,这被称为第四次翻译高潮。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統的大国,传统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和外译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而术语翻译是学科对外传播的重中之重。“据1987年的统计,用于翻译全部时间的75%是花在术语翻译上”[3]。中国知网上关于传统学科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典籍翻译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多。笔者以所收集论文为依据,归纳总结目前此类翻译研究所呈现出的几个研究路径。
3.2 注重翻译规范和翻译方法的整合性
当前国家政策导向下的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及其外译当之无愧成为继历史上三大翻译高潮之后的第四次高潮。中国文化译介与传播的课题每年在国家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都有立项。各个学科纷纷开展本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和典籍外译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众多关于翻译标准、规范和原则方法的研究成果。但问题是,因为学科融合和交叉的趋势导致有些术语同时是多个学科体系的概念,这些术语会因为不同的译者依据不同的学科角度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而产生不同的译文,造成一些术语翻译混乱。针对这种现象,作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术语学研究应当注重整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术语学理论来完成术语采集、概念分析、定名和规范化、术语翻译、术语建库和术语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从而探索一般意义上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的理想工作模式。
3.3 突破翻译主体局限性问题
从近二十年的研究来看,译者主体性、译者行为和习惯作为对翻译影响的重要因素进入学界研究的视野。随着术语外译研究的备受关注,目前从事典籍翻译、术语翻译研究及实践工作的主要为三类人:第一类是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他们熟知本学科理论和术语体系及发展历史,但往往缺乏术语学、翻译学等理论积淀,对于术语的定名和规范、术语翻译的要求把握不准。第二类是外语专业的研究人员。这类人员是从事翻译研究的主力军,但其局限性在于对具体学科理论不够熟悉,在外译过程中对术语表达的概念内容及其发展历史的了解有些欠缺,容易纠缠于翻译标准不统一、归化异化之争等具体问题。第三类是外国译者。他们受自身文化影响太深,对我国传统文化、术语内涵理解会有不到位的地方。因此,最可行的方法是打通学科障碍,跨学科通力合作,但这一点往往很难实现。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未来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异域文化中得到准确理解和传播。
注释
① 2019—2020年CSSCI来源期刊索引的语言学核心期刊共24种,除去《古汉语研究》《方言》《民族语文》和《当代修辞学》以及与本研究内容不相符的8种期刊,本研究选取16种期刊作为本研究考察的文献来源,包括《当代语言学》《上海翻译》《外国语》《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语言文字应用》《中国翻译》《中国外语》《中国语文》。再加上扩展版来源期刊语言学相关刊物共7种,本文的文献选取来源共为23种优秀期刊。选取时间段为2000年1月至2019年4月。
参考文献
[1] 屈哨兵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304
[2] 周有光.文化传播和术语翻译[J].外语教学,1992(3):62.
[3] 郑述谱.术语翻译及其对策[J].外语学刊,2012(5):103.
[4] 曾剑平.人文社会科学术语译名的规范化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51-57.
[5] 屈文生.中国法律术语对外翻译面临的问题与成因反思:兼谈近年来我国法律术语译名规范化问题[J].中国翻译,2012(6):68-75.
[6] 胡叶,魏向清.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新探:兼谈术语翻译的系统经济律[J].中国翻译,2014(4):16-20.
[7] 魏向清.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英译看文化术语翻译的实践理性及其有效性原则[J].外语研究,2018(3):66-71.
[8] 刘润泽,魏向清.“中国梦”英译研究再思考:兼论政治术语翻译的概念史研究方法[J].中国外语,2015(6):99-106.
[9] 姜雅明.中央文献词语文化特色的俄译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2016(2):63-67.
[10] 冯志杰.科学发展观英译商榷兼论重大政治理论术语翻译的原则和标准[J].上海翻译,2012(2):70-72.
[11] 卿学民.政治文献重要术语外译的理论逻辑分析:以“人民当家作主”的日译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8(2):8-14.
[12] 屈文生,丁沁晨.裁判类法律术语英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7(6):92-99.
[13] 黄樱. 全球化背景下财经报道的翻译技巧与方法[J].上海翻译,2013(2):34-37.
[14] 戴衛平.语言学同一术语多种译名:成因与对策[J].语言与翻译,2011(2):41-46.
[15] 汪庆华.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选择:以《红楼梦》英译为例[J].外语教学,2015(3):100-104.
[16] 张琳琳.从“青衣”等京剧术语的英译看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上海翻译,2013(4):41-43.
[17] 赵彦春,吕丽荣.国学经典英译的时代要求:基于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韵: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J].外语教学,2016(4):96-99.
[18] 陈海燕.浅析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中的难点[J].中国翻译,2015(5):13-17.
[19] 孙凤兰.识解理论视角下的《黄帝内经》医学术语翻译[J].外语学刊,2016(3):107-111.
[20] 黄鑫宇,董晓娜.“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数据加工标准研制[J].中国翻译,2019(1):98-103.
[21] 苗菊,宁海霖.翻译技术的知识体系化演进:以双语术语知识库建设与应用为例[J].中国翻译,2016(6):60-64.
[22] 阳琼.翻译技术产业新动向:术语库商品化[J].上海翻译,2018(6):26-29.
[23] 王汐.实例化、实现化与个体化三维翻译视角:以《道德经》英译为个案[J].外语教学,2018(2):86-90.
[24] 张西平.傳教士汉学家的中国经典外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5(1):29-34.
[25] 魏向清.论大众翻译时代译者的术语意识与素养:从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评语中的术语翻译谈起[J].外语学刊,2016(1):150-153.
[26] 仇蓓玲.论术语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运作模式[J].外语教学,2015(5):110.
[27] 袁宜平.科技术语译名的接受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4):83-86.
[28] 陈小慰.文化外译受众意识的样本分析:以《中国文化读本》英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5(4):76-82.
[29] 陈梅,文军.中国典籍英译国外阅读市场研究及启示:亚马逊(Amazon)图书网上中国典籍英译本的调查[J].外语教学,2011(4):96-100.
[30] 田传茂.基于网上数据库定量定性分析的术语翻译[J].上海翻译,2010(1):50-53.
[31] 胡开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术语英译在英美印等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以“一带一路”英译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8(2):43-50.
[32] 李广伟,戈玲玲.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论语》中本源概念英译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2018(1):87-90.
[33] 傅恒.银行业务名称汉英翻译规范化探析[J].中国翻译,2013(3):110-114.
作者简介:
陈雪(1980—),女,博士。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编辑。长期从事认知语言学和术语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术语学理论与实践、传统文化术语外译及外来术语本土化等方面,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主持并参与了国家社科、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黑龙江省社科等各类基金项目13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和厅级奖项6项。通信方式:luckyvsc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