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例儿童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2021-01-22甘云伍晓梅邓燕艺
甘云,伍晓梅,邓燕艺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广西 玉林 537000)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病因不明,可能主要由感染促发,免疫应答及遗传易感性等多因素导致,是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以中、小动脉受累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草莓舌、手足硬肿、指端脱皮等。常见并发症为冠状动脉损害(CAL),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发达国家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 年7 月至2019 年7月于本院住院的63 例不同类型KD 患儿的临床资料,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住院的63例KD患儿,其中男42例,女21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年龄(3.14±1.61)岁;其中<1 岁7 例(11.11%),1~3岁35例(55.55%),>3岁21例(33.33%)。
1.2 诊断标准 ①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标准参考第八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2];②不完全KD诊断标准[3]:发热≥5 d,伴5项主要临床表现的2项或3项,并排除有类似表现的其他疾病;③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4]:发病10 d 内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无论一次或分次注射48 h 后体温仍高于38 ℃,或给药2~7 d 甚至2 周内再次发热,符合至少1项川崎病诊断标准者。
1.3 方法 两组患儿确诊后均静注丙种球蛋白(2 g/kg 持续8~12 h单次输注)、口服阿司匹林[30~50 mg/(kg·d),体温正常3 d后减量,约2周后减至3~5 mg/(kg·d),维持6~8周或至冠脉病变恢复正常]、退热、补液、脏器支持等治疗。
1.4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不同类型川崎病患儿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合并症和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予以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 典型KD 组患儿男28 例,女13 例;不完全型KD 组男14 例,女8 例,两组患儿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 63例患儿均发热5 d以上,典型KD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均高于不完全KD,其中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手足硬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典型KD的发热诊断时间为(6.68±1.59)d,不完全KD 的发热诊断时间(7.27±3.6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患儿的白细胞(WBC)、中性比例、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两组KD 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比较 两组并发症及合并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5 两组治疗和转归比较 63 例患儿均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6 例患儿出现丙球无反应,其中4 例加用丙球1 g/kg,2 例加入甲强龙1 mg/kg,体温均能得到控制,其他给予护肝、退热、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出院时患儿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电解质正常。出院后1、3、6 个月及病后每年随访心脏彩超,冠脉病变逐渐恢复正常,瓣膜病变消失。
表1 两组患儿性别、发病年龄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der and age of onse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2 两组临床表现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n(%)]
表3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s)
表3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s)
?
表4 两组CAL及其他合并症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cal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n(%)]
3 讨论
KD 是一种急性血管炎性出疹性疾病,近10~20 年来K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5],CAL 仍是川崎病最易合并也是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因此,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KD好发于6个月~5岁儿童,张新艳等[6]对725例患儿调查发现,男女比例1.61∶1,平均年龄(2.7±2.3)岁,1~2 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其中85.8%的患儿<5 岁。本研究回顾分析显示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3.14±1.61)岁,其中1~3岁发病率最高,占53.66%,与上述报道相比,男性患儿发生率高,平均年龄偏大,考虑为病例数少有关。典型KD与不完全KD 比较,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发热是KD 最为首发症状,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本研究除发热外,典型KD 其他主要临床表现按照发生率顺序为:口唇改变(95.12%)>球结膜充血(87.80%)>淋巴结肿大(82.93%)>皮疹(75.61%)>硬肿(46.34%)>脱皮(41.46%),不完全KD 的临床表现发生率顺序为:口唇改变(77.27%)>淋巴结肿大(40.91%)=脱皮(40.91%)>球结膜充血(36.36%)>皮疹(31.82%)>硬肿(13.64%)。本研究中,除发热、脱皮外,其他症状,典型KD症状均高于不完全K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脉损害发生率比较(34.15% vs. 2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看出,两种不同类型KD 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仅表现为症状数量不一样[7]。在不完全KD 中,淋巴结肿大和脱皮排在第2 位,提示在不完全KD中的发生率更高。由此可见,发热、淋巴结肿大、肛周脱皮要考虑KD可能。
两组KD 实验室指标中:WBC、中性比例、ESR、CRP 均明显增高,血红蛋白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KD急性期,WBC升高伴中性比例升高,反映急性反应的CRP 和ESR 显著升高较常见,有报道发现[8]ESR>100 mm/h 是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小板升高一般是发病1 周后渐达高峰,伴随着血小板凝集物和免疫复合物的增高,此时,冠脉损害发生率也随之增高。有研究表明,脑钠肽(BNP)在KD 患儿血浆有明显升高,有助于KD 的诊断及预测CAL 发生风险[9]。
研究显示,在心血管方面,心脏损害为川崎病最易发生的合并症,包括CAL(冠脉扩张或狭窄,冠状动脉瘤形成)、心脏瓣膜病变、心包积液等,其中以冠脉扩张最为常见。本研究中未发现冠状动脉瘤形成,出院后随访亦未见有冠状动脉瘤形成。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尽管冠状动脉内径恢复正常,但重塑的冠状动脉仍然存在问题,可能是成年以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因此,仍然需要制定长期的随访计划[10]。除心脏损害外,KD所致肝脏损害并不少见[11],小儿肝脏体积相比成人更大,血流量更丰富,储血功能强,更容易收到缺血、感染、毒物等影响,引起肝脏损伤[12]。林小梅等[13]报道KD所致肝脏损害以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本报告显示KD合并肝脏损害,典型KD占68.29%,不完成KD占63.64%,其中肝脏损害多表现为ALT、AST 升高,ALB 下降,部分伴有TBA及TBIL 升高,与上述报道相符。两组KD 患儿均出现有低钠血症。曾如梦等[14]认为川崎病出现低钠血症患儿更容易出现CAL,低钠血症可能与严重的炎症反应有关。
KD 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Juan 等[15]研究分析其主要临床症状出现及持续时间均不一样,可以集中出现,也可以分散出现,可以早期出现,后期消退,也可以后期才出现,可以一过性存在,也可以持续存在。花旺等[16]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至2014年共1 364例不完全KD患儿,有19.9%患儿在住院过程中逐渐出现并完全达到5~6 个主要临床表现,符合完全KD。本研究收集的63 例川崎病中,也有同样的发病特点。鉴于此,不明原因发热达到或超过5 d,伴有主要临床表现2~3 项,同时伴有WBC、中性比例、PLT、CRP、ESR等明显增高,血钠下降时,尤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肛周指端脱皮,需考虑KD,动态观察,及时行心脏彩超检查,以协助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误诊、漏诊、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