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与操作

2021-01-22张红东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14期
关键词:培训人员过程

张红东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三厂,黑龙江大庆 16371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压力容器在生产领域每年以20%的数量增加,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压力容器的结构日渐复杂、类型多样,在操作过程中有着极高的操作标准和要求,因此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压力容器操作和使用中的关键环节。由于压力容器盛装的气体或液体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操作不当将引发非常严重的事故,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其的安全操作管理,提升其利用价值。

1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重要性

工业生产的工序繁多,不同生产领域所用的压力容器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市场上的压力容器种类越来越多,材料、结构形式、使用工况各有其特殊性。因此,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不仅需要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还需要结合压力容器的种类、选用有效的压力容器管理方法。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部分企业的生产工序比较特殊,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压力容器数量相对较少,企业缺乏对其的安全管理,也并未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其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面临诸多安全隐患。由于是承载着一定压力的密封容器,其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存在安全隐患,处理不及时将会诱发更为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这将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不利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的实现[1]。此外,压力容器有着非常严格的操作环境限制,工作介质种类多,出现泄漏以后有可能引起中毒,再加上整个生产环境复杂的条件(氧化物、易燃物等的存在,真空、加热等工序)都将会干扰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当压力容器损坏、破裂以后,内部介质就会瞬时膨胀,在瞬间释放巨大的能量、形成非常大的冲击波,引起严重事故。因此,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和操作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2 压力容器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2.1 操作失误

一些压力容器的安全事故是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例如:有关人员在压力容器的操作过程中,并未严格遵守操作工序顺序的要求、工艺顺序错误;使用压力容器时开错了相关的阀门;投料过程中未严格控制投料速度,投料速度过快或加料不均匀等。

2.2 违章作业

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违章作业同样会引起安全事故。违章作业增大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风险的具体表现在:在前期未对操作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岗位规范,操作人员并没有掌握全部的操作要点;使用时直接利用可燃气体开展试压和试漏工作;空气在进入压力容器以后,形成了爆炸性化合物;压力容器在使用时存在超压、超温的不正常运行情况[2]。

2.3 维护、维修不到位

由于压力容器在长期使用时可能会面临设备消耗、损坏的情况,日常的维护与维修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有关人员及时识别出压力容器的潜在隐患。事实上,很多生产企业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并未严格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与维修工作,例如:仪器仪表失灵情况并未及时得到修复和处理,指示数据的偏差;缺乏对安全装置的维修处理,安全动作失误或失灵。

3 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和操作

3.1 压力容器设计选型和采购

为实现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相关企业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压力容器的设计选型与采购工作。压力容器种类非常多,各种压力容器都存在使用条件的特殊性,只有结合自身的工艺流程和需求来进行压力容器的设计与选择,才能使压力容器与实际需求相一致,最大限度地避免压力容器选用不当所造成的安全事故[3]。在压力容器的设计选型中,企业需要与资质强、经验丰富的压力容器设计、生产厂家合作,保障压力容器的整体设计和制作能够满足现实的需求,且符合低碳环保性。

3.2 制定安全可靠的操作规程

生产企业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要提升其安全管理和操作水平,就需要结合压力容器的具体特征和操作标准,来制定更为安全、可靠且可行的操作规程,通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和约束操作人员的行为,避免由于违章操作、操作失误所引起的压力容器故障。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如果相关人员仅仅凭借操作经验将会诱发安全事故。比如,在一次加氢反应器维修事故案例中,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根据操作规程对设备内部的氢气实现完全置换,在置换未完全的情况下直接焊接设备管口,出现了闪爆事故[4]。因此,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制定时,要严格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压力容器的工艺条件和技术参数,来保障安全操作规程的科学性,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这一操作规范来使用压力容器。

3.3 完善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和操作过程中,如果要降低压力容器使用中的安全风险,就需要不断完善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利用该制度来指导实际的安全管理与操作,使得企业各个部门、人员都可以按照这些制度来做好自身的工作。安全管理制度中需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技术档案管理制。企业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制建立以后,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做好压力容器相关文件和资料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根据压力容器的操作使用规范,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压力容器的各种技术档案管理,可以为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和使用提供有效的依据。

(2)监督机制。在安全管理制度中,要包含完善的监督制度,通过专业监督机构的设置,由该机构来负责对压力容器使用全过程的监督,通过这种全过程、动态化的监督来及时识别出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全面掌握压力容器的运行状态、使用情况,一旦在监督中发现了问题就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当然,在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中,还需要执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保障交接工作的全面性。

3.4 严格按规实施定检

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设备,定期检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性。因此,相关企业在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方面,需严格根据相应的规定来对压力容器开展定检。日常工作中,专业管理部门与人员需结合压力容器的定检情况,建立风险检验台账,由于存在不同的压力类型,在安全管理和操作工作中,要将各种压力容器加以分类,实施分级管理[5]。另外,相关人员还需要结合压力容器的具体使用要求来开展详细的缺陷风险分析,找到实际工况条件下连续性和检验性难以达到协调的平衡点,最大限度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检验,通过安全检验工作的陆续渗透来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在实际的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中,同样需要开展严格的分级管理,主要是针对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对于高风险内容要重点管理。对于性能较差、年限较长的压力设备,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逐步建立完善的隐患台账,最好能缩短压力容器的检定周期。

3.5 加强对管理、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

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和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安全事故是由于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因此,通过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样可以帮助实现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目标。由于压力容器的安装、使用和检验工作具有极高的专业性,需要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非常高,只有这样才能在压力容器的安装、使用和检定工作中,利用自身的专业素质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并严格遵循各个环节的操作标准与要求[6]。企业在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和操作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定期的集中培训来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例如,在管理人员的培训方面,重点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先进管理理念、方式的培养方面,还需要做好对压力容器操作、使用等基本规程的培训,只有管理人员充分了解了压力容器的全部使用规程,才可以切实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培训方面,要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在压力容器的设备使用之前,组织集中化培训,使操作人员全面了解压力容器的使用规范、技术流程和标准,并在培训结束后开展全面考核,检验培训成果,只有通过考核的操作人员方可上岗。

4 结束语

作为生产领域广泛使用的设备,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为避免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企业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对其加以安全管理和操作,提升使用安全性。

猜你喜欢

培训人员过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