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超声造影对诊断小儿消化道疾病的应用价值

2021-01-22李育婵彭彩霞邓颖华蒋双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符合率消化道胃肠

李育婵,彭彩霞,邓颖华,蒋双兰,余 凤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 广东 东莞 523000)

消化道疾病的好发人群分布较广,而儿童由于胃容量较小、生长需求较大,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极高。该病症若不及时诊断,延误治疗,将会影响到患儿的生长发育[1]。临床主要诊断方法为临床小儿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及肠套叠灌肠复位,以往胃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诊断,对于自控力较差的患儿来说,接受程度不高。而胃肠超声造影能够清晰显示胃肠道图像,增强病理变化的显示效果,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胃肠道疾病诊断。本研究将对胃肠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小儿消化道疾病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消化道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临床小儿外科手术及胃肠超声造影诊断,将胃肠超声造影诊断结果设置为观察组,临床小儿外科手术及肠套叠灌肠复位结果设置为对照组。患儿资料如下:男26例、女22例,年龄2~12岁,平均(8.43±1.27)岁;病程1~84d,平均病程(34.76±4.52)d。肠息肉8例,梅克尔憩室10例,肠套叠23例,肠重复畸形6例,胃扭转1例 。

诊断标准:符合《小儿消化系统疾病》[2]中各小儿消化系统的诊断标准: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临床症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阵发性疼痛等基本特征,部分患儿会伴随全身症状,如身体消瘦、便血、发热等特征。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上述消化道疾病诊断标准;(2)符合胃肠超声造影、临床小儿外科手术的适应证;(3)患儿直系家属及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积极配合相关影像学检查。

排除标准:(1)对胃肠超声造影存在禁忌症者;(2)合并胃扩张、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相关疾病;(3)排除食物中毒、感冒等因素引起的消化道不适者;(4)患儿家属依从性差。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临床小儿外科手术及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超声造影操作如下:禁食禁水空腹8h以上,次日清晨空腹检查前服用胃肠助显剂(10ml B超快速显像液加水混匀,2~5岁患儿为200~300ml,5~12岁患儿为300~500ml)。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PHILIPS-7C;PHILIPS-EPIQ5;PHILIPS-affiniti50;GEVoluson E8等)进行检查,依据检查顺序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引导患儿取仰卧、左侧卧、右侧卧位;将探头位置分别调整为斜置剑突左季肋缘(左后方旋转、垂直扫查)、斜置左肋弓下(左后方倾斜扫查)、左上腹部(纵向移动、横向移动扫查)、横置上腹部(由上向下移动连续扫查)、斜置右上腹(向左上倾斜、垂直连续移动扫查);观察胃部组织的层次结构、形态、厚度、病理变化等情况。

结肠超声造影操作如下:结肠超声造影检查前一晚清淡或流质饮食,晚餐后不再进食,于次日检查前3~4h混合2包和爽于温水中,2~12岁间一般500~1000ml,如果量不够就适当添加温生理盐水补充。分2-4次喝完,待半小时后开始腹泻,直至拉到清水为止。经肛门灌入显影剂,从左下象限开始依次扫查近端直肠:检查顺序: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结肠脾曲-横结肠-结肠肝曲-升结肠-盲肠-回盲瓣-回肠末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胃肠超声造影、临床外科手术及超声灌肠复位术)的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及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消化道疾病检出率结果对比

观察组的检出率为97.92%,与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消化道疾病检出率结果对比情况[n(%)]

2.2 两组患儿消化道疾病检查符合率对比

观察组的肠套叠消化道疾病符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消化道疾病符合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消化道疾病检查符合率对比[n(%)]

3 讨论

儿童生长发育期胃容里小、胃液分泌功能弱,抵抗力差等因素导致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极高[3]。随着发病率的增加,临床对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要求也在提高,长久以来,临床诊断依据主要为外科手术检查,能够反馈病理改变,具有理想的诊断效能,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该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患儿的消化道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操作不当容易引发并发症;在检查过程中多数患儿会出现不适感,耐受性差,产生恐惧心理,导致配合度不高[4]。因此有必要选择更加安全、无痛、精准度高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及效率。本研究显示应用胃肠道超声造影,无创、安全性高、诊断准确性高。

胃肠道超声造影是口服造影剂促使胃肠腔内部充盈,完全排除胃肠道气体干扰,改善胃部超声环境,扩大超声扫查范围,利用超声诊断仪对胃壁、胃底等部位进行交替扫描,充分显示胃部组织结构,判断病灶部位位置、大小及性质[5]。该检查方法无痛、安全、无交叉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小儿接受程度较高,能够提高患儿的配合度与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检出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可能是由于应用造影剂清晰显示胃肠道的病理变化,提高胃肠壁与病理变化的对比度及清晰度,充盈法可以排除消化道气体及内容物的影响,提高准确率。观察组的肠套叠消化道疾病符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消化道疾病符合率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误诊一例,其中误诊原因经研究者分析可能为①病变组织区域较小,检查时发现较困难;②病变组织黏膜处出现小病变,包括出血、表浅糜烂等病理改变,对黏稠的胃肠超声造影剂造成覆盖,导致检查困难。

综上所述,通胃肠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小儿消化道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消化道气体,清晰显示胃壁结构,提高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符合率消化道胃肠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