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镜检查与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01-22张新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胃壁造影剂胃镜

张新华

(甘肃省人民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胃十二指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时容易受到气体与内容物干扰,超声图像常不能清楚的显示病变区域,既延迟了疾病诊断,也会影响医院的整体治疗,也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1-2]。以往胃十二指肠疾病多通过X线钡餐造影检查确诊,而多数患者因惧怕不愿接受检查[3-4]。目前随着影像技术与医疗技术的发展,超声造影检查效果较为明显,具有安全、简捷、无创的特点,使得患者接受度较高[5]。因此本文分析了胃镜检查与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价值,以为胃十二指肠疾病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十二指肠疾病。100例患者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1~66岁,平均(40.89±6.57)岁,病程范围为0.5~5年,平均(1.45±0.31)年,疾病类型:胃溃疡者10例、浅表性胃炎者70例、十二指肠炎者9例、十二指肠溃疡者8例、胃癌者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D7型)检查,检查前禁水、禁食8h,排除急性胰腺炎、胃扩张和上消化道穿孔等病症,在检查前15min口服500ml的造影剂。检查时,患者取坐位,用探头扫查贲门和食管下段断面,然后把探头放在患者左肋缘下,横切、纵切进行扫查,观察胃壁厚度、病变位置、面积大小和内部回声等情况。之后患者改为左侧卧位,将探头置于剑突下行连续横切、纵切扫查,从食管下段、胃底部、胃体大小弯、前后壁、胃角、胃十二指肠等从上到下检查,记录各部位的检查情况。超声造影后所有患者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疑似病变者行病理检查。

各疾病超声诊断标准,胃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壁或局部胃壁出现水肿,出现低回声增厚,黏膜表面有深浅不一凹陷,有强回声光斑,同时不随造影剂移动、变化;胃炎:超声发现患者的胃壁呈弥散性对称性水肿,厚度增加或变薄,胃壁层次清晰,回声减低,胃蠕动性减弱,胃窦部明显,黏膜层次无紊乱,部分糜烂凹面可见强回声光斑;胃癌:胃壁呈现出层次性破坏,胃壁明显隆起、增厚,有肿块,病灶周围黏膜表面有不规则凹陷,胃蠕动性变差[6]。

1.3 观察指标

分析超声造影与胃镜检查对胃十二指肠病变的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通过超声造影与胃镜检查比较后可以发现,两者对胃溃疡、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和胃癌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超声造影与胃镜检查对胃十二指肠病变的检查结果[n(%)]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阵发性疼痛等,由于消化道生理构造的特殊性,使其很容易受到气体干扰[7],有研究认为胃及十二指肠空腔脏器不适用于超声的检查诊断,超声检查在较长时间内不能实施,从而使得上消化道已成为超声检查的盲区[8]。

胃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20~50岁人群中,临床多采用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多数患者会存在惧怕心理导致检查依从性较低。目前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超声造影剂可通过饮用造影剂来降低干扰,从而清晰、全面的观察患者的腹部器官,而含有纤维素混悬液会产生一致性较高低回声图像,更易出现潴留,也因混悬液表面张力大,易清除管壁上和消化道管腔附着的气体,因此其可用于胃肠疾病的诊断。因此本文分析了胃镜检查与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效果,以为胃十二指肠疾病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提供依据[9]。

本文结果表明,与超声造影及胃镜检查相比,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胃肠道超声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效果较好,可能是由于超声造影具有无创、操作简单、方便经济等优点,口服造影剂后可以立即进行B超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患者乐于接受,可积极配合,提高患者的检查依从性,同时扩大疾病扫查范围,获得更清晰的图像,提高疾病符合率,有利于疾病诊断与治疗[10]。

目前超声在胃炎的诊断中有很大的争议,主要是因为胃炎无特异性表现,使用胃镜检查与超声检查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于部分胃十二指肠患者,在超声诊断特异性低时,可联合胃镜检查来提高疾病诊断率。此外胃肠超声造影检查中可清晰显示胃癌,可对肿瘤组织浸润胃壁层次结构及与周围关系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判断是否有淋巴结浸润现象,而胃镜仅能看到胃粘膜表层,因此胃肠超声造影更适用于胃癌诊断。同时胃肠超声中的造影剂成分主要是山药和薏仁,通过特殊工艺来辅助超声检查,具有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的特点,更易于患者接受,在患者口服后,其可消除气体干扰,待充盈胃腔后会产生有回声的声学界面,与实质性脏器组织类似,从而对胃腔解剖、层次结构进行清晰显示,不会在胃壁、胃腔后方出现混响效应、增强效应、衰减现象等超声伪像,同时其可在胃内停留较长时间,可给检查者留充足时间,以利于观察病灶,从而提高疾病检出。同时本研究发现,胃肠超声造影对胃溃疡、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仍有少量误诊、漏诊,可能与操作者经验不足、患者腹壁肥厚、检查仪器分辨率、检查不够仔细等有关,因此对于胃黏膜红斑、小浅表糜烂等容易被造影剂掩盖,出现漏诊情况,尤其对于浅表胃炎等微小病灶,超声不能像胃镜一样进行实时取材,不能进一步定性[11]。

综上所述,胃镜检查与胃肠超声造影均可用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样本量较少,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因此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胃十二指肠诊断有待加大样本量进行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胃壁造影剂胃镜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胃会被撑大饿小吗?
人到底会不会撑死
空腹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胃真的会被撑大吗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