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分析肺结核与尘肺病DR胸片影像特征和临床价值

2021-01-22何茂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厚壁尘肺病空洞

何茂贤, 陈 伟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 中山 528400)

肺结核、尘肺病是临床较常见的呼吸科疾病是,前者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慢性传染病,侵袭许多脏器,因结核杆菌感染导致,未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气胸、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理健康[1];后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部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GBZ70-2015),未及时治疗引起呼吸衰竭、危及生命。近年来研究表明[2],尘肺病患者病情加重时可能合并有肺结核发生,因两种疾病的症状相似、鉴别难度较高,因此探寻经济、有效的诊断方式,受到临床重视。李军等[3]认为,X线诊断此病能提高疾病确诊率,降低误诊率、漏诊率,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改善预后效果,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分析肺结核与尘肺病实行X线诊断的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20年3月经本地传染病医院确诊的肺结核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及经本地传染病医院确诊的尘肺病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13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0.39±3.18)岁;体质量19~26kg/m2,平均体质量(23.28±5.45)kg/m2;其中继发型伴空洞有25例,血行播散型有1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1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0.45±3.27)岁;体质量18~25kg/m2,平均体质量(23.12±5.35)kg/m2;疾病分期:Ⅰ期有15例;Ⅱ期有14例;Ⅲ期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取痰样本送检、分别确诊为“尘肺病”或“肺结核”;②体征平稳、意识清晰者[4];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③抗病毒治疗者;④其他严重合并症者;⑤认知、精神障碍;⑥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研究对象均接受X线诊断,参考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实行诊断过程,调整摄片条件为120~125kV,2~8mAs,曝光时间不超过0.1s,调整胶片距离为1.8m,设置影像照片的规格为14×17,完成影像报告后,根据患者主诉、痰液检查报告,对影像报告再次查看,综合诊断患者病情。

1.3 观察指标

结节情况:统计两组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及密度均匀的例数,分布/形态特征。

空洞情况:统计两组薄壁空洞、厚壁空洞的例数,测定空洞平均直径,明确是否存在卫星灶。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空洞平均直径)以正负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结节情况、空洞情况)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结节情况比较

观察组结节分布87.50%(35/40)、结节大小90.00%(36/40)及结节密度90.00%(36/40)均匀程度均高于对照组52.50%(21/40)、57.50%(23/40)、72.50%(29/40),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结节情况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空洞情况比较

观察组薄壁空洞数目82.50%(33/40)多于对照组30.00%(12/40),观察组厚壁空洞数目17.50%(7/40)少于对照组70.00%(28/40),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洞平均直径较对照组大、存在卫星灶,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空洞情况比较 [n(%),(±s)]

表2 两组患者空洞情况比较 [n(%),(±s)]

是否存有卫星灶观察组 40 33(82.50)7(17.50) 3.45±1.26 存在对照组 40 12(30.00)28(70.00) 0.58±0.24 不存在χ2/t值 22.4000 14.1515 14.152 -P值 <0.01 <0.01 <0.001组别 例数 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 空洞平均直径(cm)-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5],肺结核、尘肺病在诊断时极易被混淆,前者常有咳嗽、咳痰及咳血等症状表现,病理特征以肺部坏死、空洞为主;后者常有胸闷气短、咳嗽等表现,患者产生不适症状引起肺部组织发生病理改变,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情持续改变、诱导机体免疫力减退,使患者极易受病菌感染并发其他疾病,影响生理、心理健康,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贾广河[6]学者认为,遵守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提示:①观察组结节分布87.50%(35/40)、结节大小90.00%(36/40)及结节密度90.00%(36/40)均匀程度均高于对照组52.50%(21/40)、57.50%(23/40)、72.50%(29/40);②观察组薄壁空洞数目82.50%(33/40)多于对照组30.00%(12/40),观察组厚壁空洞数目17.50%(7/40)少于对照组70.00%(28/40),观察组空洞平均直径较对照组大、存在卫星灶,说明本文与杨志博等[7]文献结果接近,由此可见X线诊断患者获取影像报告后,综合考虑上述特征区分肺结核、尘肺病,两者均可见结节影像,但尘肺病者呈不均匀的结节密度、大小,肺结核者以薄壁空洞为主、伴有卫星灶,尘肺病者以厚壁空洞为主、未伴有卫星灶,空洞直径最小、仅是(0.58±0.24)cm,因此根据结节情况、空洞情况能明确区分疾病,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粉尘接触史等资料,利于做好不同疾病的鉴别、诊断,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性数据,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肺结核、尘肺病患者行X线诊断时,严格把握影像报告特征,提高疾病确诊率,避免发生误诊、漏诊,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具有临床可借鉴性。

猜你喜欢

厚壁尘肺病空洞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组建
应急管理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依托应急总医院组建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
大厚壁对接环焊缝坡口设计及焊接参数分析
一例尘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体会
番茄出现空洞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如何避免想象作文空洞无“精神”
厚壁小径管超声波检测工艺研究
高压容器设计及制造要点概述
空洞的眼神
34家煤矿尘肺病发生状况及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