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给海尔留下什么
2021-01-21蔡宇丹周嘉宝
蔡宇丹 周嘉宝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是张瑞敏的名言。即使他功成身退,对未来的海尔也同样适用。
11月5日,海尔集团发布公告称,在海尔集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上,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辞任董事局主席并受邀担任名誉主席,同时,周云杰当选新一届董事局主席并受聘为首席执行官,梁海山担任公司总裁。
花了37年时间,把海尔从一个负债累累的小厂带领至营收超3000亿元的世界级企业的掌舵人张瑞敏正式“交棒”。
持续变革者
1984年,35岁的张瑞敏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当年厂里的营业额只有348万元,亏空高达147万元。1985年,有用户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存在质量缺陷。张瑞敏随即对库存中的400多台冰箱进行检查,发现76台都有问题。
那个年代一台冰箱要800元,相当于一名普通职工两年的收入。76台,至少要6万多元,价值不菲。有人建议将这些有问题的冰箱低价卖给员工当作福利,但张瑞敏执意要把它们当众全部砸毁。“我要是同意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亲自砸下了第一锤,并且要求产品负责人也像他一样砸毁这些不合格产品。张瑞敏借此想要树立一种观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砸冰箱事件不仅给员工和公众带来了强大的震撼,也及时挽回了公司的声誉,更开启了家电行业除价格战之外,对于质量和服务的新维度竞争。这也是张瑞敏掀起的第一次重大变革。
1988年,海尔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从此,海尔与“质量好”画上了等号。
随后的多年,他带领海尔兼并原红星电器,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在2008年用即需即供零库存战略,帮助海尔度过经济危机。之后,他主导海尔并购日本三洋白电项目,2012年制定海尔“网络化战略”。2015年挑战传统的线性管理模式,去掉中间层,减掉中层1万多人,把大企业打碎,让个体及小微化组织驱动企业发展。2019年,海尔进入“生态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集团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张瑞敏的当机立断,海尔也经历了名牌战略到生态品牌战略6个发展阶段,这让张瑞敏和海尔受到国内外管理界的关注和赞誉。世界一流战略大师加里·哈默曾评价张瑞敏为互联网时代CEO的代表。张瑞敏曾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还获得了“2019福布斯中国终身成就奖”。
缔造创客企业文化
在海尔集团的公告中,回顾了张瑞敏创业以来的职业成就,称是张瑞敏一手“打造了一个全球化的企业,创立了一个世界级的品牌,首创了一个引领的商业模式,缔造了一种创客文化”。
第一个从海尔平台上跑出来的小微雷神科技,是从海尔笔记本业务孵化出来的,如今已成为国内电竞生态领导品牌,2020年入选山东高成长瞪羚企业。
2005年成立的海爾生物,脱胎于海尔集团低温技术研究所。被资本市场全力追捧的海尔生物,8月18日股价创下140元历史新高。这个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低温存储品牌,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的疫苗存储运输中大显身手。
一台工业产品的“低温冰箱”,经过数次裂变,串起了一个生物医疗的物联网生态,一个主业不在医疗领域的企业,把生物医疗板块做成了上市公司。
如果没有张瑞敏力推的这场改革,海尔生物的创始人刘占杰可能就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技术专家、泰山学者,被周围人尊称为“刘博士”。刘占杰的人生在进入海尔集团后被分成了两段:前半段技术攻关,后半段模式创新,用物联网解决方案,开启了一个传统硬件制造商的蝶变。
管理哲学大师
海尔在不断发展壮大,张瑞敏也从未停止过自我探索的步伐。他不仅被许多中国企业家视为楷模,还被称为管理哲学大师,三次入选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榜单,理由是他“创造了独特、创新、进化、融合东西方管理哲学的商业模式”。
张瑞敏是康德的拥趸。他曾表示,互联网时代,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的教诲尤其值得倾听和践行。“康德说,每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和他人当成工具,因为人本身就是目的。员工、消费者、企业领导者、合作伙伴等都是如此。”
受此启发,2005年,张瑞敏首次提出“人单合一”模式,这成为张瑞敏管理哲学的核心。
所谓“人单合一”,是把用户和员工连接在一起,让每个员工成为自己的CEO,并组成直面市场的自组织,通过为用户创造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
这种模式下,每个员工都是拥有现场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的创业者和动态合伙人,海尔内部组织也从以往的科层组织(垂直多层组织架构)被打散为数千个小微创业公司,基于海尔的孵化平台,对这些小微公司提供资金、技术、资源支持,鼓励不断创新。
张瑞敏出席某商业论坛时曾自曝,在这场自上而下的组织变革中,海尔2013年初员工数量是8.6万人,年底减少至7万人,裁员1.6万人,比例为18%,2014年预计再裁掉1万人。这当中包括了大量中层管理者,海尔的营收也因此一度停滞。
可以说,张瑞敏所推行的“人单合一”模式即使放在全球企业史上也绝无仅有,它是一次为解决大公司员工效率低下、远离市场问题的勇敢尝试。这个模式背后所遵循的改革理念,与张瑞敏对道教的理解高度契合。
张瑞敏酷爱读书,据说其每年的图书阅读量超过100本,藏书多到需要分类员打理,其中以哲学类书籍居多。除了康德、老子、德鲁克,海尔价值观的第一条“自以为非”,源自黑格尔的自我否定说,这个肯定用户、否定自己的方法论指引着张瑞敏,也支撑着海尔内部的不断自我颠覆。
眼下,面对快速变化且对海尔这样的传统家电企业略显不利的市场环境,能否寻找到更多增长动力,重回原有市场地位,既是海尔新管理班子需要应对的挑战,也是机遇。“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是张瑞敏的名言。即使他功成身退,对未来的海尔也同样适用。
摘编自界面新闻、《齐鲁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