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焊接专业教学的研究

2021-01-21梁军虎

红豆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学

梁军虎

【摘要】我国政府部门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为各个学校工匠精神培养策略的实施指明了方向。焊接技术在制造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焊接专业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突出的课程,不仅理论与机理复杂程度高,而且对学生的焊接技术实践操作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焊接专业教学的特点,探索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将焊接专业课程教学与工匠精神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应优秀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焊接专业;教学

1、“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也就是众多思想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精神思想,这种精神思想体现出了从业人员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针对产品制造工艺、生产环节等进行的创新和升级,不仅促进了产品生产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而且体现出了工匠精神具有的追求完美的特点。如果站在微观角度分析的话,工匠精神指的是完美的完成相关工作;如果站在宏观角度分析,随着我国逐步从以往的农业大国,发展为制造大国,然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却面临着核心技术与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制造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与世界名牌之间不管是在设备、管理、技术、人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人作为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人的职业精神以及技术水平等都是影响产品生产制造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2、“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焊接专业教学分析

2.1创设符合工匠精神的专业体系建设

高职焊接专业教学在落实工匠精神培养策略时,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好焊接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等调查工作,而且还应在清晰焊接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将焊接专业教育教活动与工匠精神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确保工匠精神培养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高職焊接专业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时,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学生专业特殊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力度。由于不同的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高职焊接专业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求学生在不断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扎实的焊接实践操作技术。其次,基层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对焊接专业学生团队协作、认真负责以及敬业精神等的全面培养,确保工作人员在焊接作业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提高焊接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2.2融合工匠精神渗透到实际过程中

高职焊接专业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根据现有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将工匠精神培养理念逐步融入到焊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通过对学生各个阶段学习能力和重点知识的合理划分,提高工匠精神培养的效果。高职院校在开展焊接专业课程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相关企业共同探讨和分析高职焊接专业发展的趋势,编制有助于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焊接专业教材,提高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效果,要求职业院校的广大师生养成正确的产品细节和品质把控意识,才能真正的做到技术精益求精、态度严谨认真、产品质量优良。学生在学习焊接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激发自身的直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有效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焊接技能稳步提升的目的。将工匠精神贯穿于高职焊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凸显出高职焊接专业课程教学中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才能使工匠精神真正的成为高职焊接专业学生学习以及未来工作的动力,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另外,高职焊接专业教学中,针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要求强调学生注重焊接细节,在每个细节都体现出工匠精神,而且还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参加实践操作的机会,要求焊接专业学生在积极参加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焊接技能和水平。

2.3打造符合工匠精神的双师教师队伍

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证高职焊接专业教学中,工匠精神渗透的关键,作为高职焊接专业课程的教师来说,不仅自身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同时,还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操作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的相关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染和影响学生,才能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工匠精神内涵的前提下,调动学生参与专业实践训练的积极性,确保工匠精神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促进高职焊接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全面提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焊接专业课程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为焊接专业教师搭建参加实践实训活动的平台,通过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岗位经验丰富的焊接专业双师型团队的方式,确保高职焊接专业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落实到实处。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组织学生定期进入企业参加企业的实践实习活动,要求学生在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业操作人员的带领下感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后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在培养焊接专业应用型人才时,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工匠精神培养与焊接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情感等能力培养的力度,不仅有助于高职焊接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效果的有效提升,同时培养出了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焊接专业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农家参谋,2019,17:290.

[2]虞国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焊接专业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2:228-229.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高职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