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优势与策略

2021-01-21孟菲菲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小學数学生活教学应用策略

孟菲菲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逐渐前进,我国小学教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教师们也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创造。其中生活化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来说很有优势。本文笔者将对其教学优势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同行们有所指示。

关键词:生活教学;小學数学;应用策略

前言

小学生的年龄相对于其他义务阶段来说还比较小,他们大多缺乏抽象和逻辑思维,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并不理想。数学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反应差,导致学习效率低。教师教小学数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平时接触的事物,创造一个更加贴近生活的教育环境,放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目前,在以生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教学方法,还要有相应的生活导向的改变,将讲授的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一、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优势

1.对于学生兴趣和课堂参与感都有很大提升

新课改以来,针对小学数学教材的不合理之处也有过一些调整,但这门学科中的公式和运算还是很多,小学生都会感到很枯燥。通过观察这一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会发现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成熟,甚至会对课本中内在的理论知识感到厌倦和抵触。因此,针对小学生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使学生会感觉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形象,数学知识不再是距离学生很遥远的冷冰冰的字和公式,而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对于数学的茫然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

2.促进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在数学课程中,继续以生活为导向的教育,将数学课程的指导性过程与我们生活现实相结合,反映了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被动学习模式,是有效教学的具体实施。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是数学学习的本质属性。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数学学习与数学实践之间架起了有效的桥梁,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载体。比如,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长度、重量、面积的测量问题,加减乘除等,都与小学的数学知识有密切关系。通过生活导向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应怎样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

1.建立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的脉络是数学问题的背景,也是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研究表明,在相同的问题条件下,不同的问题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教师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事物出发,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创造一个更加贴近生活的教育环境,将数学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消除了抽象理论知识与心灵的距离,使数学问题变得平易近人。举例来说,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老师可以提问“刚刚我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了初步认识,那么现在同学们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或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这些形状吗?”将数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能使学生熟悉数学,消除数学呆板的学习。

2.关于生活化教学用语的使用

数学教学体现着教师的教学和艺术教学,教师的教学语言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率。小学的学生以形象的思维方式为主,对抽象的理论数学语言不敏感,学生对数学的恐惧也是如此。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进行语言艺术转换。它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数学语言,提高听课效率。例如,在小学生学习分数时,开始很多学生对于“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很难区分和正确认识。学生可能会对数学中的定义性语句感到困惑,害怕困难的心理导致他们更难学懂。为此,笔者通过实例教学而非定义教学去实际操作将达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可以在讲台上准备一个西瓜,然后告诉同学们“我们今天吃西瓜啦!”相信会是一个很好的热场。然后告诉学生们“老师这里有一个大西瓜,我把西瓜从中间切开,有两份西瓜将被切成一样大小,这样的话其中一份被称为二分之一。”接下来,老师将两份西瓜再平均分成四份,然后让学生观察一下。老师随便拿上一份问学生现在我们可以说成几分之一了呢?”“四分之一!”,同学们都积极地回答道。老师继续操作,把四份西瓜分为八份,继续问道“那么现在呢?我手里这份西瓜是几分之一呢?”同学们的声音更洪亮了“八分之一!”老师对学生进行夸赞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几分之几,“你们都太聪明了!每个人都明白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几分之几吧!”教师拿出西瓜的其中两份,告诉同学们这就是八分之二,拿出其中三分讲明是八分之三,然后拿出其中五份问学生这是几分之几,“八分之五!”全体学生连忙回答。如此一来,将数学问题用生活化的事件转化一下,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难度,将很好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3.生活化数学实践的开展

在教学中,老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展开生活化教学。要使学生在每天的数学实践中学到新鲜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数学练习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实际,让题目贴近生活。例如,在学习统计表相关的知识时,老师要求学生在分组中调查一月到六月期间小区各个家庭的用电消耗量。编制相应的统计表格(见下表),然后回答相应的问题。

(1)哪一户在一月到六月用电量最大,哪一户用电最少?

(2)哪一户七月份电耗最高?

(3)同学们有没有了解一月至六月的电消费趋势?在省电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这种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设置的实践活动会将数学学习和学生生活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学习会更容易,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自然也有很大提高。老师要要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创新教材所包含的数学实践性内容,并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结语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师要让数学培植在生活中广阔的生存土壤里,才能将充足的营养和勃勃生机又反馈到数学教育中。为了使数学实现知识、情感、意图、行为的有机统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多创设生活情境,有效提高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下半月刊),2019,8(7):111.

[2]魁永菊.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刊),2019(6):18.

[3]梁彩娇.对接生活,知识迁移一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2019(18):17.

[4]邴可欣.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8).

[5]录红霞.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6).

猜你喜欢

小學数学生活教学应用策略
从操作式阅读入手,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生本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
如何借助生活教学来增加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尽显初中化学教学无限魅力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