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问”
2021-01-21罗文森
罗文森
摘要:在当下数学教育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认同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学生即使有问题也难有足够的机会在课堂上提出。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学习知识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培养策略
引言
新课标将"问题意识"列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问题意识"与学科思维、学习主动性、探究紧密关联。如何围绕"问题意识"培养开展相关课堂实践,以提升教学效率,锤炼学科思维,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师关注的话题。
一、问题意识的定义
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指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之下,学生能够根据现有的信息、自身认知及经验积累,找出问题并处理问题的一种学习能力。问题意识的养成与数学逻辑发展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一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探索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缺乏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措施,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思想比较活跃、人生阅历少,对外界充满好奇,这些都是教师开展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教学的优势。传统填鸭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和顺序往下学习,学生缺乏自己独立自主的见解,造成的后果是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失去了发现问题和进行质疑的能力[1]。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师的讲解为主,没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只是跟在教师背后亦步亦趋,对教师的讲解深信不疑,這样就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造成问题意识的缺失。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满足现代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三、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预习,创造问题发现机会
以"简易方程"预习教学为例,纵观本章教学,内容多任务重,包含等式含义、方程概念、等式性质、解方程、列方程一步解题、单元归纳整理等内容。例如,教师预习准备环节,除了要求同学预习接下来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外,教师特别布置两个问题供学生预习时思考:(1)π=3.14是等式吗?0,4x>6是方程吗?等式和方程的相同点是什么?(2)含有字母的等式就是方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预习过后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同学们针对上面两个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之后结合教材主动探寻,沉浸在"问题发现"浓厚学习状态之中。
(二)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通过思考的思考能力,培养是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培养。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少,有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预留一些时间,让学生通过课本内容,观察教材中涉及的多边形面积公式有什么共同点。这时,聪明的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多边形公式中总是含有"底边长×多边形的高",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这些图形的面积为什么都能用底边和高来计算,之后在教师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原来这些规则的图形面积之间都是具有一定的联系的。这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借助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教材例题、课后练习,还是课外的一些习题,学生都会有做错的情况出现。针对这些错误资源的有效挖掘,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智慧生成。例如,在"分数的计算"部分有这样一个问题:一根30m长的绳子,做手工截取了它的,还剩下多少米?有的学生在抄题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抄成了:一根30m长的绳子,做手工截取了它的m,还剩下多少米?一个简单的错误衍生出了两道数学问题,一个是等分问题,还有一个是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计算。从两道相似的问题中引导学生对比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的数学解题意识,同时纠正学习中碰到的一些误区,深度剖析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完善思维,防止类似的错误再次出现。
(四)措施问题情境,形成乐于提问
习惯在"认识角"教学内容中,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了哪些物品上面有角?"同学们在想:桌子、大桥、自行车、楼梯等等。老师又问:"大家知道我们的国旗上有没有角的元素?比如五星红旗中的五个星星就是由可爱的角组成的。有一只小熊从国旗下面走,它发现了五角星,他说每个五角星上面有五个角?过了一会儿,小羊也从这里经过,他说每个五角星有十个角?大家想一想,觉得它们两个谁说得对呢?如果你是小熊,你觉得应该有几个角?"同学们被这个故事情境所吸引,而且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纷纷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每个五角星的外面有五个角,我发现他里面还有五个角,所以应该有十个角,同学们都表示赞同这个答案。这时,突然又有一个同学举手表示反对:"我觉得应该有十五个角!因为里面有五个角,它对应的外面就有五角。"同学们面面相觑,他走上讲台画了一个五角星,一一指给同学们看,同学们才恍然大悟。
(五)留给学生自主时间,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自主性
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发动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加理解还不足够,学生还要经过自主练习才能扎实掌握知识。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理清教学思路,按照低年级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来讲课,还要留出空白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自行练习,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自主过程,时时监督,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行指导,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2]。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切入点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想更好地推动学生问题意识发展,教师需要能够立足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参与多元化学习实践,充分调动学生认知兴趣。让学生积极质疑、批判和思考,不要让学生局限于问题的答案。
参考文献:
[1]邓世伦.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教育,2021,21(5):18-18.
[2][1]黄兴辉.敢问,乐问,会问,善问——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20,10(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