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1-01-21段淑芬施媛波
段淑芬 施媛波
摘要:在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已经开办二十余年。现如今,该专业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小学教育专业将面临怎样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对此问题做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趋势
一、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小学教师主要由普通中等师范学校来培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五年制大专层次培养小学教师,后来发展成为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培养模式。1997年,小学教育专业归入普通高等教育行列。1998年,南京晓庄学院开始创办本科小学教育专业。随后,东北师范大学等一批师范类院校获批设立本科小学教育专业。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小学教育专业代码由6040105W(“W”表示目录外专业)变更为040107(门类-学科-专业标识),标志着小学教育专业正式归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内专业。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小学教育信息保持不变。
二、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一)招生院校数量
历经二十余年发展,截至2021年11月,全国已有240多所高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占比2738所普通高校的8.76%。从全国范围来看,十所普通高校中约有一所高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且部分省份小学教育专业开设院校占比较高。以云南省为例,全省59所高校中,有17所院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占比高达28.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二)办学特色
小学教育专业开设之初,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传统的“大文科”和“大理科”,即以语文教育或数学教育为主体,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2005年,湖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按照小学、幼儿园教师全科型、初中教师一专多能型、高中教师专科型的要求,分类型、分层次培养中小学教师。至此,“全科型”小学教育培养理念推介至全国。“全科型小学教师”是指由具备相应资质教师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全科型小学教师”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胜任小学教育教学所需的知识结构,具备胜任小学教育教学所需技能和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1]。通过各院校官网信息查阅发现,绝大多数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院校,仍然以传统的“大文科”和“大理科”人才培养为主,而一小批近年来获批小学教育专业的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定位为“全科型”。
(三)人才需求
完成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年龄和学科结构极不合理,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合格教师严重缺乏;很多偏远农村学校规模很小,有的甚至是“一校一师”,难以胜任多个学科教学任务;教师教育中生源质量下降、师范专业教育弱化、教育实习环节不落实等。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2012年,教育部、中央编办等联合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9号)、201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旨在解决农村小学教师培养和培训问题,并再次提出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要求。
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小学教职工585.26万人,比上年增加12.01万人,增长2.10%;专任教师626.91万人,比上年增加17.72萬人,增长2.91%。2020年,小学教职工596.63万人,比上年增加11.37万人,增长1.94%;专任教师643.42万人,比上年增加16.51万人,增长2.63%。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小学教职工数量和专任教师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年呈现下降趋势。
三、小学教育专业发展趋势
(一)专业优势逐渐凸显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毕业生职业发展。一是课程体系设置。小学教育专业系统地学习学科教学论、师德教育、信息素养、专业素养、教学集中实习、师范技能集中实践等多个模块课程。与非师范类专业相比,在师德素养、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更加扎实。二是毕业生职业发展。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必须“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随着毕业生任教年限的延长,其师德素养、知识能力、改革创新、沟通协作、教学研究等潜能逐步发挥,较好地承担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2]。
(二)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小学教育专业办学质量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加强专业建设和提升办学层次。一是加强专业建设。与其它老牌专业相比,小学教育专业的办学历史仅有二十余年。而小学教育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办才是近年来的事情。因此,部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对小学教育专业熟知度不高。2019年,在“双一流建设”的助力下,一小批办学历史较长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例如,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多所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二是提升办学层次。截止2021年11月,全国有40多所师范类院校招收小学教育专业硕士。随着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一批批优秀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获得用人单位的良好反馈后,小学教育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必将不断提升,硕士学位授予点也将逐步增加。
四、结论与展望
整体来看,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历经二十余载的办学积累。目前,全国有240多所院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40余所院校招收获批硕士授予单位。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不断凸显,专业人才需求较大,办学质量逐步提升。2021年,甘肃省采取“指标到县、倾向招生、签订协议、合格聘用、定向服务”的培养模式,全面启动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招生计划。我们期待,各省份大胆尝试小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偏远地区的教师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宁之,周赞梅.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全科化”培养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06):98-102+115.
[2]邱芳婷,殷世东.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专业发展及其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1,No.375(06):107-114.
作者简介:
段淑芬,1984年12月生,女,白族,云南鹤庆人,昆明理工大学毕业,昆明城市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施媛波,1976年2月,女,汉族,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工程硕士,昆明城市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据库,大数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