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2021-01-21林晓静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

林晓静

摘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题,其也成了一个与特殊群体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很多学校都在积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尝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多种因素影响和作用下,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文章将具体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问题;对策

前言:从整体.上来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且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十分良好。但分析部分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相应的教育活动在开展上也出现了-.些共性问题。新时期,.强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感不断提升,固有问题也需要得到更为及时和有效的解决。鉴于此,探寻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十分必要且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线上家教推文与线下教材相结合,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留守儿童的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家教理念普遍落后,注重物质补偿,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有的忙于工作,疏于教育孩子,亲子感情淡薄,而祖辈家教方法方式也比较落后,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要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首先要帮助家长成长,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宽松民主融洽的家庭氛围。线上家教推文是一种帮助留守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方式。可以运用家校联系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新媒介向留守家长发推文,推文要抓住时间节点,有针对性。比如,刚开学时,可发这样的推文,如《开学后孩子怎样快速进入状态》;考试后,可发推文《家长应如何关注孩子的成绩》;放寒假时,可发推文《寒假孩子该怎样度过》,等等。线上推文要有较强的指导性,还可以引导家长一起互动交流,谈谈自己的经验或教训。但这些家教推文也有明显的不足,知识零碎不成系统,有时甚至相互抵触,缺乏全局观念。线下家教校本教材是有益的补充。线下编写一本系统的指导留守家长家教的教材,帮助家长普及家教知识更新家教理念。编写好教材,分发家长,组织家长自学。我校曾经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家教指南》,内容包括“家教咨询室”“青春期教育”“特殊家庭家教指导”“亲子沟通”“家教误区”“心理导航”“家校沟通”“家教艺术”等章节。教材内容丰富,精选大量典型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点面结合,线上线下融合,显著提高了留守家长的家教水平。

二、线上家長会与线下大走访相结合,合力解决成长难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大多到过年时才回家,要在线下把他们集中起来召开家长会,除非等寒假时召集,可是后疫情时代,学校不能开展大规模聚集活动,面临这样的现实问题,学校可以推陈出新,创新形式,利用微信召开线上家长会。我校举行了线上家长会,把留守家长召集起来讨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长难题。学校召开了线上筹备会,然后组织专项培训,由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对各班班主任进行技术培训,并指导各班召开科任老师线上准备会议,政教处出台指导性文件,各班在指导文件的框架下规划会议议程,班主任负责线上会议的召集和主持工作。各班班主任就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突出问题,如厌学、孤独、网络成瘾、学习习惯差、自制力弱等与家长进行交流,对留守家长进行针对性指导,并请家长语音发言,也可在线上进行文字交流。各班根据本班留守儿童的实际,确定议题组织交流。线上交流促进了家校沟通,使留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有针对性。线下大走访与线上家长会相结合,线上家长会面对的多是留守儿童的共性问题,各个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与个性都不相同,另外,参加线上家长会的基本上是留守儿童的父母,而平时在家监管留守儿童的又多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所以线下大走访十分必要。班主任和授课老师深入留守家庭,了解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成长史、在家表现、祖孙关系、伙伴关系等,针对其突出问题,精准施策,指导祖辈科学施教。班主任还要询问祖辈家教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疑难问题,帮其“号脉”,并给予科学指导。线上家长会与线下大走访相结合,帮助留守儿童父母及其祖父母提高家教水平,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做好无缝衔接,合力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难题。

三、线上心理科普与线下心理讲座相结合,培养阳光心态

利用班班通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科普,让留守儿童学习青春期心理特点、逆反心理形成与疏导以及如何提高交际能力,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增进亲情,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早恋心理如何疏导,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悦纳自我,等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留守儿童学会化解成长烦恼,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可以从源头预防心理疾病。我校心理辅导室还在线下分年级举办心理讲座,就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初一年级会举办新生适应专题讲座,指导留守生调整心态,改进学习方法,养成新习惯,适应新生活,积极交友。初二年级会举办逆反心理疏导、提高自制力,战胜网瘾等专题讲座,指导留守儿童改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学会换位思考,以和解代替对抗,指导留守儿童学会提高自制力的策略,认识到网瘾的危害,掌握战胜网瘾的方法。祖辈精力有限,年老体衰,又容易糊弄,有不少留守儿童趁机玩网络游戏,有的偷钱买手机,有的用压岁钱买手机,有的把手机夹在书里,看祖父母在身边就装作看书,走后就偷着玩游戏。有的甚至趁晚上祖父母睡觉之后再玩,有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有不少留守儿童因为沉溺网游不想上学。初三举办中考冲刺阶段不良心理疏导、考前焦虑心理疏导专题讲座,帮助留守儿童疏导不良心理,冲刺中考,在中考前调整心态,考出满意的成绩。线上心理科普与线下心理讲座相结合,帮助留守儿童塑造阳光心态,及时化解成长困惑。

结语:总之,学校与教师需要给予新时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关注,并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尝试。但值得注意的是,固有的问题在解决上具有一定难度,留守儿童心理上的缺陷在弥补上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情形下,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如此,教师也要定期进行相应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审视、评价与发现,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途径,积累更为丰富的教育经验,从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更好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通华,魏杰,刘平,张胜洪,郑勤妮,何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特质与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02):285-292.

[2]廖传景,韩黎,杨惠琴,张进辅.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贫困与否的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02):21-27.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