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与反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辩
2021-01-21张楠许芳
张楠 许芳
【摘 要】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将学生培养成创业者、企业家作为教育目标,把创业率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指标的现象。在工具理性之风盛行的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偏重于鼓励学生参加实务性操作或参与创新创业竞赛。这种现象导致了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就业难题的工具。创新创业教育的进行必须坚守价值理性,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理念,建立“三位一体”的沟通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创新创业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6-0027-03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创业教育承载着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大任,这是高校在推动创新创业工作中应当坚守的理念。马克斯·韦伯在提出合理性概念时将其分为两种,即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借助外部环境与他人支持的力量来实现个体价值追求;价值理性是对特定行为内在价值的纯粹信仰。工具理性与利益实现紧密连接,而价值理性则认为行为的价值比结果更为重要,两者在价值追求上有本质区别(见表1)。
在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具理性已渐占上风,价值理性逐渐式微。某些学者认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另一些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在短期内培养出初级“企业家”,某些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局限于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实操演练,个别高校甚至将“创业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指标。
二、现状及问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在于有着高度的灵活性和专业协同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才应该是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但是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往往会受到传统教育体制或者工具理性思维的影响,从而在理念或实践上出现一些问题。
(一)目的与手段的混淆
伴随着我国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各种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部分高校在制定创新创业政策的时候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重在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据调查表明,不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都来自就业指导中心或相关行政部门,这是不科学的。学校一旦过分关注就业率或自主创业率的指标统计,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体差异,盲目鼓动在校生创业,则容易背离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
价值理性的本质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通过传授相关知识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使学生顺其自然开始创业。从高校层面来说,提倡学生创新创业不应该是提高学校就业率的方法,高校要做的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
(二)长期与短效的异化
在工具理性的引导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容易陷入某种极端情形,即意图通过短期的创业培训,使学生摇身一变成为“速成式的企业家”。如图1与图2所示,近些年来毕业生人数持续上涨,但是毕业生就业率却在持续走低。为此,许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业。但是学生由于缺乏理性的思考以及长期系统化的创业管理训练,承受风险的能力较低,因此,这些“学生创业公司”往往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存活时间很短,最终伴随他们毕业一哄而散。
(三)功利与实用的争鸣
随着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中对教育内涵的把握尚无定论。在内涵尚未厘清的前提下,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深受功利主义的影响。第一,创新创业教育有“显示度高”“证书多”“收益显现度大”的特点,这恰恰迎合了某些学校的“政绩需要”,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看上去红红火火,实则浮于表面;第二,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实操过分关注,认为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是“软指标”,但是深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无法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剥离的;第三,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浅层化倾向。个别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向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倾斜,这种内涵窄化使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失去了多维度的育人功效;第四,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多以选修课、讲座、比赛等业余性的活动形式展开,其课程设置和内容多是侧重操作和技能层面,忽视了创业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引导;最后,一些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更多的是注重理论教学。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学生被动接受一系列的创业理论知识,却无法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久而久之,他们对创业的兴趣不断消减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会随之衰竭。
三、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无疑给高校和学生带来了许多的不利影响。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历过初期的摸索之后,我们有必要总结其中存在的不足,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尽快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
(一)理念上: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不断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度的完善。根据高校特点整合内外资源,科学设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需要注重践行以下理念:首先,树立“系统培育、个性为先”的思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批判思维的养成,引领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规划;其次,践行“创新为基、深度融合”的理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深度根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使学生从被动选择创业转向自主、自愿选择创业。
建立科学评价制度。要杜绝在设立评价制度时候的功利主义趋向,应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教育效果的最高目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構建应该坚持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动态更新原则;应该科学反映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投入水平,具体可以包含师资投入、经费投入、课程投入、创新创业平台投入四个方面。
完善监督机制。为应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对上级政策“搞变通”的情况,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各流程进行有效监管,保证政策执行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在构建监督机制的时候,要遵从评价主体的全面性特点,评价标准应全面涵盖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并根据形势需要实时更新,同时建立短期评估、长期评估与重点领域评估相结合的机制。
(二)机制上:建立“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建立“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体系融合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辅修教育、学位教育,以学生需求为基石,系统构建符合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适时修改培养方案,在政策上对学生给予鼓励,如学分转换、课程替代、学分激励等。
创新教育方式。通过新媒体技术、网络化环境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方案,开设创新创业MOOC课程;推动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并与专业实验室平台积极融合,通过整合达到资源共享。
围绕“四新”建设,坚持将创新创业与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育人体系相结合,紧密围绕实践育人,不断发掘学生创业潜能,形成教育发动、竞赛催动、培训拉动、实践带动、研究推动、政策促动的“六轮驱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
(三)氛围上:营造积极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创业观念。比如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成功人士为学生举办经商讲座;评选并积极宣传先进创业青年的事迹,分享创新创业成功事例或者经验教训;开设创新创业经验论坛,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增长见识、认清现状。
培植创新创业文化。大学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很重要。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与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专家的创造性指导与学生的主观性思考、不断追求事业成功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把创新创业教育和校园文化有机统一,从而持久且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去及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某些问题,得到多方面的受益。
(四)保障上:建立“三位一体”的沟通机制
政府方面。在协同培养过程中,政府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指导着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出台。目前,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创业贷款优惠措施不够、没有相关的专项立法出台、知识产权和产业转化的扶持力度较弱、创业指导服务较为单一等。政府应增强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充分有效调动各方资源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企业方面。协同创新要求产学研各方主体相互合作。站在企业的角度,其目标就是盈利,但是在协同创新培养的过程中,各方主体都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并且缺乏有效的机制对企业进行激励,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对企业的积极性有所挫伤。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中小型企业由于转型升级慢、市场竞争力弱等原因,反而需要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来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新的专利技术,还能同时培养储备相关的创新人才。
高校方面。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建设师资队伍时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更加多元化、系统化、立体化,同时根据高校自身情况寻求合适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等。
四、结语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创业,还应该回归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和本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培养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产生热烈反响[EB/OL]. [2019-03-11].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3/11/c_1124217286.htm.
[2]陆根书,彭正霞,康卉.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市九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4):104-113.
[3]蒋建军,谭福河.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和谐统一:论高校创业教育的使命[J].浙江学刊,2010(5):196-198.
[4]陈烨,贾文胜,郑永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性反思与模式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70-175.
[5]陳桂香.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分析: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5(1):42-47.
[6]叶刘雨.工具理性弥漫与价值理性回归:基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25(1):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