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蕴
2021-01-21刘玉娟王华华
刘玉娟 王华华
摘 要: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党建质量对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习近平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组织力不强、软弱涣散、政治功能不突出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党的事业“建优筑强”基层战斗堡垒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些论述是习近平党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立场、原则与路径,在指引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全面彰显党的基层代表力、不断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力、持续增强党的基层领导力、有效提高党的基层创新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力;代表性;政治功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1-0024-08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加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加农民幸福指数研究”(18BDJ02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玉娟(1977-),女,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无锡分院-无锡市行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王华华(1984-),男,湖北襄阳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无锡分院-无锡市行政学院主任,副教授,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方向:基层党建理论。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更高的追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1]。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的事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既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也面临着自身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成为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亟待解决的党建命题。破题的关键着眼点在于党的基层组织如何提升各领域各条战线的基层领导力、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以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从而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基层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但学术界却将较多的精力躬耕在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整体性论述上[2],而对于习近平基层党建思想研究的论述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高质量成果。因此,本文在系统梳理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对其现实需求、理论内涵、实践意蕴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动作用。
一、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需求
从政党建设的角度来看,政党是以实现所代表阶级的利益而展开角逐权力或运用权力的组织,而为了履行好其代表性、沟通性、引导性职责,政党不得不塑造自身的政治形象、制定完善的党纪党规、严明自身的组织纪律、强化自身的组织建设、规范党员的言行举止,以此来适应时代变迁的群众需求和社会需求。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及其各级党组织建设,不仅要积极回应时代变迁的群众需求和社会需求,还要善谋引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向,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正是新时代呼唤的应然之举、适时之策、理论之旗。
(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客观需要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有法度”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通过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实施“打虎拍蝇”式高压惩腐防变,匡正党风党纪,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新常态,又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来锤炼党员干部党性,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意识,以构建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领导全党坚持反腐败斗争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使党“自上而下”“左右一个样”“前后一般粗”地推进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不断提升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能力,从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3]65-66。从党的建设实际来看,党的基层组织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其形象好坏直接关系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形象塑造。正因如此,习近平才会高屋建瓴地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并围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既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客观需要,也是顺应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规律的必然之举。
(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基层扎根的必然要求
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中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政党为了代表自己的阶级利益,不得不完善自己的施政纲领和政策,以更高水平的执政能力,吸引广泛的民众支持[4]。中國共产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代表的真实性,它发轫于中国工人阶级,依靠工农联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取政权,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能否在新时代履行好领导职责,关键在于党的全面领导能否在基层有效扎根、实现对基层的有效治理。早在党的四大上我党就将支部明确为党的“基本组织”,1926年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中央执委会二次扩大会议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提出“一切工作归支部”。由此,党的基层组织就逐步成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力量。
新时代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关系着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公安、就业、交通等各方面的民生大事。党对一切民生工作的领导是否得力,关乎着党执政的前途命运和人心向背。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关键在于“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基层基础”[3]66-67。因此,从党的工作实践和党的建设历史来看,习近平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重要论述,既是新时代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基层扎根的必然要求。
(三)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基层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最大政治优势在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最大社会风险是脱离人民群众。习近平认为,保持中国共产党及各级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5]129,密切联系群众最有力的举措就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为民服务解难题,“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基层是群众接触最为广泛的地带和空间,基层能否风清气正关键在于党的基层组织实现高效执政。
不同历史时期,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都有不同的时代任务,而领导这些基层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却有着共同的思想使命、政治使命和组织使命,即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命是时代的最强声音,习近平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重要论述,正是“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基层党建指导之音。概观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可以发现,习近平基层党建理论与新时代基层党建实践之间具有很强的耦合性、因果性,利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实践共振性,建强建优了基层党组织,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越优秀,越能替党在基层执好政,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党在基层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广泛深入地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从而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基层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涵盖了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了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的系统性、全局性、鲜活性、实践性特点。一方面,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成什么样、怎么样建设”的重大命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理论,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推进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发展和社会治理。另一方面,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宝贵经验的重大突破,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稳基层、促改革的新思想、新举措、新探索。从党的建设系统性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整体上的“举旗明方向”建设和局部上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同样重要,而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如何建强建优,关键在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科学把握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
(一)全面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基层代表力
代表力是任何政党存在、发展与延续生命过程中最强的阶级生命力,而缺乏代表力的政党基本上也会丧失政治生存的阶级属性或民众支持。从启蒙时代的“密室政党”“精英政党”到民主时代的“大众政党”“平民政党”,从改革时代的“全民党”“选举党”演化到信息时代的“媒体党”“网络党”,政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转型,始终循着“社会发展的引导者”“国家权力的运作者”“民众利益的代言者”功能而展开,以此来回应民意、顺应时势[7]。正如习近平所言:“当前,世界格局在变,发展格局在变,各个政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8]事实上,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持续推进,世界各国政党也都有塑造“群众型”政党形象的倾向。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9]1,更“应该深入体察民情,把民众需求转化为政党的理念、宗旨、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8],以彰显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和最广泛的代表力。党的基层组织与群众接触时间最长、频次最高、范围最广,是中国共产党彰显代表力的厚实之基。据中组部党内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4万名,基层党组织468.1万个[10],而管好数量庞大的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关键在于思想的引领。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都有着很强的指引作用,能够促使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增强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保持党的基层执政充满生机与活力,有效化解改革开放中的利益分化与分配矛盾,防止基层干部以正义之名行不义之实,修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引发的社会信任裂痕,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从而在夯实党的长期执政基层基础上全面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基层代表力。
(二)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力
党的力量来自于组织,而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和纪律印证。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既不能简单等同于政府行政的执行力,也不能模糊理解为企业管理的内控力,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阶级性、政治性、纪律性在推进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的事业方面的组织体系化合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恰恰凸显了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力的实践特点。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关键在于巩固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地位,通过上级党组织的重视和精准投入,推动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扎实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全面覆盖、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基层党组织焕发出强大的组织力。在习近平看来,“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11]173。从党的組织体系来看,“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而“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都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12]。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一些薄弱后进村、非公有制企业、两新组织、楼宇物业、部分学校等党组织,还存在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由此,“打基础,补短板”,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力,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不可推卸的时代重任。从政党建设的角度来看,严肃党的组织生活、锤炼党员党性、科学设置党组织的结构、创新党组织运作制度都是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方式。以企业党建为例,在提升企业党组织基层组织力方面,习近平强调:“企业党组织‘三会一课要突出党性锻炼”,“要让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11]178又如,在提升农村党组织基层组织力方面,习近平以惩贪治恶来助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要深入开展整治村霸、‘蝇贪、宗族恶势力、基层黑势力等专项斗争,着力解决一些基层政权被干扰侵蚀问题,净化修复农村基层政治生态”[13]15。可见,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丰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力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思想,从而为不断提升党的基层组织组织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持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领导力,主要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科学的决策、民主的落实、管理的有效、行动的示范来增强普通劳动者的支持和认同,激发新时代各个领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拉近党工关系、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从而彰显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权威和领导魅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科研院所等单位领导作用的发挥,关键还在于党的基层组织。而党的基层组织要持续增强在各个领域的领导力,既需要各个基层党组织强化自身“内部性”条件,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敏锐力、决策民主力、群众感召力等,也需要创造上级领导对各基层党组织关心的“外部性”条件,如上级领导给予基层党组织及干部的关怀、帮助、政策口径等。
习近平强调:“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14]4为群众服好务,既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党的基层干部的神圣職责。党的基层干部学习本领强、政治站位高、群众工作做得好、善于化解社会矛盾,更有助于持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领导力[15]。习近平指出,“不能因为出了一些事就把基层干部整体‘污名化了”,“广大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出路窄,要把热情关心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16]74。概言之,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细致地关切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持续增强中国共产党基层领导力的各种因素,从而为持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领导力提供了实践理据。
(四)有效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创新力
回顾过往、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动新中国创造美好明天的基础在于有效提高党的基层创新力。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囊括教育、就业、收入、基本保障、医疗卫生等关系民生问题的各个领域,而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离不开党的基层组织创新力的提升。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主动回应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所提出的新命题,以顺应新时代中国发展潮流、回答新时代基层党建新课题、解决新时代基层党建新难题为己任,全面涵盖有效提高中国共产党基层创新力的思想。习近平认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要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13]13-14。同时,他还强调,我们党“要有新本领、有新境界”,“就是要与时俱进、自我超越,善于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175。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总是循着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总体目标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创新力。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17]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创新。从总目标制定到组织行动,从上层领导到基层运作,从制度体系到系统治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始终是关键一环,干好这一环需要有效提高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力,以基层各领域创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因此,能否有效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力,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适应时代变迁新挑战的质效,而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涵盖着“有效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创新力”的理论内涵,正是应时而为、引领发展的理论关照。
三、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实践意蕴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新实践铸就新功绩。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宣言、理论旗帜与行动纲领,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政权更不容易;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18]。“培元固本”最关键的是建强党的基层组织,既使得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以有力贯彻,也使得党的基层组织可以担当起在各个领域、各条各线的全面领导之职,从而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层基础、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不仅是着眼于学术研究旨趣的产物,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新时代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的时代命题。
(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全面提升组织力,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的“共识性”举措。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蕴含助推基层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的实践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9]65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其主要现实理据在于当前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这些问题既不利于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也不利于党员干部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工具,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如果只是助推基层党组织彰显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的有效方式或路径,而缺乏党的政治功能或代表性彰显,那么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就失去了旗帜方向,从而不利于党的全面领导和代表性政治职责的履行。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指出,“有的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没有解决”,“我们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6]14。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与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同发力,有利于沟通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基层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实践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因此,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从“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的独特视角,有力地推进了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长久发展培元固本。
(二)凸显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性,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本质的属性。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9],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9]77。时代越发展,文明越进步,国家越富强,人民群众越是对党和人民政府有更高的期待,包括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更广泛的民主、更可靠的法治、更普惠的正义、更有力的安全等现实利益诉求,党和人民政府通过自身奋斗有效供给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利益诉求所需的公共服务、公共政策与公共制度,构成了党和人民政府续写自身政治合法性最有力的群眾基础。中国共产党履行好这一代表性的政治职责,关键还在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实践命题。他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6]73。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2014),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推动党的建设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服务提质增效,使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新时代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代表性所决定的时代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核心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所推进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解决了许多关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密切了党的基层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组织力,共同谱写了人民群众认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新实践,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夯实了基层群众基础和政治基础。
(三)强化基层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
新中国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既与党中央坚强有力的权威领导分不开,也与党的各级基层组织的全面领导和有力执行分不开。习近平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20]强化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关键在于各级党的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老师”,从群众实践智慧的学习中提出更完善的政策,并带头模范执行更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从而求真务实地做到以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更好地引领党政军民学各领域的有效发展,增强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正如习近平所言:“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强化党在基层的全面领导,巩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习近平对基层党建从地位作用到功能定位、从目标要求到方法措施、从工作导向到检验标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基层党建如何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抓哪些重点、如何抓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各领域的全面领导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形成了行动依据。因此,强化基层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基层各领域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精准治理,提高党的基层组织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水平,巩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构成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四)坚持制度治党向基层延伸,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运作
坚持制度治党向基层延伸、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运作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又一实践意蕴。他提出:“建立严密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推动服务群众,使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16]71-7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集中出台和修订完善的党规100余部,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构建了党内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中国共产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治党实践“建章立制”。而实践制度治党,关键是坚持制度治党向基层延伸,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运作取得创新性实效。习近平强调,“要处理好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的关系,制度制定很重要,制度执行更重要,要带头学习、遵守、执行党章党规,从基本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22]。
为了落实制度治党向基层延伸,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运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各领域党规的制定与执行。为了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制度化可以在各领域的基层党组织中作表率,习近平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对机关党建乃至其他领域党建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23]。据此,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2019)等党规文本,以促使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基层党组织制度化建设。为了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助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化建设,习近平指出,“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党建责任层层落实落地”[13]19,并由此修订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9)、《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2019)等,各地也都展开了生动实践。同时,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也关涉国有企业、城市社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学校、解放军连队、新兴业态、商圈市场、互联网等其他领域的基层党建,助推了中国共产党对相关领域党建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建设。
(五)保持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整治‘四风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雷霆万钧之力反对腐败,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容易刹住的歪风邪气,克服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24]。作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各级基层党组织所必须贯彻的党性要求。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实践意蕴,自然涵盖着要求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以更好地密切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而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组织力和凝聚力。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情感,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3]62-66。
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身“作风过硬”,只有“作风过硬”才能更好地团结和领导群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事业发展。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打铁必须自身硬”,“作风建设关系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履行好执政使命”,我们“党要领导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些干部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的问题,一些基层党的建设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15]173-174。习近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基层的“‘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我们必须“净化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14]368-369。永葆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学校、社会组织、人民军队等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务必使它们能够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换言之,基层党组织缺乏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则有可能影响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基层根基,因为不正之风离我们党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党越近。“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我们“全党必须认识到,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就会动摇和瓦解”[25]。因此,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也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实践意蕴之一。
结语
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人民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和发展了管党治党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回应了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现实需要和人民期许。总的来看,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党建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思想内容深邃、精辟、丰富,而且富有实践力度,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着重要的“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作用。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党建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水平的高低。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纷繁复杂的格局,新时代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整个中国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正因如此,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迫切需要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引领。唯有此,才能让各条各线的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高密度、高质量地与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职业务工作融合起来,防止党建工作和本职工作“两张皮”式脱节,激发党的基层组织的内生活力,并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多用心、大用力、准用人、严用责、铁用制,凸显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的代表力、组织力、领导力、创新力、凝聚力,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从而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王华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阐释[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5-10.
[2]徐绍红,丁振国,姜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19(3)∶30-36.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王长江.中国共产党执政七十年党建经验再思考[J].党政研究,2019(4)∶5-16.
[5]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G].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
[7]王建华.从代表性到代表力:政党研究的可能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3(9)∶61-67.
[8]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EB/OL].中国政府网,[2017-12-01].http://www.gov.cn/xinwen/2017-12/01/content_5243852.htm.
[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继续发展壮大[J].党建,2020(7)∶5.
[11]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230-231.
[13]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7月3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15]王华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中“制度治党”的政治优势及实践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7(3)∶7-12.
[16]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G]∥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17]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6.
[18]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J].求是,2019(19)∶1-4.
[1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20]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0.
[2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基层强基础纪实[N].人民日报,2017-06-29(01).
[22]习近平.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N].人民日报,2019-07-10(01).
[23]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9(21)∶1-3.
[24]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4.
[2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54.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3.
【责任编辑:张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