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药玻:药玻产业升级最大受益者
2021-01-21周少鹏
周少鹏
市场方面,春季行情是当前券商机构喊得最多的观点。兴业证券总结了2010年-2020年间的春季行情得出四个结论:1)春季行情下消费不缺席,消费风格在过去11年只有迟到,没有缺席。
2)周期风格在衰退初期、复苏期和过热期表现相对占优,如2012年的衰退初期、2016年的复苏前期和2011年的经济过热期。
3)金融环境趋紧、经济下行和资金偏好变化背景下春季行情偏向确定性板块。金融环境趋紧和经济下行(2016年):2016年春季躁动跌宕起伏,前三个月仅食品饮料板块能提供正收益。2016年初经济数据走弱但流动性相对宽裕,一季度市场表现糟糕主要系股灾情绪修复及泡沫消化缓慢所致。金融环境趋紧和资金偏好变化(2017年):在金融监管趋紧与外资流入改变估值生态的背景下,市场核心逻辑为确定性回报的估值提升,投资风格偏向防御属性。
4)金融环境趋紧、流动性充裕和资金偏好上升背景下2018年以来春季行情偏向成长。
本期券商最新报告重点推荐个股一览
兴业证券建议春季行情关注复苏行情的三条主线:中游朱格拉周期看齐,制造高端化,如机械、军工、光伏、新能源车;上游周期原材料涨价,如化工、有色;下游服务业复苏,如演艺酒店、餐饮旅游、航空航运、金融等。此外,从2021年Q2开始,信用风险和反垄断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结构上资金流动出现明显分化,机构投资者青睐的长期赛道,如新能源、消费、硬科技等,有望持续获得确定性溢价。中期来看, 需小心信用风险和反垄断对市场资金面的结构影响。
每期金股:山东药玻
山东药玻(600529)是国内药用玻璃行业龙头,产品有模制瓶、棕色瓶、丁基胶塞、管制瓶等六大系列,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能全套提供药用玻璃瓶的企业。它的成长亮点主要有:1)一致性评价政策加速药用玻璃升级趋势,中硼硅占比提升;2)未来三大主产品逐步高端化,单价更高;3)产能扩张有序,成本优势显著。
中硼硅占比会慢慢提升
药用包装玻璃分为中性硼硅玻璃、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其中中性硼硅玻璃由于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风险小,是国际公认最好的药用包装材料,在发达国家该材料已占玻璃包装市场70%左右的份额,而国内要用玻璃包装市场仍然以低硼硅和钠钙玻璃为主导,中性硼硅玻璃使用量仅占7%-8%。
国内药用玻璃有55%以上用在注射剂领域,国家药监局在2017年和2019年曾两度发文推进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在2019年新版政策中,对包材的表述从“不建议使用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改为“不得低于参比制剂”,由于参比制剂基本均使用中硼硅玻璃,故后续药用玻璃产品升级趋势会越来越明显,逐步由钠钙玻璃与低硼硅玻璃向中硼硅玻璃转型。
国内中硼硅还有高度依赖进口的特点,主要是中硼硅玻璃融化后粘性较高导致气泡难以排除,故生产难度大,就算是国外有这技术的生产商也是屈指可数。国内中硼硅有模制和管制两种工艺,模制用于大规格产品(20ml以上),管制用于小规格产品,其中模制工艺目前仅有山东药玻突破量产并实现进口替代。公司2019年末中硼硅模制瓶产能约2亿只,模制品市占率国内达到8成,未来将充分受益国内药用玻璃产品升级趋势。
中硼硅管制瓶方面,公司也积极投入资本研发,2016年通过定增布局了10条中硼硅管制瓶产线,產能达到3.4亿只,拉管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大幅降低成本(进口2万/吨,国内1万/吨)。
产品高端化 产能持续扩张
从价格来看,公司三大产品模制、管制和预灌装未来会逐步高端化,单价也会走高。一类中硼硅模制和管制瓶单价是普通瓶的5倍,大概可以到5毛钱一个,如果上量公司盈利能力会大幅提升。
预灌封也是公司未来产品高端化的一块,目前预灌封单价至少3元以上。预灌封市场2020年表现特别好,从下半年开始供不应求。性能上看预灌封最适合匹配疫苗,目前国内大概5-6亿的产能,公司和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威高、BD都在积极扩大产能,以应对疫苗高峰来临,如果这块能做起来,公司盈利能力会大幅提升。
从量来看,公司下游客户涵盖石药、齐鲁制药、科伦等国内重点制药企业,服务客户超4000家,其中制药企业3000家。依托客户资源优质稳定,公司在丁基胶塞、棕色瓶、模制品等细分领域均做到国内最大。产能成为影响成长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有产能,有增量。
丁基胶塞产线2019年完成改造,产能扩大至60亿只,2020年受疫情影响,抗生素需求减少,相应瓶塞需求也减少,全年产量预计40多亿只,未来还有约50%的增长空间。
日用品也是公司发展主线之一,国内市占率大概10%-20%,总量约30亿+,主要下游行业包括于保健品和化妆品。公司在四川基地刚有一个棕色瓶产线投产,后面还有空地,会陆续上日用瓶产能。
成本优势显著
一个几毛钱的药瓶,如果没有规模优势很难赚到钱。公司的成本优势还算明显,与另一家龙头公司正川股份相比,成本中制造和人工费用占比较小,主要是受益较高的自动化率和生产效率。成本中占比较高的是原材料和燃料费用,其中原材料占比超过20%和30%,而正川股份大约13%。公司这两年积极开展节能改造项目,投资7亿元用于产能整合,建立大型集中煤制气,并配套废弃处理回收技术,将残余污染物回收做原料,进一步提高成本优势。
得益于规模化优势和产品结构优化,公司营收和业绩近十年逐年上升,2019年收入规模近30亿元,净利润提升至4.58亿元的水平,毛利率近五年震荡走高,高出竞争对手正川股份近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