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
——基于试点调查与系统评价的证据合成
2021-01-21裴圣愚
裴圣愚
[提要]推广好、普及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化新时代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效果,本研究运用循证的理念和方法,将通过试点调查得到的实践型证据和通过系统评价得到的研究型证据进行合成,提炼出突出教育的服务功能、建立教育协作机制、使用移动网络工具开展教学、发挥高校的积极作用、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学习推拉力、优化教育培训的相关环节等七项证据结论,供城市和社区工作者参考使用并加以完善。初步探索建立以试点调查、系统评价和应用反馈为基础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1](P.268)。对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说,一方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不足使他们在流入地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无法更好地改善经济状况,拓展社会网络,实现城市融入。另一方面,工作时间较长、收入偏低、局限于同族交往等问题,反过来又会制约他们更好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按照社会认知方法的观点,语言被视为一种在特定环境中展开社会行动的工具,具有灵活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语言发展被概念化为学习者同学习环境之间渐进的、互动的调适。动态系统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取决于学习者的目标(例如需要获取某些知识)和教师的目标(例如需要完成某些学习任务)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环境模型则认为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跨文化接触与使用者的语言自信相关,而这种自信又与交流意愿及身份认同相联系。[2]Schumann在其影响通用语言习得的社会心理因素理论中提出,流动人口学习语言的愿望取决于本地居民和他们之间的社会互动程度,而这些互动与群际关系、融入策略、社会凝聚力、群体规模、文化相似性和流动时间等有关。所以,成功的语言学习需要两个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整合。[3](P.163-178)前期研究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可以接受新的文化身份。不同民族的认同感与本民族语言熟练度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小到中等正相关,说明两者不是完全相互依赖的。[4]而且当他们对本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都持有积极倾向时,学习的效率最高。[5]但在某些情况下,民族身份也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可能因在流入地遭受到的污名化而抵触或放弃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做好城市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公共服务[6],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7]。然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不是一个简单的“换台”问题,各族群众确实面临着一些学习挑战[8]。当前,为了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全国各地正在深入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培训,迫切需要学术界加强对相关具体做法的分析,为城市工作者建言献策,切实提升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成效。因此,本研究尝试运用循证理念思考这一问题,以传统的田野调查法和新的系统评价法形成相互支撑和补充,通过实践型证据和研究型证据的合成来探索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有效路径(见图1)。
图1 研究假设
循证可以理解为基于证据、以证据为本、知晓证据或遵循证据,而证据一词在这里指代广泛,从隐性知识、个人经验到专业调查,再到实验结果。证据的原始成分是信息,高质量的循证实践依赖于高质量的信息。[9]循证实践一方面要提炼证据,从而形成由确定问题、检索证据、质量评价、数据提取、数据合成、结果应用等部分组成的基本分析框架,并且根据不同的研究设计对偏倚的敏感性和对干预效果的预测能力建立起证据分级①。循证实践另一方面要使这些证据用于实践,因为证据反映什么起作用或什么有效,所以结合已有的最佳证据,我们可以评估正在进行的实践是否能够实现目标或哪些实践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只有把立足于证据的政策实践同立足于政策实践的证据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证据的不断转换完善。循证理念已经在社会工作[10]、经济学[11]等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已经形成循证教育[12]的新兴方向并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进行了初步探索[13]。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循证研究提炼的证据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信息,而不构成决策过程本身。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试点调查
近年来,国家民委持续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建设等工作,在建立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14]对于上述试点工作的成效,国家民委主要采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城市民族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和“互观互检互学”等方式进行总结和推广,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019年8月,笔者先后前往被评为“全国深入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的南宁市以及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的宜昌市,对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和宜昌市西陵区环城北路社区、宜昌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进行调查,通过访谈和参与观察获取两地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的第一手实践型证据。这两个社区是当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地,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培训较早,既有各具特色的创新做法,也有相同相近的经验措施。总体上看,这两个社区的试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
其中,中华中路社区同广西民族大学团委合作建立了“社校联盟”模式,主要依托“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开展工作,民族宗教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参与协调。他们将举办特色活动作为主要形式,发挥书法课、民族节庆、公益课、民族之家、谢大姐暖心屋的载体作用,在教学中融入法律政策、出行安全、音乐舞蹈等主题,实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同普法宣传、技能培训、困难救助、就业帮扶相结合。环城北路社区则在民族宗教部门、三峡大学以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协调支持下,建设成为“湖北省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培训点”并与宜昌其他市级培训点共同构成“双语双向”[15]工作模式,即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水平不足、沟通不易的进城务工人员开展普通话培训,对涉及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行业、窗口单位、基层街道社区开展少数民族实用、常用语培训。环城北路社区以课堂培训为主要形式,融入爱国主义、法律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知识等教学主题,通过开发本土文字教材和听说看电子教材、建立“西陵双语”微信公众号课堂、落实教学规范管理等措施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培训工作。
汪记从最初的个体经营,到如今成为一家集生猪屠宰、鲜肉加工、销售、冷链运输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其发展历程见证了食品行业的变革与升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强到精。这一路走来,历经多少艰辛,又挥洒了多少汗水,只有汪宗星体会最深。
访谈记录1:2019年8月9日,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工作人员X。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居住、经营、入学。我觉得关键就是先服务后管理,学语言、搞文化活动、志愿活动,然后改变一些习惯。我先学了一点少数民族语言,现在教他们普通话。我自己教,写字,唱《国歌》《我和我的祖国》。后来其他单位支持我们帮着他们学政策,然后是广西的大学生来社区,一帮一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原来不愿参加社区的活动,现在主动要求开展活动。
访谈记录2:2019年8月12日,宜昌市环城北路社区,工作人员W、G。
我们在2011年建立了全市首个少数民族服务站。在“双语”学习中对宜昌本地的文化风俗进行介绍和培训,搞一些文化活动以促进大家深入接触,比如去屈原故里什么的。这项工作真的是投入一分,回馈十分,取得了实效。而且我们通过对“双语”课堂的管理,加强沟通,可以主动掌握一些工作信息。
访谈记录3:2019年8月12日,宜昌市民宗委,干部Q、Z。
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我们主要就是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特别是在子女入学、创业就业、社保、文化生活等方面,协调很重要。我们从2015年开始做“双语”培训,先是依托社区,后来依托三峡大学等,还有公安、城管、工商、教育、司法系统的干部也参与了培训。现在的工作中联动越来越多,不仅仅是依靠一家的力量。
尽管两地的工作载体、形式和措施存在一些差异,但在调查中发现,有三项实践型证据受到两个社区和民族宗教部门的共同肯定:一是教育服务理念。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社区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现城市接纳的关键内容。聚焦各族群众在流入地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以服务促管理,可以增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效果;二是协同共育机制。通过政府、高校、社区等多方联动可以弥补单一部门工作力量的不足,保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开展的人财物力,同时为形成全社会“共学”的良好氛围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是融合教学主题。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嵌入租房、创业、上学、看病等具体场景之中,有助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升生产生活技能并解决现实问题;将教育培训同文化交流活动相结合,有助于增加各族居民的接触了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开展。
试点调查能够实现对个案的深度理解,展示具体实践措施如何起作用,然而由此获得的实践型证据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试点调查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无法完全确保证据的信度和效度,两个试点社区的实践是否代表这项工作的整体情况、是否得到相关的研究支撑还存疑。相比较,循证研究中的系统评价可以按照纳入标准广泛收集关于具体问题的研究文献,对偏倚风险和证据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合并分析形成对该问题的系统总结且研究周期短、成本低。运用该方法获取有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研究型证据,能够与实践型证据相辅相成,提升证据结论的总体质量。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系统评价
本次系统评价基于试点调查的结果,以城市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对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为内容,对使用了一定方法的定性、定量和混合研究进行纳入,提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理念、机制、主题、形式、载体、措施以及紧密关联的其他信息。同时排除研究综述、重复文献、针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文献、不涉及教学培训具体环节的文献以及关于南宁、宜昌的研究文献。制定检索式:(流动人口OR农民工)AND语言AND(民族OR族群OR族裔),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国家民委网站、中国民族宗教网。两名研究员背靠背阅读文献题目、摘要和全文进行筛选,并根据CASP②评价清单对证据质量进行评价,最终纳入文献8篇。提取相关信息后,两名研究员使用主题综合法③将其编码诠释为5项综合结果。
综合结果1:教育的宏观影响因素。除学习过程本身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还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和融入过程密切相关,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社会阶层、流入地城市和社区的特征等因素都会对教育效果产生影响;综合结果2:教育的理念和机制。要将教学培训服务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可以通过党建引领、政府购买等多种方式加强相关教育主体的参与合作;综合结果3:教育的形式和主题。教学培训要突出情景式、参与式、趣味性教学,教学安排要灵活,教学主题要明确;综合结果4:教育培训的措施。可以编写专门性的培训教材,发放学习辅助材料。可以使用移动端和网络平台辅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可以将类似的学习者组合编班,分层分类施教;综合结果5:学习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观认知至关重要,教学培训活动应考虑到他们作为学习者所使用的学习策略。
在纳入与筛选过程中发现,相当数量的已有研究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作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一个评价指标加以讨论,只通过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和使用情况来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现实状况,因而这些文献对于怎样提升教育效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进教学培训等问题的探讨不够具体,导致最终纳入的文献数量有限。在质量评价过程中发现,所纳入文献全部发表于近五年,研究地点涵盖东中西部城市,表明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之后,相关研究和实践有所深入。但所纳入文献仍以定性研究为主,表明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开展定量研究、对照研究或实验研究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在资料提取过程中发现,女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所面临的系统性障碍往往更加突出,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偏低、不易获得工作等因素给她们的学习带来更大困难;而且作为母亲,她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又会对子女的语言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女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另外,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语言文字使用能力普遍较弱的刻板印象掩盖了一个现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较弱的个体,其本民族语言文字水平可能较高。因此,需要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语言文字使用能力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产生的影响。在资料综合和信度分级过程中发现,各项综合结果的相关性(原始研究与系统评价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相符程度)较高,一致性(合成结果与相应的原始研究结果的相符程度)较高,但部分综合结果在方法学局限性(原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程度)和数据充分性(与系统评价相关资料的丰富性和数量)上有所不足。借助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工具CERQual④,给予教育的理念和机制、教育的形式和主题、教育培训的措施这三项综合结果为高等级,表示这些证据在不同情境中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给予教育的宏观影响因素、学习者这两项综合结果为中等级,表示这些证据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探讨和分析。
本次系统评价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检索式的制定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其他研究视角,造成了原始研究数据的检索缺失。第二,本次系统评价为了更加明晰研究对象而排除了流动儿童的相关文献,但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也会影响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并且有关流动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幼儿园和学校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进行的,由环境差异带来的偏倚程度较低,证据质量可能更高。后续的研究工作应增补相关内容,进一步细分评价对象,细化评价主题,提升系统评价的质量。
考虑到中西方对“流动人口”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概念的认识差异,本次系统评价没有纳入外文文献。单从语言文字教育所具备的共同性特点[16]看,部分国外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结果对本研究仍有一定的参考性。例如,Persson和Nouri纳入2010年到2017年间发表的54篇文献,对教育形式及层次、研究设计、地点、环境、技术应用、教学实践和学习产出等因素进行了编码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移动技术支持第二语言学习产生了积极的效果。[17]Mahmud则对语言学习的混合教学法进行了Meta分析,共纳入59篇文献。结果表明,将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法在整体上对语言学习有效果,但这种效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它依赖于环境和技术因素如何具体应用。[18]
四、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有效路径的证据合成
(一)互为支撑证据的合成
经比对及转译发现,试点调查和系统评价所得证据主要在教育的理念和机制、教育的形式和主题两方面以及部分教育培训的措施上形成了互证,并且上述实践型和研究型证据都具有较高的质量。合成之后,本研究获得了以下四项证据结论。这些证据源自有差异的城市环境、分析方法和解释框架,说明其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说是目前所获取的最佳证据。
1.突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服务功能。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着眼于他们在流入地城市的未来发展,能够更好地增强学习者的自主性,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效果。例如,社区在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法律援助活动的同时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既能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现实中的实际困难,也能帮助他们增强沟通和交流能力。
2.建立国家语言文字教育的协作机制。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合作的教育机制将有助于改善如何组织学习、谁参与学习、在何处以及如何进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还能使相关参与者从教育产生的积极效应中获益。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场合与工作场合的教育协作,从而让他们获得长期、稳定和全方位的学习机会。因此,民族工作部门应积极牵线搭桥,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住地社区和工作地社区、用人单位、企业、机构、自组织等之间的合作。
3.使用移动和网络工具辅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应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有积极作用,利用网站、论坛、APP等网络平台辅助教学能够提升学习和实践效果。应支持对相关工具和资源的开发,加强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的结合、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结合,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更广的时间和空间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发挥高校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的作用。应鼓励各地民族院校和相关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教学培训,引导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支持高校不断深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互为补充证据的合成
通过比较发现,试点调查和系统评价所得证据主要在教育的宏观影响因素、学习者两方面和部分教育培训的措施上形成了相互补充。合成之后,本研究获得了以下三项证据结论,而这些证据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更深入的研究,以提升信度和效度。
1.进一步增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经济和教育上的发展愿望是最主要的学习推动力。当学习者充分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优势时,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真正影响教育成效。因此,需要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务,不断改善他们的住房、就业和受教育状况,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身边的先进典型为学习榜样,凸显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中的积极作用。
2.进一步增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拉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广泛使用和城市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积极接纳是最主要的学习拉动力。前者是既成的客观事实,因此重点在于增强后者产生的拉力。可以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和社区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尽一切形式增加他们同本地居民之间的接触交流,避免只在封闭的同族环境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3.进一步优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的相关环节。可以根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个体的教育和文化背景,参考其本民族语言文字能力进行教学管理。提升社区和有关部门的双语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宣传教育,寻求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的联系,鼓励父母支持孩子进行早期有针对性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设立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对学习者免除学费。增加教学时间、地点和形式的灵活性,更加关注女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学习需求。广泛吸纳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加入工作队伍,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能力。
结语
实际上,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常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只是教育培训的基础目标,还要将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技能作为进阶目标,以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和社会关系,拓展就业机会,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长远看,更要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积极效应,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城市环境,促进接纳与融入,以增强各民族居民的城市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逐次达成上述目标。
综上,本研究运用循证的理念和方法,初步探索建立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有效路径(见图2)。本研究通过对试点城市的调查获取了相关的实践型证据,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系统评价获取了相关的研究型证据,将这两类证据进行合成,提炼出七项证据结论。上述证据具备一定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城市和社区工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参考使用。下一步应跟踪研究这些证据的应用反馈情况并在实践中获取可能出现的新证据,使证据结论更加完善,最终形成《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指南》,帮助各地更好地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
图2 有效路径的探索
注释:
①一般来说,证据等级由高至低分为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案例控制研究、横断面调查、案例报告等。无论哪种分级方法,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都被认为等级最高,是证据中的“黄金标准”。
②CASP(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是由2个筛选问题与8个详细问题构成的评价工具,包括:1.是否清楚地描述了研究的目的?2.应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是否恰当?3.研究的设计是否适合于解决研究问题?4.研究对象的招募策略是否恰当?5.资料收集方法能否解决研究的问题?6.是否充分考虑了研究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7.是否充分考虑了伦理问题?8.资料分析是否足够严谨?9.是否清楚地描述了研究的结果?10.研究有多大的价值?详见https://casp-uk.net/wp-content/uploads/2018/01/CASP-Qualitative-Checklist-2018.pdf。
③主题综合法是以形成主题而对研究结果进行资料综合的方法,“三级诠释”是确立最终主题的有效方法。受篇幅限制,本文未展示所提取的描述性主题。详见Elaine Barnett-Page and James Thomas. Methods for the Synthesi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2009, No. 9。
④CERQual(Confidence in the Evidence from Review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主要基于方法学局限性、相关性、一致性、数据充分性进行评价,最后对系统评价的每个结果给出信度分级——高、中、低、极低。详见杨克虎,李秀霞,拜争刚.循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M].兰州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