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路径浅析
——以《猪病防治》课程为例

2021-01-21

畜禽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病防治课程内容专业课程

王 景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淮安 223200)

0 引言

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是初中毕业生,在校期间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思政课大多在一、二年级完成,且在全部课程中占比很小,仅仅依赖思政课来引导学生三观的形成是不够的[1]。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接受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对于为我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很有意义。

为此,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开展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一系列校级教改活动和课题研究,以期能在全校范围内实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以畜牧兽医专业的《猪病防治》课程为例,该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涵盖了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4大模块的内容,为避免思政元素的生搬硬套或者刻板说教,需对课程内容加以整合,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去,从而发挥专业课德育育人的作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 《猪病防治》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1.1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非洲猪瘟在全球暴发引起了猪的大面积死亡,猪价的波动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在此过程中科学家们致力于疫苗的研究,同时,政府为了保障猪肉及其制品的供应,稳定猪肉价格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兽医主管部门加强各地疫病防控管理。2020年初,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几个月内有效控制住疫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维护了全国人民的健康,为全国人民日常生活工作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环境。

1.2 提高职业素养

《猪病防治》课程中的疾病防治内容与猪场兽医工作内容相似,饲料管理不当等因素引起的中毒病与饲料检验员工作内容相似,可借此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解答学生的职业困惑。猪场工作环境有其特殊要求,可在讲解防治措施内容时介绍猪场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教育学生要遵守猪场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

1.3 培养遵纪守法意识

在讲解疾病诊治内容时,展示农业部明确规定的禁用兽药目录以及国家关于兽药停药期的相关规定,选择常见的药物讲解其作用原理,告知学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对动物和人造成的危害。有学者对吉林省6个城市的市售猪肉和猪肝进行相关药物残留进行检测,结果标明猪肉样品的食用对居民健康有较低影响,但仍需要加强管理和预防[2]。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强化遵纪守法的意识。

1.4 培养不畏艰苦的精神

猪场多处于远离城市的地方,周边配套设施简陋,且猪场有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规定,猪场的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进出,外源性食品也不能进入内场。此外,在猪场中生活比较单调,娱乐设施简单。而学生大多生长在交通便利生活便捷的城市或城镇,如果突然进入猪场工作会有很强的不适,因此,可在猪病防治课程中融入不畏艰苦精神的思政元素。

2 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的策略

《猪病防治》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并且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在教学中,可以将课程分为理论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3个类型,并在每一类型教学中都找到思政元素融入的切入点,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课程的隐性德育作用[3]。

2.1 思政元素融入理论知识点教学

将课程内容进行进行整合和划分,可分为绪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4个部分,如表1所示。

表1 《猪病防治》课程内容的整合和划分

2.2 思政元素融入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

一般讲解过3~4个疾病的理论知识后会给出1个案例,学生需要从给出的案例中找到该病的流行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初步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做出初步诊断;同时还要求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从兽医技术员、猪场负责人和兽医站工作人员3个角度对猪场发生传染病时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逐渐形成职业思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树立高尚的伦理道德。让学生为新建猪场制定免疫程序时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当地当时的流行病流行情况、疫苗的类别以及疫苗使用时对猪场的影响,学生需要了解免疫程序制定的重要性同时能全面考虑,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3 思政元素融入实训教学

实训课通常一方面承载着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同时还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的重要桥梁,因此实训课是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实训过程要要有规范操作意识、职业素养、伦理道德以及对科学的敬畏。例如在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和病料采集时,学生要全盘考虑,不能有漏检部位,要能识别和判断病变部位,采集病料时还要考虑无菌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逐渐形成辩证的思维,同时也形成对科学的敬畏意识。

3 教学效果的评价

将思政元素引入《猪病防治》课程能够提高学生们对兽医职责和使命的认识,学生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思考着将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让学生成人与成才同步而行。为了检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可收集学生阶段性学习的心得体会,着重关注思想方面的成长,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等来评价德育教学效果。

4 结语

思政元素融入五年制高职专业课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德育教育作用,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接受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具备不畏艰苦的精神,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以《猪病防治》为例,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有效地融入到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实训等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可以看出学生们在思想方面的成长,并且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所提高。

猜你喜欢

病防治课程内容专业课程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