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1-01-21郭秀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换药四肢负压

郭秀娥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临床上针对四肢创伤复杂创面多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方式以保障其治疗安全性,但其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创面感染风险,且治疗周期较长,带给患者的痛苦程度较高,因此,为保障患者的临床恢复效率,提升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选择一种更加具有保障的治疗方式尤为关键。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4102临床研究逐渐普遍,且针对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率也逐渐提升,为探究其临床应用前景,本次研究旨在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中的临床效果,特此抽取120例患者展开针对性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为临床研究,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治疗,共计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4.87±6.57)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5 h~5 d,平均时间(20.34±7.39)h;观察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共计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5.23±6.82)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5 h~5 d,平均时间(20.41±7.56)h;所有患者均存在严重的肢体损伤,且创面复杂,符合四肢创伤复杂创面诊断标准,经临床诊断,证实其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创面位置分布前臂、腕部、小腿、足踝等部位,致伤因素包括车祸、绞伤、砸伤等;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严重心脏功能疾病者、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存在认知、行为、精神障碍者。其一般资料经临床对比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满足对比需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及时开展清创、抗炎治疗,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及细菌培养结果,予以相应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同时给予营养物质,开展综合治疗方式。

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换药治疗方式,选择无菌敷料与凡士林纱对创面进行包扎,持续至创面肉芽新鲜,给予游离皮片移植或转移皮瓣将创面修复,完成移植后需及时封闭创面。

观察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具体内容如下:

(1)执行常规清创,将创面异物及时清除,同时需固定骨折端,以期在短时间内修复患者损伤的血管组织与神经组织。(2)结合患者创面长度与面积大小,修剪泡沫材料,将其直接贴于创面上,随后逐渐缝合创面周围与泡沫材料边缘处,并结合海绵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引流管,将其剪孔后待用。(3)成功连接引流及负压源,促使负压能够正常作用于创面上,调整负压值为50~350 mmHg,结合患者具体的创面深度与创面渗出情况灵活调整大小,并结合薄膜敷料、创面对于密封的需求等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持续至5~10d后方可去除。(4)及时清洗患者创面表层,将坏死组织剪除,适当刺激其肉芽组织的生长,持续至创面愈合,方可再次进行创面修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治疗后,患者经皮片或皮瓣移植,基本成活,治疗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影响,且无可见渗出物,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十分理想,炎症反应完全消失,即可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经皮片或皮瓣移植,局部成活,治疗期间存在相应的并发症影响,存在少量渗出物,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较为理想,炎症反应改善效果显著,即可判定为有效。若治疗后,患者经皮片或皮瓣移植,成活率较低,治疗期间存在严重并发症影响,渗出物较多,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较差,炎症反应明显,即可判定为无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治疗有效率。

同时通过VAS(视觉模拟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效果越明显,反之,分值越低,证实其治疗及镇痛效果更加理想。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指标包括皮肤瘙痒、肌腱外露坏死及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组间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组间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皮肤瘙痒、肌腱外露坏死及感染的患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3.33%,组间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s)

组别 n VAS评分观察组 60 4.97±0.25对照组 60 8.33±1.13 t-3.944 P-0.00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四肢创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科疾病,与患者自身软组织关联密切,因此四肢创伤患者的软组织损伤十分明显,常见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值得注意的是,四肢创伤复杂创面发生时,骨折、创伤性软组织损伤及骨外露等情况有极高的概率出现,因此将提升临床治疗难度[2]。

严重的四肢创伤对于人体的软组织创伤较为严重,且面积较大,导致四肢创伤的因素众多,多源于外力创伤;四肢创伤的病理性质较为特殊,其发病紧急,对于人体的创伤十分严重,并伴随有严重的感染风险,因此一旦治疗不当,将促使患者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威胁其生命健康安全[3]。而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影响更为严重,其愈合难度更高,对于临床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换药治疗不仅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且换药频率较慢,因此临床上急需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次研究发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安全性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VSD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值得注意的是,创伤不可避免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反应,而疼痛时人体对于创伤最直接的应激反应之一,若控制不当,还将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变化,严重威胁其正常生活。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不仅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其疼痛改善效果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换药四肢负压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