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理论的范式转型及其中国实践

2021-01-21戴俊骋

关键词:理论文化

温 雯 戴俊骋

《牛津英语词典》对“场景”(scene)的定义是:在真实生活或小说里出现过或发生过事件的地方。具体而言,它可以指一个拥有特殊气质或能留下特殊印象的地方和设施,或是一个活动或兴趣集结的特定地点。20世纪40年代起,新闻记者最先开始用“场景”来描述爵士音乐所形成的包括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的风尚。随后,场景被用于其他文化场合,例如“西威尼斯诗歌场景”“伦敦的剧院场景”“哥特场景”和“朋克场景”(1)Bennett A., Peterson R.A, Music Scenes: Local, Translocal, and Virtual, Nashville: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2004, p.2.。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讲,场景从戏剧的幕布背景、电影的情节画面和书本里的故事篇章走进了人们生活和娱乐的邻里、大街及小巷。

一、作为文化景观的“前场景”:文化研究的视角

(一)“前场景”的属性

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受众获得评论能力,而且使他们的创作潜能得以发挥。数字音乐的兴起,也使得音乐场景的虚拟空间获得多方位的延展,并深刻改变了音乐人、听众和平台之间的关系。如曲舒文从场景的角度探讨了音乐生产的内部集体实践,分析了中国独立音乐生产的历史过程(18)曲舒文:《中国独立音乐的话语流变与场景重构》,《文艺研究》2017年第11期。。如今,有些场景也可能发源于甚至仅存在于虚拟世界里(如数字音乐和现象级游戏“宠物小精灵”“旅行青蛙”等),因此,在当下的情境中,“虚拟场景”的存在更为明显和普遍。

(二)“前场景”的形成

二、面向公共政策的“后场景”:城市社会学的视角

“前场景”研究一直较为零散,特别是在中国,因语境转变,自由生长的场景难以与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及创意经济发展有更好的衔接。直至以克拉克为代表的新芝加哥学派出现,将“场景”纳入区域发展及城市创意社区的研究范畴,才使其开始获得国内学界的关注。吴军和克拉克提出,全球化、文化消费的增长、中产阶层化和个性化生活需求为后工业城市的转型和发展以及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挑战(35)吴军、特里·N·克拉克:《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最新动态》,《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期。。据此,城市或区域的发展模式,也从原先占主导的“传统模式”(Traditional Model)和“人力资本模式”(Human Capital Model),增加了“都市设施模式”(Amenity Model),即“场景模式”,意指以文化为生产要素,以文化消费为枢纽孕育特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知识经济的增长,带来城市的发展与转型(36)吴军:《文化动力:一种解释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新思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一)“后场景”的属性

“后场景”研究时期,场景理论的研究出发点可以总结为以“文化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主体—生活娱乐设施—活动”三角模式:首先,主体对工作或生活空间的选择蕴含在其对文化与价值观的诉求中;其次,特定区域的文化与价值观蕴藏在生活娱乐设施的功能、种类和布局中;再次,文化和价值观通过生活娱乐设施中举办的活动来形成现代生活秩序,并吸引个体的加入(37)吴军:《城市社会学研究前沿:场景理论述评》,《社会学评论》2014年第2期。。

吴军与克拉克提出构成场景的7个要素:(1)邻里;(2)物质结构,如艺廊、培训学校、书店、超市、商场等;(3)多样性的人群,如不同种族、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年龄的构成;(4)活动,如音乐会、社区文化艺术节;(5)蕴含在以上四个要素中的符号意义和文化价值;(6)公共性,即这一场景对所有人开放;(7)政治和政策,既包括政策如何塑造、维持、改造或生产出一个场景,也包括场景如何影响城市的政治氛围(38)特里·N·克拉克、吴军:《一起卡拉OK VS.独自打保龄球:西方规则转为发展与民主驱动力的场景诠释》,《社会学评论》2015年第6期。。在具体的场景分析中,学者多以前五个要素为分析框架,也有学者将其合并为三个要素,即生活文化设施、多样性组织和文化实践(39)吴军、特里·N·克拉克等:《文化动力:一种城市发展新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表1 场景的主观价值维度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特性本身之间也有些趋同,如魅力的、张扬的和有感召力的,本土的、睦邻的和传统主义的,那么一项设施也会体现多个特性。克拉克等进一步解释了这15个价值维度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搭配和赋权来阐释甚至创造复合型场景。另外,需强调的是,场景不是一个封闭系统,它主张依据现实的需求来进行要素的组合,而这15个维度也非其所创,而是来源于几个世纪以来的关键性审美特征(42)特里·N·克拉克、李鹭:《场景理论的概念与分析:多国研究对中国的启示》,《东岳论丛》2017年第1期。。

(二)“后场景”的形成

“场景”理论从城市文化设施及其活动出发,分析其价值取向和行为主体,对其进行完善或加强,吸引更多的主体、活动、设施的聚集,从而形成鲜明的地方场景。

冰碛湖是冰舌表面湖扩展的结果,或是由终碛/侧碛堰塞沟谷积水形成的湖泊。在全球气候变暖、高海拔地区特别是热带高海拔地区变暖趋势更为明显的背景下,冰川普遍退缩,冰川灾害事件增多,冰碛湖变得不稳定,溃决风险增大。

另一方面,城市公共政策与场景之间相互塑造。从城市尺度而言,城市特质需要场景来呈现。场景理论摒弃了此前盛行的照搬“最佳实践”的做法,避免了千城一面的文化设施架构,而是充分利用或更新现有设施,使新旧设施相得益彰,雇佣或创建中介组织来运营文化设施及活动,并鼓励多级政府从不同角度参与区域规划,实现规划的最大价值(45)吴军、特里·N·克拉克:《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最新动态》,《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期。。从社区尺度而言,首先,需要对不同区域的邻里氛围、基础设施、文化背景及文化需求进行调查,构建本土的文化设施数据库;其次,要了解本土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及政治环境等,以熟知当地的游戏规则;最后,要了解居民的参与及文化需求,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都市场景。

三、从“前场景”到“后场景”的范式转型

“前场景”与“后场景”研究有许多相通之处。例如,Blum提出的场景的“集体化”“戏剧性”特征,“延展性”中的“距离感”和“友好性”,即与“后场景”价值维度中集体主义(社团)、戏剧性、违规和亲善等价值观一致;又如,两者都强调生活设施。两者的转承,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从“自发形成”到“过程建构”

前场景阶段的“场景理论”主要围绕着人、文化形式及地点三要素;后场景的学者也认为,“前沿的城市研究文献正在探索文化如何与人、地互动构成一个场景,从而定义一个城市社区,并且分析这样的一个社区场景如何进一步影响居民的态度和行为”(46)吴志明、马秀莲、吴军:《文化增长机器:后工业城市与社区发展路径探索》,《东岳论丛》2017年第7期。。在三者的关系上,前场景理论更为侧重相同兴趣的人们的聚集,以及相应文化活动赋予地方的文化属性;同时,地方的设施是文化场景得以形成的基础,也使得文化产生了地域特色,文化与地域互为标识。后场景理论则相对更为强调一个特定区域所有消费设施所蕴含的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所吸引的人群和相关的活动。因此,前场景理论侧重于对文化景观的具体分析,从中展现出某一文化艺术流派的形成或转变,及其对区域文化特质形成的影响和蕴含的非正式的微观文化经济效应。而后场景理论的重点在于通过构建蕴含文化及价值观的生活娱乐设施来吸引创意阶层的加入,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也就是说,“场景”的魅力是能够让人们感觉到文化的适宜性和人文特性,并使城市成为人们思绪与情感交融激荡、启迪互补的地方,进而引导公众行为,推动城市的发展(47)吴军:《城市社会学研究前沿:场景理论述评》,《社会学评论》2014年第2期。。简言之,前者以某一种或多种文化属性为核心,分析自发形成的场景;后者分析场景,但更重要的是构建场景。

(二)从“文化共生”到“政策适用”

两阶段的研究者都用了线性结构来描述“场景”的形成过程或动力模型。前场景理论有六个关键节点,侧重于描绘场景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中的微经济行为。后场景理论则提出了场景的“七要素”,相较于此前的动态进化过程显得更为平面、精炼而方便应用,特别是凝练出场景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真实性(身份所带来的愉悦)、合法性(意志所带来的愉悦)和戏剧性(呈现所带来的愉悦),并进一步分解为15个子维度,从而为解析或是构建城市场景提供了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植入及其所彰显的价值观,吸引创意阶层、新兴公司的流入,以及街区的更新,最后获得城市的持续发展及转型。也就是说,前场景理论重在场景内部的基于社交网络的文化共生体系的构建,而后场景理论重在研究场景与所处的社区、城市乃至区域的转型发展之间的关联。

(三)从“产消融合”到“偏重消费”

两阶段都强调文化设施、实践及消费活动。前场景理论的根基是创意产业和文化艺术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两者相互滋养。在前场景阶段,场景代表了组织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模式,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形成共同的品位和彼此联系的方式;事实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也在逐渐地模糊,从而形成基于社交网络的微经济生态和文化共生体系。而后场景理论在传统的生产、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强调消费的维度,创意阶层的生产与消费及其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论述较少(48)Silver D., Clark T.N., Rothfield L., A Theory of Scene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hicago, http://cas.uchicago.edu/workshops/money/PDF/Clark Silver Rothfield2005, 2005.。

四、场景理论的中国实践

国内场景理论研究最早出现于吴迪等就场景理论与我国城市择居行为的研究(49)吴迪、高鹏、董纪昌:《基于场景理论的中国城市居住房地产需求研究》,《系统科学与数学》2011年第3期。(50)吴迪:《基于场景理论的我国城市择居行为及房价空间差异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此后,吴军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并成为中国城市场景数据收集及研究的负责人之一。直至2013年,国内文献一直侧重于“西学东渐”,着力阐析“场景”理论的体系。伴随场景从文化研究到城市社会学领域,即从“前场景”到“后场景”,场景理论的研究重点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从自下而上的自然产生到成为城市公共政策的工具,场景作为文化的表征,与政治、社会和经济产生持续联动(参见图1)。就目前“场景”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主要包括文化空间营造、文化消费促进和文化有机增长等方面,探讨的角度包括文化主体的权利、文化消费与供给的关系,以及在文化社区的构建中文化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与统一。

图1 场景的运行机制构建

(一)文化空间营造

国内学者多从“场景”的要素中选取若干方面,对城市的文化场景营造进行分析应用。陈波将场景理论应用于中国城市街区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型升级框架,构建了系统的分析维度(51)陈波:《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街区公共文化空间维度分析》,《江汉论坛》2019年第12期。。其他主流应用涉及不同尺度的城市文化空间营造,从创意空间、历史街区再到实体书店,如中关村创业大街(52)祁述裕:《建设文化场景,培育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以生活文化设施为视角》,《东岳论丛》2017年1期。,趋旧趋新、且中且西的南锣鼓巷(53)刘东超:《场景理论视角上的南锣鼓巷》,《东岳论丛》2017年第1期。,城市青年公共阅读空间等(54)邵娟:《场景理论视域下实体书店的公共阅读空间建构》,《科技与出版》2019年第8期。;从传统型的节日文化场景,如天津传统节日文化场景(55)桂慕梅:《场景、民俗及认同:天津古文化街年货市场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到代表新青年文化权利主张的北京706青年空间(56)盖琪:《场景理论视角下的城市青年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以北京706青年空间为例》,《东岳论丛》2017年第7期。。除了公共文化空间外,我国现阶段遍布的文化产业园区和集群也已纳入场景理论的应用视野,场景理论关注对城市经济及空间布局的影响,注重抽象的符号感知信息传递并强调创意阶层及市民主体文化参与的重要性,因此与文化产业集群具有适应性关系(57)詹绍文、王敏、王晓飞:《文化产业集群要素特征、成长路径及案例分析——以场景理论为视角》,《江汉学术》2020年第1期。。张铮等提出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已经进入“场景运营”阶段(58)张铮、于伯坤:《场景理论下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探析》,《出版发行研究》2019年第8期。;原来更偏重于城市视角下的场景理论,也在中国农村地区公共文化空间研究中得到应用(59)陈波、刘波:《农村内生公共文化资源优化聚合与服务创新研究——基于场景理论的分析》,《艺术百家》2016年第6期。。

(二)文化消费促进

(三)文化有机增长

在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吴志明等基于莫洛奇的城市增长理论提出文化增长机器的概念。场景的构成不是自动的,而是多方努力的结果;其中,政府、市场和大众是三个最重要的主体,不同主体都对文化产生作用,将其作为治理、经济利益和自我表达的工具,三者形成文化增长机器模型(64)吴志明、马秀莲、吴军:《文化增长机器:后工业城市与社区发展路径探索》,《东岳论丛》2017年第7期。。在中国当前的情境下,与西方社会团体为主导的文化增长模式不同,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增长模式如何将我国社会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统一,如何兼容自下而上汇总的亚文化属性,是对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

(四)城市发展与治理实践

随着场景理论的深入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广泛运用,其应用面进一步扩展到更为宏观的城市发展与治理层面。正如金元浦教授与劳伦斯教授对话时提及城市场景的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中国城市发展的文化、文脉、城市美学形态和城市艺术的展示具有重要意义(65)金元浦:《场景理论与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金元浦对话劳伦斯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场景与城市创新之间也相辅相成,场景有助于城市文化生态圈和市民体验的提升,而城市创新反过来推进场景的日常化和落地化(66)禹建湘、汪妍:《基于文化场景理论的我国城市文化创新路径探究》,《城市学刊》2020年第2期。。场景理论可以更好地助力城市各类空间的营造与发展,不仅仅是文化空间,地下社区空间、菜市场、夜市等各类空间也都可以“重获新生”(67)王孟璟:《场景理论助力城市社区空间发展与升级》,《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年第3期。。国内城市如成都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等,已经把场景作为营造和革新城市的重要理念和举措,场景理论在城市乃至城乡发展中的实践也将大有可为。

五、结论与展望

近二十多年来,有关场景理论的探讨逐渐从文化研究和城市社会学领域拓展到管理学、艺术学、文化产业和城市规划等学术研究领域。场景理论经历了从“前场景”至“后场景”的转向,从自发形成的以音乐景象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和创意场景,转变为通过背景调查和文化设施布局来构建的都市氛围,主体也从多样化人群拓展到政府、市场和大众;其产出从文化形式转变为价值观;其分析重点也从个体与场景的互动深入到场景与城市或区域发展的互动。由此,后场景理论似乎更为适应当下我国城市更新以及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需求。

场景理论的发展随着文创产业、创意城市的发展而深入,从对自发形成的场景的分析到对都市场景的构建,体现了城市公共文化政策的介入,成为文化空间分析及创意城市测度的新工具。“后场景”由于其具有更强的工具性、可操作性和政策指导性而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但是“前场景”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是“后场景”生成的基础,场景之所以成为场景在于其对文化的传承和包容,因此有必要梳理并审视场景的范式转型。前场景理论对带有地域特性的文化现象及流派分析的贡献也应受到重视。因此,场景研究可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方面,“前场景”方法中对音乐等文化领域中非正式经济、社交网络、微经济活动、文化共生体系等将继续深化;有关场景分析与构建也可用于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特别是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虚拟文化场景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诸如“抖音场景”的构建也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在城市社会学的视域下,“后场景”理论在以文化社区为基本尺度的分析中具有较大潜力,即采用要素分析法或价值维度分析法,对区域、城市乃至空间的场景进行解构和重构。伴随我国的创意聚集从重生产的创意产业园区转向重文化的历史街区,再到重参与的文化社区,场景与创意阶层的聚集和创意城市发展之间的关联需要更多的实证分析;同时,后场景理论也将对文化消费、文化参与和文化主体权利的实现给予持续的关注。在两大演进趋势下,场景理论之于政策的提升,一方面对于社区、城市乃至区域尺度的营造、更新和发展有所裨益,另一方面对于更具包容性、双效统一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理论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