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醒脑开窍法联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1-01-21游莹乔戴思佳张泓
游莹乔 戴思佳 张泓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易出现偏瘫,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成为当今热点的医学问题,康复训练是目前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标准,临床疗效差异性较大[2]。中医药在脑卒中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玉龙经》中写到“中风半身不遂,先在无病手足针刺,次在有病手足针刺”,针刺在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受到临床普遍关注[3]。本研究对4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醒脑开窍法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就诊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脱落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剩余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7例。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47~71岁,平均(60.32±5.90)岁,病程(35.99±4.82)天,偏瘫部位分为左侧26例,右侧21例;病变类型分为脑出血20例、脑梗死27例。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45~70岁,平均(60.11±5.97)岁,病程(35.80±4.94)天,偏瘫部位分为左侧24例,右侧23例;病变类型分为脑出血19例、脑梗死28例。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相关规定。
1.2 纳入标准
(1)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2)符合《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中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5];(3)病情控制良好,意识清晰;(4)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1)心、肝、肾、肺等部位严重功能不全;(2)对本研究选用的药物过敏;(3)其他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4)自身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病变;(5)其他急慢性感染病变;(6)依从性差,不遵医嘱治疗者;(7)参与其他临床研究。
1.4 脱落标准
(1)无法按照研究设计进行规范治疗者;(2)主动要求退出本研究;(3)失访者;(4)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改变治疗方案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运用康复训练治疗,采用Bobath法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床上翻身、卧位四肢关节活动、坐位平衡、床边坐起、站立平衡、坐下站起、行走,每日1次,每次1小时,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醒脑开窍法治疗,选取内关、水沟、三阴交、下极泉、委中、风池、金津、翳风、完骨、玉液等腧穴,上肢选取肩髃、合谷;下肢选取阴陵泉、丘墟、照海;运用一次性华佗牌毫针(0.3×0.35 mm)直刺入穴1.5寸,运用捻转提插泻法,以患者酸胀感为度,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5天,连续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疗效[6](1)基本康复,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病残程度1~3级;(3)进步,临床症状体征好转;(4)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有效率=(基本康复的例数+显著进步的例数)/47×100%。
1.6.2 肢体功能 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7],分为上肢(66分)、下肢(34分),分值越大则功能越好。
1.6.3 血流动力学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美国Voluson 730型)评估患者大脑中动脉上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的水平。
1.6.4 内皮功能指标 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时的肘正中静脉血4~8 mL,运用自动酶标仪(深圳迈瑞公司MR-96型)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的水平。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62%(44/47),对照组为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比较
两组的肢体功能(上肢和下肢)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肢体功能(上肢和下肢)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肢体功能(上肢和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比较
2.3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Vm、Vs、RI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Vm、Vs显著升高,RI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m、Vs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2.4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在治疗前的CRP、NO、ET-1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CRP、ET-1显著降低,NO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ET-1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偏瘫是急性脑血管病变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指同侧上下肢、舌肌下部、面肌等部位运动功能障碍[8]。轻度偏瘫患者尚能进行简单的活动,若不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导致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9]。康复训练是基于神经可塑性的理论,通过重复刺激偏瘫患侧来提高运动信号向受损的脑神经中枢的输入和传递,提高神经中枢的可塑性,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10]。
中医认为,脑卒中偏瘫属于“中风”“痿证”其根本病机为肝肾亏虚,脏腑功能阴阳失衡,正气亏虚,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脑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发为此症,针刺当以补肝益肾,醒脑开窍,舒经通络为中医治疗原则[11]。针刺醒脑开窍法选取内关、水沟、下极泉、委中、风池、翳风、完骨、玉液等腧穴,针刺内关能养心安神、疏通气血;水沟能开窍通闭;三阴交能滋补肝肾;下极泉能通经活络,宽胸理气;委中能止痛活络;风池能通利官窍,平肝熄风;翳风能通窍活络;完骨能疏导水液;玉液能生津止渴;诸穴合用,发挥标本兼治、相得益彰的功效,共同发挥滋补肝肾,醒脑开窍,活血行气,舒经通络,调和阴阳的作用[12]。针刺还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脑部血液灌注量,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使病灶周围神经元重建或恢复,提高大脑再学习能力和肢体功能[13]。针刺醒脑开窍法还能通过调控运动皮质中枢产生运动信号,提高患侧大脑运动网络的兴奋性,纠正大脑半球交互抑制状态,尽可能促使偏瘫部位运动功能的恢复[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结果提示,针刺醒脑开窍法能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是临床常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5]。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肢体功能(上肢和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针刺醒脑开窍法能进一步促使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Vm、Vs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针刺醒脑开窍法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水平,有效改善脑组织的血液灌注量。结果中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CRP、ET-1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针刺醒脑开窍法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此可能是其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针刺醒脑开窍法可提高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具有良好的临床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