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衷中参西录》运用峻药之特色初探

2021-01-21张凯钰朱瑶徐月方樑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硫黄幼童医家

张凯钰 朱瑶 徐月 方樑

所谓峻药,含义约有二端:一者如硫黄、乌头、甘遂之属,《黄帝内经》中称之为“大毒之药”,毒性甚强;二者如大黄、附子之类,虽无大毒,但有大寒大热之性,药性峻烈[1]。峻药之功,驱邪伤正只差毫厘,故众医家用之极慎或常避用此类药物,对峻药之见解也泥于古文。张锡纯尊古而不泥古,临证常用峻药,故对此类药物之用法见解颇多。笔者仔细研读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初探张锡纯运用峻药之特色如下。

1 好用石膏

《神农本草经》首载石膏,谓其微寒,而《名医别录》改其药性为辛甘大寒,至此,石膏大寒之说一直沿用至今。石膏之性,辛能行、散,表散外邪;寒能清、凉,可泻火清热;甘寒养阴,可生津止渴。张锡纯尊于《本经》,并不认同石膏大寒之性,但亦不否认其退热之功效远胜于诸药。其临证用药,也常好用生石膏清解各种热象。

1.1 清外感实热

张锡纯之子,七岁,外感风寒,身大热,舌苔黄中带黑,此为风寒表热。因其身热较甚,强服药则呕吐不止。张锡纯单以二三两石膏煎取清汤,使其子服三剂,一昼夜间,病见痊愈[2]374。病势大热者常拒药入内,且清热药又多苦味,孺子服之则极易呕吐,而石膏药性轻灵,单以石膏煎汤,味甘而淡,故服之不呕而又起清热之效。

1.2 清阳明热证

张锡纯曾治其友人毛仙阁之三子印棠,患者三十有二,素有痰饮,偶感风寒,愈后常因饮食过度而复,其脉洪长有力,舌淡苔白,无燥渴感,畏食寒凉。张锡纯观其脉象洪实,认为此为阳明之热,胃内之痰饮与外感之邪热相互胶漆,故开大剂量之白虎汤,加清半夏数钱。患者服药十余次,共用石膏斤余,脉方和平,后进食,其病痊愈[2]374。医家多不敢重用白虎汤,而张锡纯则认为白虎汤中石膏虽有寒凉之性,但运用得当则药性亦平和,可为寻常药饵,诸热证均可用之[3],且石膏归阳明胃经,以白虎汤治疗阳明有热、气分有邪者尤为对证。

1.3 清产后发热

产后多虚多瘀,医者多畏用寒凉之品,张锡纯认为石膏有辛散之药性,故无寒遏之弊,临床运用本品清产后发热。其曾治一妇人,产后半月余,周身大热,心中亦觉发热,无汗且口渴,脉洪而实,苔黄欲转为黑。妇人产后大热,多因气血虚弱,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或邪毒乘虚而入,稽留冲任、胞脉,正邪交争。张锡纯观其症候,主用生石膏三两,辅以玄参一两,野台参五钱,甘草片五钱而治之。该妇人服药后多呕,故张锡纯又在方中加入竹茹二钱,煎汤使其徐徐饮下,尽剂而愈[2]241。产后之证本忌寒凉,但临证辨病贵在切中病机,故张锡纯云:“果系产后温病,心中燥热,舌苔黄厚,脉象洪实,寒凉亦在所不忌。”

1.4 清梅毒发热

梅毒之证首见于《仁斋直指方论》,书中描述其症状:“淫夫龟上生疮,初发如粟,拂之则痛……侵蚀臭烂,日渐大痈……妇人亦有生于玉门者……蔓延而耳,内湿外烂……” 韩懋所著《韩式医通》亦载防风通圣散治愈梅毒之例,而后《霉疮秘录》《古今医鉴》多载砷、汞剂治疗梅毒,后人治疗梅毒也多用土茯苓、金银花等药[4]。张锡纯曾治一梅毒患者,周身大热,目赤头面红肿,下体溃烂流脓,谵语不省人事,西医院谓其病入膏肓无以治。张锡纯察患者之脉洪实,结合诸多症状,识此为梅毒与温病夹杂之象,故使其徐徐温服石膏水。次日,患者发热症情减轻,头面红肿见退。张锡纯再以党参五钱兑石膏水使其饮之,一日后,脉象平和,人事亦清;后调治数日,梅毒终愈[2]394。梅毒发热,多为梅毒与温病夹杂,热势较盛,金银花、土茯苓者虽有解毒之效,但清热之功不及石膏,无以清其大热,故当先以石膏清热以解其标,后可渐治其本也。

石膏寒凉之性与其他寒凉药物并不完全相同,大多药物寒凉兼苦,或寒凉兼甘,惟石膏除寒凉外,尚具辛散之性,故医家多用于外感热证(越婢汤类方),亦用于阳明热盛之证(阳明经证—白虎汤类方),然张锡纯独辟蹊径,不仅用于实证,亦用于虚证,放胆用于产后发热,药用三两,通过配伍台参顾护产后气血不足,可见辨证准确。张锡纯用石膏治外感实热、阳明热证、产后发热等尚属常法,而其用石膏治疗梅毒发热则诚出人意外。梅毒发热之证,临床较为少见,张锡纯用以治疗梅毒周身大热者,竟获奇效,可见石膏清热之效果远甚于其他诸药,除本文所载病例外,鼻渊、痔疾、妇人热入血室、外科疮疡等,张锡纯亦选用石膏清之邪热,均获良效。

2 敢用硫黄

硫黄亦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书中谓其味酸性温,历代本草多记载硫黄有毒。后世对硫黄有毒之因多有探讨,一则认为生硫黄之质若纯净则无毒,砷等杂质混入其中为其毒也;二则认为硫黄在肠道中会形成有毒之硫化氢,此为其毒性之来源[5]。无论原因如何,硫黄为药,其毒性之存在毋庸置疑。故众医家外用取其解毒疗疮、杀虫止痒之功多,而内服取其补火助阳通便之效者少。张锡纯非常推崇硫黄温肾之功,谓其“温补下达,诚为温补下焦之第一良药”,其用硫黄之特点有三。

2.1 自创服硫黄法

张锡纯认为硫黄制熟后药力减退,故少服不效,且多服又易燥渴,而生硫黄少服即效佳,且又无它弊,“但热下焦,性不僭上,胜于但知用桂、附者远矣”,故当生服之为宜。张锡纯自服生硫黄,认为其功效甚奇,又甚稳妥,同邑服用硫黄者众达百人,并无它弊,又可有增加饮食,强健身体之效,故又可较长时间服用,并无大碍。《中药大辞典》中亦记载关于硫黄的服用方法:手足不温者可食用纯净生硫黄改善症状,且无臭味,砂粒大,色黄亮之生硫黄效果最佳;饭前服用,每日一次,每次2~3 g,服后则以饭压之。此种服法就是源于张锡纯之生服硫黄法[5]。

2.2 治疗幼童泄泻

张锡纯将硫黄用于治疗幼童泄泻。其曾治一三岁幼童,水谷入而不化,滑泻频繁,张锡纯使其嚼服绿豆大小生硫黄两粒,翌日痊愈;其治一数月幼童,啼哭蹙眉,似有腹痛,且吐泻交作,故以乳汁送服生硫黄三厘,数次而愈[2]364-365。幼童本为稚阴稚阳之体,若受寒邪侵袭,极易使阳分受损;且幼童脏腑柔弱,用药稍有不慎则损阴伤阳,耗气伤血,时众医家临证多畏手畏脚,而张锡纯则以生硫黄能治一切阳分受损之证,放胆以硫黄治之,反见奇效。

2.3 治疗寒饮日久之证

《中药大辞典》中描述自然硫为火山爆发时所形成的矿物质,因其性蕴藏火山之热,故又被称为“火中精”。其温热之性常出人意料,张锡纯好用硫黄治疗寒饮日久之证。其治一叟,六十有一,寒饮为恙,咳吐痰涎日久,人皆以为劳疾,未有治法。张锡纯以人参、附子亦治之无效,故使其服用生硫黄少许,徐徐增多,二月间共服用硫黄斤余,喘咳皆愈,脉亦复常。而其治一五旬妇人,寒饮留滞肺中,以至上焦阳分虚损日久,数载沉疴,用熟地、阿胶诸品,病剧,亦用生服硫黄法,二餐间服用生硫黄三分,逐渐加多,终愈[2]364-365。肾阳衰微则水饮不化,冲逆犯肺,饮停于胸。治当益火之源,以消上逆之寒饮,但因寒饮留滞日久,非草木之品所能挽回,而硫黄性善利水,施之火不胜水而致寒饮日久者尤为对证。

硫黄有毒之说为后世所公认,多部本草记载其性大热、有毒,故少有医家提倡内服硫黄[6]。阳分虚损尤其是肾阳衰微者,医家多取桂、附(肾气丸类方),但桂、附辛热燥烈、走而不守,不宜久服,短期重用又易劫耗阴液。张锡纯独辟蹊径,以为硫黄本无毒,其热即为其毒,但热下焦,性不僭上,远胜桂、附。故阳分虚损尤其是肾阳衰微的患者,张锡纯使其多服、久服硫黄,多服者短期内可服用斤余,久服者服用硫黄亦可达数月。青、中年者形体壮实,正气充沛,尚能耐受硫黄之热,然幼童体质纯阳,无烦益火,张锡纯反用硫黄治疗幼童泄泻;老者体质虚弱,不耐正邪之交争,张锡纯亦用硫黄治疗寒饮日久之证。瘦弱异常、水肿、吐食、寒痹腿痛者,张锡纯均使其服用硫黄,疗效甚佳,开近代内服硫黄之先河。

3 善用大黄

大黄首出于《神农本草经》,书中谓其味苦、寒,“可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出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7]张锡纯认为大黄气香,性凉,能入血分,破一切之瘀血,其用大黄亦有独特见解。

3.1 治疗吐血衄血

3.2 治疗产后受风发搐

大黄治疗血证尚为众医家所熟知,然大黄治疗风证,其中奥义如何,值得详加推敲。张锡纯曾用其治疗产后受风发搐。《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附产后风方:当归五钱、麻黄三钱、红花三钱、白术三钱、大黄二钱、川芎二钱、肉桂二钱、紫菀二钱。妇女产后,气血暴虚,四肢百骸失于濡养,则能见牙口紧闭,手足抽搐之状[2]342。医者临证,用药本当忌用寒凉,而张锡纯则认为,气血虚弱,除产时耗气伤血外,产后瘀血阻滞亦为其因。瘀血阻滞于内,新血无以速生,故当用大黄破之,瘀去血活,则风可自去。方中大队药物均温散有余,少佐性凉之大黄,凉血散瘀,既无凉遏之弊,又可散血中之瘀。故书中记载效验异常。

3.3 重用大黄以胜病

除以上二见,张锡纯在《大黄解》中还提出“用药以胜病为准”的观点,认为大黄药力虽猛、药性虽峻,然有病则仍当用之,少用则无以胜病,多用不妨。其曾用大黄二两治疗脉实且癫狂之人;治疗疔毒之毒热甚盛者,其大黄用量亦可至两许。《医学衷中参西录》亦载重用大黄之案例:杨氏少妇,得奇疾,但觉热不能忍,不欲穿衣,其背肿热,服诸药不效,后用大黄十斤煎汤,方量饮之,数日竟全愈[2]443。张锡纯重用大黄之见,为后世医家所借鉴。

自隋唐至金元时期,大黄功效虽有发展,但主流仍取大黄苦寒泻下、清热泻火之功(承气汤类方),张锡纯亦用其治疗热毒壅盛、腹胀热秘。大承气汤中厚朴与大黄比为2:1,但张锡纯则以为如此比例似有不妥,故以大黄为主药且重用,用量可至数两[8]。明清时期,大黄祛瘀之功开始广泛应用,张锡纯将其用于治疗妇女产后受风发搐,此用大黄实乃《医宗必读》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的临床发挥,体现了张锡纯师古而不泥古,在对疾病病位病性把握精准的基础上,对药物性味与配伍的功夫。在此时期,张锡纯还将大黄用于秘红丹中以治疗吐、衄血,再次推动了大黄功效的完善[9]。

4 结语

峻药之性虽然峻烈,但所用之剂量若偏小,则治疗疾病之效果亦不佳,故当不拘分量之多少,遇邪实甚者当遵循张锡纯之法“放胆用之”,其用石膏、硫黄、大黄等药,药量均能用至数两,屡见奇效。本虚标实者,时众医家均以“扶正补虚,兼以祛邪”为主要治疗原则,忌用祛邪伤正之峻药。然则标实甚者,“兼以祛邪”无以去其实;邪实阻滞,“扶正补虚”亦无以养其虚,如此邪气不除,正气不补,图耗人体之真元,以致邪实更甚。故当不拘用药之禁忌,虽有本虚之证,但遇邪实甚者仍当攻之。张锡纯治妇女产后诸证,热则寒之,血瘀则破之;治疗幼童之泄泻,寒则热之,均收奇效。

张锡纯云:“乃有所用之药本可除病,而往往服之不效,间有激动其病愈加重者,此无他,药不胜病故也。” 观其用峻药之案例,惟有用药以胜病为主,有是证即用是药,在分寸把握得当的前提下,不拘分量之多少、用药之禁忌,方可多收良效。

猜你喜欢

硫黄幼童医家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不溶性硫黄的分散性研究及其对钢丝带束层胶性能的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赞赏·奖掖·疏离:李鸿章、陈兰彬因留美幼童而交往的三部曲
帮不上忙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熔硫釜在络合铁脱硫工艺中的应用
硫黄市场涨势如潮 库存偏紧 外盘带动 需求加暖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
中医所讲的“忌口”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