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与疆外合作特征分析

2021-01-21吴正平申高岩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技术开发交易额主板

吴正平,申高岩,李 秀

(1.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1997—2010年,新疆得到援助约43亿元,引进项目约1 200 多个,引进人才干部约6 300余人。各省(市、自治区)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援疆资金达638.85 亿元。2011年,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全国科技援疆规划(2011—2020年)》,目标是要把新疆建设成中亚区域创新中心。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明确了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地位。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连接多个欧洲国家,同时也是中国与欧洲交往的交通要道。新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位置,其与疆外合作的紧密程度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根据已有研究,新疆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个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新疆区域创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任何一个主体发展的好坏都对新疆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新疆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区域创新网络雏形开始形成,创新系统构成要素相互结合形成一个个网络子系统,构成了新疆区域创新系统。新疆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与疆外合作的同时,也促进了新疆当地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对新疆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升级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通过2013—2017年数据,分析新疆本科院校与疆外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特征、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数量的特征和新疆技术流域的特征,得到新疆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与疆外合作特征,并为促进新疆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与疆外进行更广泛的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1 文献回顾

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涉及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创新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学者们关于创新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但是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创新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苏屹等[1]将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划分为孕育生成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5 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演化动力分别为政企导向、系统经济、创新网络、网络系统和系统错化。王景荣等[2]依据区域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征,将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划分为无序稳定阶段、轻微失稳阶段、彻底失稳阶段和新稳定阶段4 个部分,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演化过程。邓向荣等[3]以中国30 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DEA 分析3 种创新极化空间模式,第一种以北京为极点的京津冀单极核创新极化空间,第二种以上海、浙江、江苏为极点的长三角三极核创新极化空间,第三种以广东、福建为极点的泛珠三角双极核创新极化空间。张秀萍等[4]基于三螺旋理论来分析高校、企业、政府通过合作互动、资源共享、要素流动,形成相互交叉影响、螺旋上升的三重螺旋新型关系,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吕海萍[5]认为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偏好呈由东部沿海地带—安徽、湖北、陕西和四川组成的横“T”字形结构。陈泳浩等[6]以2016年中国31 个省(市、自治区)之间跨区域合作的主要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发现区域间生产总值差异大,合作可能性更高,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对区域创新合作具有负向作用,而技术距离对区域创新则具有正向作用。范忠仁等[7]对中国2006年技术交易合同流向地域按合同总数排名前10 地区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北京、上海、福建、天津4 个地区的合同类别具有相似的比例结构,主要集中在技术服务合同周围。韩童茜等[8]基于长三角城市合作发表在SCIE 和SS⁃CI 数据库中的论文,运用信息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法,得出长三角城市群的科研合作不断增强,科研合作网络密度增大,科研合作逐渐打破省级区域的限制。

2 新疆本科院校与疆外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特征

将新疆13 所本科院校与疆外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作为研究对象,表1 是2013—2017年新疆13 所本科院校与疆外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及空间分布。

表1 2013—2017年新疆13 所本科院校与疆外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及空间分布

由表1 可知,2013—2017年,新疆13 所本科院校与疆外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在100 篇以上的省份有8 个。排名第一的是北京,新疆本科院校与北京合作发表的核心论文数量为1 357 篇,占比达39%,这是由于北京处于北方中部地区,与新疆的地理距离相对较近,同时北京是全国高校集中的城市,经济比较发达。数据搜集过程中发现,与北京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单位中,高校占绝大部分,科研机构占小部分。排名第二的是湖北,湖北也是全国高校聚居地,新疆本科院校与湖北合作发表的核心论文数量为282 篇,与北京相比差距很大。与湖北合作发表核心论文较多的高校是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其中塔里木大学与湖北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最多,论文涉及主题是农业科学技术。排名第三的是陕西,新疆本科院校与陕西合作发表的核心论文数量为243 篇,与北京相比,虽然陕西地理距离较近,但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也相差很大。

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的青海、宁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且与新疆地理距离较近,但是由于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双一流高校较少,因此,新疆本科院校与青海、宁夏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较少。新疆本科院校与中部地区合作发表核心论文数量最少的是河南,与东北地区合作发表核心论文数量最少的是黑龙江,与西南地区合作发表核心论文数量最少的是贵州,与南部沿海地区合作发表核心论文数量最少的是福建。同时,数据搜集过程中发现,新疆本科院校与澳门、台湾也合作发表过少量核心论文。新疆本科院校与国外合作发表过核心论文,新疆大学与德国大学合作发表过核心论文16 篇,论文主题涉及土壤和森林资源。另外,新疆本科院校也与德国的企业和日本的高校合作发表过核心论文,这说明新疆本科院校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在进一步发展。

通过分析可知,新疆本科院校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合作发表过核心论文,合作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高校较多、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与经济落后的省份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较少。从论文产出机构来看,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和新疆科研机构是新疆高水平、国际化科技论文的生产主体。从空间分布来看,发文机构绝大多数集中在省会乌鲁木齐市,论文产出分布呈地区不均衡状态。同时,也可看出新疆本科院校与疆外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总体上不多。

3 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数量的特征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能力的高低反映出所属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认为,专利是衡量创新性的关键指标,故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来反映企业跨区域合作的状况。新疆共有50 多家上市公司,本研究选择发展基础和盈利情况较好、经营相对稳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将新疆35 家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如表2 所示。

表2 主板上市公司

图1 2013—2017年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

通过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搜集,以申请日为时间节点,得到2013—2017年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图1)。由图1 可知,2013年,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仅为1 个,合作单位是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没有合作发明专利。2015年,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为9 个,其中,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为8 个、与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为1 个。2016年,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有所上升,为13 个,其中,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翁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为2 个,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发明的专利数量为9个,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与郑州大学合作发明的专利数量为2 个。2017年,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下降至个位数,中粮屯河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为2 个,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为3 个。同时,数据搜集过程中发现,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数量较多的是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粮屯河糖业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中粮屯河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的上市公司。因此可知,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较密切的是高新技术企业和涉农公司。

通过分析可知,总体上,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很少,随着创新政策的支持和推动,近几年有所发展。但是,总体上由于新疆地处偏远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企业创新人才较少,管理方式落后,产业结构混乱,特色产品缺乏,导致附加值低,即便上市公司业绩也是一般。本研究的35 家样本公司中,以基础制造业和涉农企业为主,只有2 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这种行业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新疆主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成果专利的产出。因此,新疆主板上市公司如何从传统行业转变到高新技术行业是目前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表3 2013—2017年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数量的地域分布

表3 是2013—2017年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数量的地域分布。由表3 可知,从专利数量上来看,2013—2017年,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是辽宁,与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发明专利的公司是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二的是北京,与北京合作发明专利的上市公司是中粮屯河糖业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三的是山西,与山西合作发明专利的上市公司是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由此看出,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较多的是能源类企业。

从合作地域来看,合作地域分布不广,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仅与全国6 个城市合作发明过专利,但与全国一线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和广东都合作发明过专利,这是由于新疆科技发展落后,与北京、上海和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这些发达地区已经积累了丰厚的科技资源,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这些发达地区的合作有利于促进其科技水平的发展。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西部落后地区没有合作发明过专利,这是由于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西部落后地区的技术距离较小,二者之间可能更多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9]。

4 新疆技术流向地域的特征

新疆技术流向地域的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技术合同类别、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来反映[10],因此,结合新疆统计年鉴技术流域的数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合同签订数量和技术开发交易额作为研究对象。

4.1 技术合同签订数量

由2013—2017年新疆技术合同签订数量全国地域分布情况(表4)可知,2013—2017年,新疆本地技术合同签订数量为3 787 个,与疆外技术合同签订数量为240 个,新疆本地技术合同签订数量是与疆外技术合同签订数量的16 倍。在有技术流入的21 个省份中,有16 个省份的技术合同签订数量达5个以上。从地域分布来看,与新疆技术合同签订数量较多的省份集中在北京、江西、江苏、浙江、天津、广东,与新疆技术合同签订数量较少的省份是宁夏和青海,可知与新疆技术合作的省份集中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

表4 2013—2017年新疆技术合同签订数量全国地域分布情况

由2013—2017年与新疆技术合同签订数量排名前10 的省份(图2)可知,2013—2017年,北京与新疆技术合同签订数量排名第一,为80 个;贵州与新疆技术合作签订数量为1 个,新疆与北京技术合同签订数量是与贵州技术合同签订数量的80 倍,说明新疆与疆外技术合同签订数量相差非常大。江西与新疆技术合同签订数量排名第二,但近3年新疆与江西技术合同签订数量都为0,说明近3年新疆与江西技术合同签署方面是空白。新疆与辽宁、上海、河南、内蒙古、山东、湖北有两年技术合同签订数量为0,与陕西、浙江、四川、福建有一年技术合同签订数量为0。新疆与江苏、浙江、辽宁技术合同签订数量排名并列第五,均为12 个;与上海、河南技术合同签订数量排名并列第八,均为9 个;与天津、内蒙古技术合同签订数量排名并列第九,均为7 个;与福建、山东、湖北技术合同签订数量排名并列第十,均为5 个。

由2013—2017年新疆与排名前10 省份的技术合同签订总数趋势(图3)可知,2013—2017年,新疆与排名前10 省份的技术合同签订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为60 个,2014年为21 个,跌幅为59%,说明2013—2014年新疆与疆外技术方面合作减少,这可能是由于2013—2014年科技援疆数量也在减少,2014年科技援疆数量下降为0 个。2014—2017年,新疆与排名前10 省份的技术合同签订总数一直上升,增幅高达64%,说明新疆与疆外技术方面合作增多,这可能是由于2014—2017年科技援疆数量一直上升,2017年科技援疆数量为7 个,促进了新疆科技的对外合作交流。

图2 2013—2017年与新疆技术合同签订数量排名前10 的省份

图3 2013—2017年新疆与排名前10 省份的技术合同签订总数趋势

4.2 技术开发交易额

由2013—2017年新疆技术开发交易额全国地域分布情况(表5)可知,与新疆技术开发交易额超过100 万元以上的省份有12 个,与新疆技术开发交易额较大的省份集中在北京、江西、江苏、浙江、天津和广东。新疆与中部地区的湖南、河南、湖北、山西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青海、宁夏技术开发交易额为0。2013—2017年新疆本地技术开发交易额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2 697.06 万元下降到8 032.32 万元;2014—2016年有所上升,由11 399.46 万元增长到12 631.71 万元,说明2014—2016年新疆本地技术开发交易有所提升。新疆与全国技术开发交易额较大省份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也呈地域不平衡的特点。

由2013—2017年与新疆技术开发交易额排名前10 的省份(图4)可知,2013—2017年,新疆与江西技术开发交易额排名第一,为25 340 万元,与天津技术开发交易额排名第二,与北京技术开发交易额排名第三,前3 名的技术开发交易额相差较大。新疆与河北技术开发交易额排名第十,为148.37 万元,新疆与江西的技术开发交易额是与河北技术开发交易额的171 倍。新疆与天津、浙江、河北、福建、四川和山东的技术开发交易额都存在两年为0 的现象,说明新疆不是每年与疆外都有技术开发交易。

表5 2013—2017年新疆技术开发交易额全国地域分布情况

由2013—2017年新疆与排名前10 省份的技术开发交易额总数趋势(图5)可知,2013—2017年,新疆与排名前10 省份的技术开发交易额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2014年有所下降,由1 805.44 万元下降到568 万元,下降了约2%;2014—2017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568 万元上升到30 837.68 万元,上升了53%,说明近几年新疆与疆外技术交流和合作可能有所加强。这主要是由于随着2014—2017年科技援疆数量增加,技术合同签订数量增多,新疆与疆外技术开发交易额总体也在增多。

图4 2013—2017年与新疆技术开发交易额排名前10的省份

图5 2013—2017年新疆与排名前10 省份的技术开发交易额总数趋势

5 小结与建议

通过分析2013—2017年新疆本科院校与疆外合作发表核心论文的特征、新疆主板上市公司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数量的特征、新疆技术流向地域的特征,总体上得到新疆与疆外合作活跃度不高、速度增长不快。新疆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与疆外合作状况反映的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增加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以及政府相关的扶持政策,才能进一步推动新疆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与疆外合作活跃度的发展[10]。

对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大高校合作交流的力度,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新疆处于“一带一路”的区域中心,“一带一路”涉及60 多个国家,为新疆高校人才发展提供了机遇。新疆高校要利用这个机遇,立足本地实际,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对高校创新合作团体的培育,搭建与疆外高校的创新合作平台,完善与疆外的合作机制。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创新成果的产出。近几年,科技援疆数量不断增加,新疆要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和高校合作创新政策的机遇,加大本地高校与疆外各大城市高校的合作力度,引进先进的创新资源,促进本地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二,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促进企业与疆外合作创新。相比东部地区,新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坚持以政府为主,加大对企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同时引进先进人才,增加新疆本地企业与疆外合作发明专利的数量,增加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要建立适合本地企业的技术研发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大产学研开发力度,促进新疆企业与疆外合作发展。

第三,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依托,构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沿线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 个省份,但新疆交通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疆与疆外合作交流的发展。要努力利用国家对新疆经济方面的扶持政策,培育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城市、辐射西北5 个省份的网络交通体系,从而使新疆与全国各大城市连接起来,促进新疆与疆外扩散和对内吸引的能力,减少新疆与疆外技术合作交易的经济成本,促进新疆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与疆外的合作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开发交易额主板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采用超高速离心铸造技术开发耐磨薄壁铸管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沪市主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沪市主板)
新技术开发
去年全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1000亿元
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的技术开发
高职Web技术开发类教材编写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