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意愿的影响

2021-01-21刘志玲王振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关注度宅基地武汉市

刘志玲,王振伟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2.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62)

宅基地制度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供给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平台和必要抓手[1]。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以下简称“宅基地流转”)是实施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必要条件。当宅基地流转发生时,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否则仍然是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两权分离”[2]。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一些省份积极开展了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比如湖北省于同年8月启动省级试点,试点实施至2020年年底结束。然而,从现有的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来看,在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方面,还存在宅基地以租赁方式流转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总量较高的大城市郊区,农民转出宅基地的意愿较强烈,但市民以租赁方式转入宅基地的意愿不足。因此,开展大城市市民宅基地转入意愿研究对推动当前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进而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已有的宅基地流转意愿研究大量聚焦于农民宅基地转出意愿[3-5],而对市民宅基地转入意愿的研究较少。有个别学者分析了市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对市民转入宅基地意愿的影响[6]。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到一些地区的市民下乡现象[7,8],还有学者进行了市民下乡理论研究[9,10]。然而,目前尚未研究过突发事件情境下市民个体的心理变化对其宅基地转入意愿的影响。2020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这一突发事件凸显了居住在城市高楼的弊端,彰显出农村宅基地的天然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影响武汉市民的宅基地转入意愿是目前武汉市正在实施的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亟需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意愿的影响机理及影响,并给出了推动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的建议。

本研究选取武汉市作为研究区,主要出于以下3 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武汉市是国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而武汉市的疫情又主要集中在主城区。根据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7月28日,武汉市主城区累计确诊病例数占全市的76.33%。在长达76 天的封城期间,武汉市民尤其是居住在主城区的市民,经受了巨大的心理考验。第二,武汉市于2018年8月被确定为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省级试点市。武汉市长期空闲农房约11.6 万 套[11],仅 在 武 汉 三 乡 工 程 网(https:∕∕www.3xgc.com∕)上发布的闲置农房出租信息就多达3.98 万条,若将有出租意愿但未将出租信息发布到该网上的农民统计在内,则愿意流转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的农民数量更多,由此可见,武汉市郊区农民宅基地转出意愿较强烈。第三,武汉市大力鼓励市民下乡。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同年,武汉市出台了激励市民下乡的“黄金20条”和“钻石10 条”措施。这些措施在促进市民下乡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不少市民在以租赁方式转入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方面处于观望状态。

1 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意愿的影响机理

调节焦点理论将个体的自我调节系统分为促进焦点调节和防御焦点调节[12],前者与提升、成长和成就有关,后者与保护、安全和责任有关[13]。促进焦点调节会受到成长需求、强烈的理想、收获-无收获情境的触发,由此带来对积极结果的出现或缺失敏感、采取接近策略、确保成功和没有疏忽错误、快乐-沮丧的情绪。防御焦点调节则会受到安全需求、强烈的责任和无损失-损失情境的触发,由此带来对消极结果是否出现敏感、采取回避策略、确保正确的否定和没有疏忽错误、平静-激动的情绪[12]。对个体而言,促进焦点调节和防御焦点调节同时存在,由其中之一占主导地位。外部情境是引起个体调节焦点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14]。

按照调节焦点理论,在疫情发生之前,大多数武汉市民个体的自我调节系统由促进焦点调节占主导地位。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有着强烈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在疫情初期,个体也仍然是以促进焦点调节为主。由于此时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极为有限,再加上2003年“非典”形成的经验以及认为现在的医疗技术比2003年更加发达,所以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担忧有限。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想,在2020年春节前夕呈暴发式增长,武汉市因此于1月23日采取了封城举措。疫情统计数据不断攀升,给武汉市民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2020年2月18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明确“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这对居住在高楼中的很多武汉市民而言,无形中又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本研究在Higgins[12]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意愿的影响机理,如图1 所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典型的突发事件[15],病毒传染性极强[16],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在这种外部情境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对绝大多数武汉市民而言,不被病毒感染、保障生命安全的需求被不断强烈地唤起。市民个体的自我调节系统由原来的促进焦点调节占主导地位转变为防御焦点调节占主导地位。此时,个体对自己或家人是否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十分敏感,一般会按照防疫要求居家隔离以降低感染的风险。当个体知晓其住所附近没有确诊病例时,情绪可能较为平静,而一旦知晓其住所附近出现确诊病例,则会感到恐慌。此时,人们意识到城市不能充分满足居住的安全需求。相反,城市空间聚集成为疫情传播放大的客观条件[17]。城市住宅容积率高、人口密度大,日常生活较多地依赖电梯、超市、菜场等密闭场所,使得个体被感染的风险加大,使人们感觉到生活在城市的安全感大大降低。相比之下,农村人口密度低,开敞空间大,庭院经济使得生活可以自给自足,被感染的风险较低。市民对农村宅基地居住安全认知的提升,带来的是市民对宅基地转入需求的扩大,尤其是城市郊区宅基地转入意愿的上升。

图1 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意愿的影响机理

2 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意愿的影响

2.1 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意愿的变化情况

武汉市民对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是其宅基地转入意愿的一种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可采用武汉市民对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来表征其宅基地转入意愿。若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提高,则反映了武汉市民对宅基地的心理需求上升,其宅基地转入意愿增强。进一步地,武汉市民对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可通过百度搜索指数来反映。百度指数是一个数据分享平台,以搜索指数为主,通过记录某一时段内网民利用百度搜索某一关键词的频次来反映该关键词在该时段内的网络关注度情况。《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城镇网民规模占网民总规模的71.8%。武汉市城镇网民规模占网民总规模的比重很可能高于全国这一平均值,由此可以推断,武汉市关注宅基地的网民大多数为市民。因此,可以利用百度搜索指数来反映武汉市民对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

利用“爱站网”(https:∕∕www.aizhan.com∕)挖掘关键词。在关键词的选取上,考虑到“宅基地”“农村宅基地”等名词较专业,因此,先将通俗、使用范围广泛的“农村”作为关键词进行查询,结果显示,与宅基地相关的、搜索量排在最前列的关键词是“农村小别墅”。相对城市别墅而言,农村小别墅是人们对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的俗称。因此,可以将“农村小别墅”作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网站查询“农村小别墅”这一关键词在武汉市的百度搜索指数。

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封城;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并表示武汉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因此,将该时段作为研究期,比较2020年1月23日—3月10日和2019年同期武汉市民对宅基地网络关注度的变化,以此表征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意愿的变化,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2020年1月23日—3月10日 与2019年同 期武汉市民对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变化情况

2020年1月23日—3月10日,“农村小别墅”在武汉市的搜索指数整体日均值为173,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39.52%。其中,2月11日之前,武汉市民对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低于2019年同期;从2月11日开始,武汉市民对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高于2019年同期。这意味着武汉市民对宅基地的转入意愿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提升,但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响应存在滞后性。

2.2 武汉市民的宅基地转入意愿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滞后相关分析

对研究期内武汉市每日的宅基地网络关注度与新增确诊病例数、新增死亡病例数、累计确诊病例数、累计死亡病例数分别进行滞后相关分析,以此来反映武汉市民的宅基地转入意愿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滞后情况。考虑到用于滞后相关分析的2 个变量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因此,采用Spearman(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以每天为1 期,相关系数的计算在SPSS 23.0 软件中完成。当新增确诊病例数、新增死亡病例数、累计确诊病例数、累计死亡病例数分别与宅基地网络关注度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值时,其对应期数为滞后期。为研究武汉市民的宅基地转入意愿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滞后效应以及累计滞后效应,分别采用如下计算公式[18]:

式(1)中,r"为滞后相关系数;rn为当天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与前推第n天的新增确诊病例数、新增死亡病例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若r"=rn,则滞后期为n天。式(2)中,r″ 为累计滞后相关系数;r0-n为当天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与当天和前n天的累计确诊病例数、累计死亡病例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若r″ =r0-n,则滞后期为n天。考虑到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不超过14 天,因此,n的最大值取14。

武汉市民的宅基地网络关注度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滞后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知,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与新增死亡病例数的相关性最好,其次是与新增确诊病例数的相关性。从最大相关系数来看,当天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与前推第十三天的新增确诊病例数、新增死亡病例数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799、0.834,表明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与新增确诊病例数、新增死亡病例数均呈高度正相关,且滞后期均为13 d。

表1 武汉市民的宅基地网络关注度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滞后相关分析结果

由表1 可知,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与当天和前14 天的累计确诊病例数、累计死亡病例数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59、0.803,表明宅基地的网络关注度与累计确诊病例数呈中度正相关,与累计死亡病例数呈高度正相关,且滞后期均为14 d。

综上所述,武汉市民的宅基地转入意愿对新增确诊病例数、新增死亡病例数、累计确诊病例数、累计死亡病例数的响应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是由于市民对新冠肺炎这一突发事件的认识需要一定的时间。宅基地的转入意愿与新增死亡病例数、累计死亡病例数的相关性分别高于与新增确诊病例数、累计确诊病例数的相关性,这或许是由于人们对新冠肺炎导致死亡的恐惧要大于可能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恐惧。宅基地转入意愿与新增确诊病例数、新增死亡病例数和累计死亡病例数均呈高度正相关,反映了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市民对宅基地的向往和需求增加,相应地宅基地转入意愿上升。

3 推动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的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意愿上升,这将有助于推动宅基地流转。但市民是否将宅基地转入意愿转化为行动,还有诸多现实的考量,比如宅基地和农房所在地的交通状况、农村生活的便利程度、农村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条件等。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的疫情何时结束尚不明确的背景下,宅基地流转过程伴随着市民向农村的流动,需要注意防范因市民转入宅基地导致疫情向农村扩散的潜在风险。因此,本研究对推动武汉市民宅基地转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稳慎推进宅基地流转,坚持宅基地适度放活。农村是中国社会的稳定器[19],宅基地流转要始终坚持适度原则。流转的前提是流转后农民拥有其他长期稳定的居住场所,必须户有所居。

2)加快落实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意见》于2020年5月开始实施。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区应按照该意见尽快推进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若市民通过宅基地流转而成为宅基地使用权人,应从法律上保障市民作为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城市而言,农村的基础设施状况较落后,如吃水难、电压低等问题是阻碍市民转入宅基地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武汉市郊区风景秀丽、市民下乡已初具规模或对市民潜在吸引力较大的村庄,可优先加大对其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同时,加快推进这类村庄的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工作,并按照村庄规划的内容,优先安排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建设。

4)提高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总体上,农村医疗水平有限,医疗和公共卫生条件较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民的宅基地转入意愿。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生的收入、养老保障,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改善农村医疗设备的配置,提高农村医疗服务的硬件设施和条件。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能力。此次疫情的发生警醒在宅基地流转时需要充分考虑潜在的传染病风险。农村地区对疫情的防控能力与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有着密切联系。治理能力强的农村基层组织,防控疫情十分高效[20],反之则防控能力较差。因此,需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坚持走群众路线,提高其群众动员能力,加强其应急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关注度宅基地武汉市
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雄安新区媒体关注度
全国两会媒体关注度
暴力老妈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