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红色研学产品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01-21杨小武曾豪
杨小武 曾豪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精神文化旅游日益显现出新的活力。赣南红色研学作为新时代创新产业,在红色精神的传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赣南红色研学发展为背景,通过发展潜力分析与策略研判,为赣南红色研学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赣南红色研学;内容分析;发展对策
引言
赣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红色故都”之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红色研学团纷纷走进赣州,赣南红色资源显现出了极高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借助当今研学的东风,势必使赣南红色资源迸发出灿烂的时代光芒。因此,基于赣南红色研学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1 赣南红色研学的发展潜力
赣南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从红色研学层面看,赣南地区红色研学具有如下潜力:一是红色资源潜力。赣南拥有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旧址旧居及纪念设施69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其中会昌和君小镇一期及风景独好园、崇义赣南三整暨革命历史陈列馆、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一期提升改造、信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展馆等项目已相继建成开放。二是区位发展潜力。赣州市是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内具有发达的道路交通网络,如京九线、昆厦高铁等,并紧邻广州、厦门、南昌、长沙等大型城市,2021年赣深高铁即将开通,赣州融入深圳三小时交通圈内。这给予了赣南红色研学产业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三是政策推动潜力。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红色研学,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了开发环境。赣州已建设了一大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场所,有效推动红色研学培训的广泛开展。目前,瑞金红源记忆教育培训基地、兴国国防教育基地、兴国红领巾少年军校、于都初心纪教育培训基地等一批红色研学基地已建成运营。赣南红色研学的发展潜力巨大。
2 赣南红色研学产品
红色研学市场能否做大,关键在于是否拥有精品的研学产品。一是在研学路线上下功夫。近年来,赣州精心策划了“百趟专列进苏区”“红色初心号研学专列”“万里峥嵘路,瑞金勇先行”等红培研学线路产品,特色鲜明、体验性强,吸引全国各地研学专列团前来赣南研学。二是在红色精品课程上下功夫。赣南近年大力指导和推动各地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如开展党性教育课程比赛,通过比赛打造出了一批红色精品课程,全方位、多角度讲好赣南红色故事。为红色研学赋予了深邃的教育意义。
3 促进赣南红色研学发展的策略
3.1 拓展新媒体宣传渠道
宣传是推介研学产业必不可少的方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已经日益取代了传统的宣传模式。仅管赣南红色资源丰富,在红色研学中有较大的优势,但对于现代青年而言,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宣传力度,已适应于时代的宣传要求,进一步提升赣南红色研学的知名度。一方面可以强化旅游管理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开通过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适时发布研学推介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制作红色题材的影视剧、赣南红色研学宣传片,深化红色研学与现代新媒体的融合,提赣南红色研学的吸引力。
3.2 整合赣南红色研学资源
赣南地区红色资源丰富,并且还具备多领域融合优势,红、绿、古三色资源交相辉映。但从研学的内涵上分析,研学作为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教育活动,赣南需要进一步明确研学基地、研学课程、组织实施、研学评价等,以确保研学旅行基地建设标准化、课程建设科学化、组织管理规范化、教学活动有效化、活动评价合理化。赣南还可与遵义、延安、龙岩、桂林等地建立红色研学联盟实现资源、生源互享,扩大红色研学培训“朋友圈”。
3.3 打造“互联网+红色旅游”模式
从赣南地区的现实状况看,经济不发达仍然是赣南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导致赣南地区在红色研学开发上仍然采取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无法与现代研学产业发展特点相匹配。大量的事实也印证了粗放式旅游发展模式,不仅不利于地区经济的进步,更不利于对红色研学的发展。但互联网为社会各领域发展提供了新途径。赣南红色研学产业同样需要借助互联网优势,让红色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切實推动红色研学产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
4 结语
总而言之,赣南发展红色研学必须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建设研学基地、推介研学路线、开设研学课程等方式,丰富红色研学内容,探索红色研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成为全国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地。
参考文献:
[1]刘慧.赣南客家文化与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大众文艺,2018(21):243.
[2]张周权,封绪荣.新媒体时代赣南苏区红色旅游发展潜力及营销策略分析[J].度假旅游,2018(10):168+170.
作者简介:
1.杨小武(1996年08—),男,江西瑞金人, 瑞金干部学院 ,党校助教, 管理学学士, 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2.曾豪(1989年05—),男,江西会昌人, 瑞金干部学院, 一级科员, 文学学士, 研究方向: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