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穴里的启蒙者

2021-01-21崔家碧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摘要在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第七卷之中,为了说明受教育者与未受教育者这两种人在本质上的来源与区别,作者引用了洞穴中的囚徒这一经典形象来比喻教育对于一个人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继而引出了该情境下几个种类的人,他们的不同经历塑造了他们不同的人格和人生选择,也导向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启蒙者危险但却崇高的特性引发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将从柏拉图著名的洞穴之喻出发,论述启蒙过程中几种不同人的选择以及它们接连而来的后果,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启示,也做出自己的选择。

关键词:洞穴之喻,理念世界,表象世界,启蒙者

第一章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及其内容

洞穴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是非常著名的一项比喻,它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一些基本论述,巧妙地引出了完美的城邦这一理念模式,也引发了对5哲学王这一核心观点的讨论。这些观点基本宣告了一个属于政治哲学时代的开启,人们的视线终于开始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转移到了对城邦政治公共生活的关注上来。这一经典论述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它开启了政治哲学的大门,公共性开始从私人领域被分离出来并且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第一节 表象世界与理式世界

简单来说,柏拉图关于洞穴论的主张其实根本上源自于他对分别处于教育状况和非教育状况下两种人的一个初始比喻。在柏拉图看来,有这样的一部分人从小居住于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之中,在地下室里面一条长长的通道一直能够通向洞外,只有和洞口一样宽窄的一束光可以顺着通道照进这个洞穴。洞穴中的人他们的头和脚都被固定在一个方向,因此他们只能够看见自己面前的洞穴后壁上的倒影,但却永远没有办法看得到他们背后真实的火光。而阻碍这些被囚禁者通向洞外之路的仅仅是一堵矮矮的墙,矮墙外的人们分别举着各种不同的事物经过这些囚禁者。毫无疑问,囚禁者们根据他们有限的认知,仅仅是会认为倒影就是唯一的真实事物本身。而实际上,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洞穴之喻中,是用洞穴里墻壁上的倒影和真实的火光、事物分别来比作了所谓的表象世界和理式世界。[ 参考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75-280]

对比地看一下这两个世界,我们可以发现这其中许多根本的区别。位于洞穴内的表象世界,只是一个流变并且还有着缺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的只是代表了假象的各种倒影。它们分有了实物的信念,反映到现实世界也就是代表着我们每时每刻都可观可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种种存在本身,既包括了从人类到各种低等的生物和无机物,也包括了我们日常在知识层面可以利用的数理对象、符号和图形等等工具。在这个世界里,太阳因为其永恒的光亮被我们当作了一种最高形式的存在。

而洞穴外的世界却存在着永恒的真理,那是一个完美的理式世界,在这里不再有各种流变的实物,而是分有了各种各样实物的理念,例如影像的理念、物质的理念、数理对象的理念,代表着最高存在形式的太阳也为至善这一基本理念所取代。

我们也可以说,表象世界只是一个依靠着模仿并分有理式世界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理念而存在的低等的世界,它虽然可以无限趋向于理式世界但却永远无法达到。两个世界之间并不是永恒的隔绝状态,它们可以通过某种秩序缔结起来,同时依靠灵魂来取得联系。就像我们的眼睛偶尔也看得到太阳一样,我们的灵魂偶尔也能够达到至善。同时柏拉图也认为,各种至善的理念从一出生之时便存在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只是被我们暂时地遗忘掉了,因此我们也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来逐步地刺激自己的灵魂,并回忆和发现各种曾经拥有过的知识。[ 参考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80]

第二节 试着走出洞穴

接下来,柏拉图就设定了一个发生于假想之中的场景。有一个人突然被神强制性地解除了禁锢。他扭过了头,在刺眼地火光中模模糊糊地瞥见了真实的事物,这意味着他不必再通过倒影来感知所处的这个世界,而是开始接近了造成倒影的原因也就是事物本身。毫无疑问,这个走出了洞穴、感知了真实的人是不能够忍受重新再回归黑暗洞穴这一命运安排的,他的眼睛甚至已经不能再习惯那种黑暗了。冒险者肯定是幸运的,因此他们就更加地珍视属于自己的这份幸运,一旦走出洞穴必定不愿回头再做回囚徒。[ 参考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75-279]

换个说法也就是,一个偶然间接近了这个世界的真理之人不仅不愿再重归愚昧无知的状态同时更加不能再适应愚昧的环境和生活本身,他们甚至开始怜悯起自己那些尚处在愚昧之中的同伴们。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完成了所谓的“灵魂转向[ 参考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81]”。每个人的灵魂本身都有着极好的视力,但只是由于面对的方向和对象出现了一定的偏移才导致了它们灵魂暂时的失明。灵魂必须设法使得自己转离这个流变的世界,才能够真正地正视实在事物和其背后的理念世界。

完成灵魂转向这一比喻的方式最方便的就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而达成这一结果的人也因掌握了真理而成为了哲学家,由他们来统治和领导着这个世界上的各项行动。

以上就是柏拉图洞穴理论这一比喻地基本内容。在这里面,柏拉图试图通过这一比喻来引出他关于教育重要性这一问题的详细阐述。而我在了解了这一比喻之后,继续设想了第一批走出洞穴之人所面临的情境,和他们可能做出的几种选择。我在这里列举以下的四种可能性。

第二章 洞穴之喻下的四种选择

没有能力成功走出洞穴的人只能继续做着囚徒,在充斥各种各样倒影的世界里寻求着自己狭隘的满足。而走出了洞穴的人在岔口处却面临着不同的几种选择,同时也不得不去解决首批探险者在各种境遇下出现的问题。

第一节 启蒙者的选择

启蒙,这一明词通常解释为通过各种的宣传和教育使社会接受新鲜事物从而得到进步的一种运动,一般来讲主要指的是开发愚昧、讲明事理和普及新知识、新事物两种类型的活动。洞穴之喻中的启蒙者,顾名思义就说的是那些走出了洞穴,窥见了太阳和实物的人们重新又回归洞穴之中并且把外界的光明和实物等各种现象作为福音带给整个洞穴及其里面的其余囚徒的那一类人。

这一批人,往往有着很强的探索意识、极大的勇气和力量,他们能够沿着长长的隧道走出黑暗,面见光明。同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有着不一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入世的哲学家就是这一类人的一种典型代表,柏拉图的“哲学王[ 参考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51]”也就是建立在这一假设人物的基础之上而存在的。他们自己拥有着掌握智慧并且无限趋近于真理的能力,然后他们又选择了通过教育、启蒙、入仕为官或者是成为统治者等种种的方式来构建一个无限接近于理式世界的现实政治制度和形式。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哲学家都曾经发出过一些令人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们在审视着自身生活的同时也在审视着整个世界,他们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奋斗和牺牲,并且坐拥着一种经过审视的值得过的人生。

第二节 独存者的选择

独存,顾名思义,就是指独自享用了真理的那一批人。中国自古有一句话叫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参考孟轲:《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这一句话分明是将启蒙者与独存者根据人生的得意程度来进行区分了,而在实际的情况下,者或许只需要根据个人的取向来做选择。有一批人,他们有着积极入世的态度,也愿意承担起启蒙者的重担,而另一部分人则只选择了独善其身。

这一部分人的经历在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中,就代表了走出了洞穴,见过了光明也就是已进入理式世界的那些人反而选择留在洞穴之外并且绝不愿再踏入黑暗之中的状态。他们掌握了真理却对这个世界抱有着出世的态度,中国历史上的老庄之学这一派的人物就是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庄周,他崇尚自由,拒绝楚威王对他丞相之位的允诺和诱惑而选择了去周游列国,晚年他更干脆隐居在了南华山中,终生都以一种消极的游戏态度面对着这个现实的世界和官场。可以说,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讲,独存既可以说是一种自保的方式、一种逃避的态度,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成是对这个黑暗现实世界的另一种无声的对抗和嘲讽。[ 参考庄周:《庄子钓于濮水》]

第三节 遗忘者的选择

也曾有这样的一部分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或者是单纯的所谓运气有幸地走出过漆黑的洞穴,见到过实物也仰视过太阳但却毫不为之所动甚至可以用麻木来形容。他们与其说是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所见所感,更像是压根没有意识到洞外那些真实的存在。

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或许他曾经有过被启蒙和教育的经历,但在他踏入现实世界那一刻后,却完全为眼前的种种表象所迷惑,丝毫记不起来自己也曾那样近距离地接触过真理。如此一来,由于连记忆都已不复存在,他们的境况就难免落得个与从未走出过洞穴的那些囚徒一样。这样的情形在现实中反倒是最多见的一类,学校作为启蒙教育的主要阵地,曾近乎平等地给过每一个人以教育和真理的熏陶,而身处课堂之上的学习者们也都一字不差地接收了这些关于真理的传道。他们了解正义,也清楚何为不正义;他们见识过勇气,也目睹过懦弱;他们曾经也过着有节制的生活,而如今却只剩下了纵欲。因为他们自踏出教室的那一刻起,就在这外界复杂纷乱的吵闹声之中经历一个了遗忘的过程。渐渐地,在混乱中他们习得了其他的个性,并让这些取代了曾在教育中养成的那些习惯。

第四节 假装遗忘者的选择

我们也不可否认,在遗忘者之中还有一些人,他们既不愿意丢弃曾经的真理但又没有勇气承担起启蒙者的重任,于是干脆选择了装模作样。一部分不愿意独存却又放不下安逸生活的人们在谋生之余学会了伪装。这些伪装的人中,既有为自己的良知保有一方净土的,他们在积极的入世和消极的出世之间寻找到了一个折中之法,也就是消极的入世。他们既不逃避现实也不至于在现实中迷失自我。芥川龙之介曾有言道:“最聪明的处事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 芥川龙之介:“最聪明的处事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但我相信,这样的人大部分会生活地撕裂、痛苦,但又别无选择,甚至其中一部分人成为了真理的卧底。

另一类假装遗忘者却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他们既没有忘记真理又丝毫无心去践行真理。他们没有被迫做卧底的悲壮,反而是在入世之后变本加厉地维护着虚假的表象生活。德国存在主义大家海德格尔就曾有过加入纳粹政党的经历,在他任职弗莱堡大学校长的期间甚至以犹太人血统为由禁止自己以前的教师胡塞尔进入弗莱堡大学的图书馆,并引发了纳粹种族清洗法例。

第三章 启蒙者的宿命

早有苏格拉底饮鸩赴死的悲壮之舉,近更是有着数以万计的真理探寻者把最后一丝正义附在了刑架上。刑场之上不仅留下了布鲁诺对于科学的展望,也曾有过谭嗣同对于变法图强之最后一翻振聋发聩的陈词。纵观历史,启蒙者的悲剧宿命似乎从来没有被改变过。

房龙所著的《宽容》一书中著名的序言一章就以一个寓言的形式直接地揭露了所有启蒙者将要面临的处境。崇尚古老的无知之谷排斥和拒绝着外界的一切事物。终于,擅自出谷冒险的一个幸存者从黑暗中负伤爬回,他带来的是关于山谷之外另一个了不起民族的新鲜文化和奇迹。然而,最终他却被谷中的长老和万千的无知者以渎圣之罪处以极刑。后来,灾难袭来,谷中众人被迫逃亡,在他们自己也踏出山谷之时才发现他说的都是对的,他们为他正名、立碑、著传。但在此后的几十年甚至千百年间,如上的场景在人们的面前也在第一个冒险者的墓碑前反反复复地重演着。事实证明,几十年后世界只是还一样。[ 参考房龙.宽容[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8:1-5.]哪怕是万能的上帝也难逃偏见的怪病,因为上帝的不公造就了第一个杀人犯。《圣经》记载,由于祂对亚伯所献礼物公然的偏爱激发了该隐内心的嫉妒之火,该隐因此谋杀了亚伯,嫉妒也就成为了人的七宗原罪之一。虽然是该隐的嫉妒害死了亚伯,但是嫉妒之心却是源自于上帝的偏宠。[ 参考陈志华.该隐和亚伯——人类第一对兄弟[J].天风,2009(07):39.]

神性尚且如此,人性当中的弱点就更加难以克服了,不宽容是人性的本质。这种不宽容是可以理解的,它来自于人类力量弱小之时的恐惧和无知,是难以靠天然的力量来消弭的。因为它是人类得以存续和战胜自然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求生欲所以才有了恐惧,恐惧滋生了万物的不宽容,同时也说明人类是为了生存才选择的不宽容。这是种族延续的代价,也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劣根性。有这样的劣根性存在,宽容自一开始便只能沦为一种无稽之谈,启蒙者也因此只能背上这样悲剧的宿命。他们在将火光带来这人间的同时也点燃了自己,这一特性彰显了启蒙者危险但却崇高的身份。

人们学会了生存,也就因此学会了遗忘和伪装,或许开始只是出于自保的伪装,但是伪装得久了大概也就真正地忘记了。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助纣为虐的确有言过其实之处,但冷眼旁观在现实中确实比比皆是。

第四章 总结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虽然原只是立足于启蒙和教育的一个小寓言,但背后却能够牵连出无数现实的选择和后果。对于我们来说,所走的每一步路都代表着我们的选择,我们是需要对此承担不可逃避的责任的。当然,如何选择在于每个人自己心里的看法。启蒙者固然崇高,但是也必然是困难重重且危险的,不做启蒙者是每个人无可厚非的选择自由。但是值得我们思索的是在启蒙者之外,我们又该做何选择?是成为帮凶还是消极地避世?不管怎样,最基本的善恶之念应该长存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生存,保有一丝本心和善念本就是我们每个人力所能及的选择,也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本文就从柏拉图著名的洞穴之喻出发,论述了洞穴之喻的基本内容及其延申理解,进而给出了自己进一步的思考和分类。联系现实选择和部分历史实例,发现了一些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和境况,以期能够引起更多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

但是由于本人理解能力、知识储备以及涉猎范围的有限,很多观点仍有诸多不成熟之处,论述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完善和不规范之处。未来我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进一步思考本文中所提出的种种观点,并完善自己的论述。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 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275-314.

[2]王金晓.柏拉圖《理想国》中城邦与灵魂的类比[D].兰州大学,2020.

[3]房龙.宽容[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8:1-5.

[4]董西彩.浅谈庄子的入世与出世[J].传承,2011(22):68-69.

[5]志野好伸,欧阳钰芳.介绍:倪梁康《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弗莱堡的相遇与背离》[J].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9(01):273-286.

[6]陈志华.该隐和亚伯——人类第一对兄弟[J].天风,2009(07):39.

作者简介:崔家碧, 1998年7月25日,女,汉。籍贯:山东龙口市,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