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阻断或抽离

2021-01-21李圣文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摘要:面对当代的未来化语境,艺术创作在科技视角与身体语意的推进下,持续的挑战着集体的意识边界,而对于科技语言的非常态挪用、生命语义的“赛博格”解读,更是生成一种对自我经验的阻断与肉身感官的抽离,戏弄着当代艺术权威下的阅读法则,成为艺术实验中逻辑再造的新常态与新路径。本文以“阻断或抽离”为叙事逻辑,尝试探讨后现代之后科技介入的语境下当代艺术所携带、被激发、被赋予的陌生化经验。

关键词:科技艺术;重塑感知;阻断;赛博朋克;解经验;身体语意

基于科技的艺术演绎指向一种反常态、解经验、非边界的感知,而当艺术介入生命的逻辑,彼此显隐、抽离,成为哲学的物质载体与暧昧的视觉符号。例如:艺术家Marco Barotti的动态雕塑《鸡蛋》以未来语境、哲学感知为参照系,以天然橡胶、机械组织、声音装置为造物媒介,通过对硅胶的教化、演绎、异体与变体,生成鸡蛋的拟态,在内部器械的驱动下发出持续性的“脉搏跳动”,显现出一种被阻断、被颠覆的自我虚无,鞭策着人性的欲望与生命的可悲。此外:Wim Delvoye的装置作品《Cloaca No.5》从身体经验、生物科技、工业逻辑中汲取养分,将人体的消化功能以一种程序化的语言抽离、重塑、再造而挪移至器械的载体之下,单独成为一个运行闭环,重新定义了身体功能的隐性内涵,充满矛盾性、荒诞性、隐喻性与不容误读哲学指向。

由此可知,对科技语义的挪用在未来化的语境中呈现出一种对经验的阻断或隔绝,而转向生物经验的领域则生成受众本能的代入或语义的抽离,成为哲学的武器,重塑着观者的身体经验与视觉感知。

一、阻断自我经验的话语

数理逻辑与被编辑的程序语言本体所携带的不可知、非经验、反阅读语义本身就极具实验性,此刻介入艺术的话语权,生成个体自我逻辑的阻断与感官经验的纠缠。

(一)媒介转译或自我误读

德國艺术家皮特·阿布林的系列声音装置《声音和钢琴》基于对音频的模拟、暧昧、解构与再编辑,建构了一个视听经验的矛盾空间,通过电子编程、机械装置、钢琴等元素之间的碰撞交融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装置触发琴键,使钢琴弹奏出拟人的频率,模仿人类的声音,在荒诞与诡谲的视听暧昧之间,形成一种超验性、交叉性、戏剧性的矛盾经验。

艺术家对钢琴的音色与人类语言系统进行理性而严谨的解构纠缠、拆分重组,将钢琴作为乐器的本质无情的抽离,而赋予其语言的功能,实现了让钢琴“说话”的目的,既是材料本体意义的滑动,亦是媒介语义的新生。不同学科领域的碰撞、衔接、重组,模糊了声音与乐器、艺术与功能、感性与科技、能指与所指的经验边界,消解了彼此的定义,生成一种充满实验性、隐喻性、非逻辑、反经验的多维感知。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上展出的声音装置《真相或:如何教钢琴学会中文》是为展览特别制作的,钢琴接上电源和程序,每隔十分钟,琴键就会在机械的驱动下在大厅中反复“朗诵”中文“实事求是”,诡异的音频如同咒语般在耳边萦绕,凝聚出一个声音笼罩下的超维场域与观念境界,唤起并强化了个体内心深处隐匿的“智能恐惧”或“异域错觉”,瓦解了人的话语权,令人感到一种恐惧与不安。此刻过往的经验将不再生效,一切变得陌生而熟悉,在音域的穿行与错置之间,演奏着代码的权威。

(二)解经验或四维生成

Random international艺术工作室专注于当代艺术中科技性与互动性的交互探索。其作品《Fragments》,由189块方形镜片与背后隐匿的189个摄像模块组成,各自独立的镜面彼此平行、并置、聚集、共生,拼凑出一个完整而细碎的矩面,在具体的空间中映射出一个现实世界的反向维度。

材料有限的本体经验因环境的迁移挪转而被赋予了无限不可知的内涵。当个体介入作品的的感知域,摄像模块带动镜面开始运作,随着观者的移动而偏移。此刻,完整的空间场瞬间坍塌,分裂出无数细碎而具体、离散而密集的小空间,不同角度的脸被同时折射到镜子中,呈现出如同昆虫复眼般的图式效果,在二维的平面媒介中生成四维空间的抽象景观。

个体越是靠近,越无法看清全貌,形成一种充满矛盾性的视觉悖论与逻辑反差。过往熟悉的媒介属性变得陌生、割裂,重塑了经验系统的霸权下身体与空间、视觉与成像之间的语义边界,充满暧昧的游戏性、偶然性、隐喻性与荒诞性。

二、被抽离或重塑感知

身体语意的嫁接建构视觉的暧昧与意识的警觉,成为一种反伦理、非常态、解经验、超现实的观念手段,与科技的场域之间形成一种天然的不和谐、不在场、被抽离的逻辑状态,将二者强行拼合、共在与碰撞,持续性的挑战观者的身体意识与感知边界。

(一)角力与暧昧之间

艺术家Server Demirtas的动态雕塑《互相舔舌头》旨在通过对机械架构的肉身拟象,实现对人工智能在当代技术、文明、身体、经验和交互条件下的重新解读,在空间中建构了一个后科技语境的短暂性生成,重新定义伦理与科技的边界,并在其作品中持续的追问和反思艺术家和整个道德体系在后科技时代中的作用。

粗糙的机械披上拟人的表皮,笨拙的模仿人类的各种动作,吐出“舌头”舔舐对方、发出诡异的哼叫声、彼此“交谈、爱抚”,为冰冷的机械注入诡异的人性,成为生命的意象载体,模糊了科技与伦理、有机与无机的观念边界。在角力与暧昧之间,引发观者对身体概念的解域、行为指向的再知。此刻,人的伦理性、机械的人性、人与机械的关系、种种情感与问题被无限放大,彼此缠绕与交融、角力与共生,生成一种“赛博朋克”式的语境联想与观念折射,演绎着沉默的张力。

这是艺术家撮合的一场科技与伦理、技术与道德之间的对话,以这种近乎魔幻的视角引诱观者通向无解的哲学。

(二)自我生成的视听悖论

Diemut Strebe的《The Prayer》从赛博格、声学原理、数理逻辑、伦理学中汲取灵感,以天然硅胶、机械装置为造物手段,通过电子编程的介入与教化,生成了一个人类发声器的功能拟态与表皮嫁接,实现了一种极度暧昧的仿生美学,探讨了科技与伦理的权威下,技术与意识、行为与功能的复杂性关系。

算法驱动装置,轴承带动空腔,在声学原理的支撑下,持续性的发出“祷告”的歌声,朗诵着代码的权威。此刻,当个体介入装置的声音场,面对视听经验的双重角力,呈现出一种恐惧、沉默与不安。瓦解了身体与功能、行为与意识之间的观念界限,并持续性的向观者追问,鞭策着生命的本质,充满荒诞性、哲学性、戏谑性与隐喻性。这一特殊的(暧昧的)吸引与厌恶、接近与距离之间的纠缠,构成了这件作品的特性。

三、结语:

科技与艺术所属两个截然不同话语体系,指向着人类文明中理性逻辑与感性图式的两极边界,形成一种天然被隔绝、被割裂的角力关系,将二者强行并置、互融、共在与暧昧,呈现出一系列自我阻断或被抽离的语法逻辑,与观者之间生成一片无中心、反阅读的褶皱地带,演绎着反经验、非边界的诗性感知,为当代艺术的具体实践提供无限被解读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林印吉.从声音装置艺术作品看艺术与科技的融合[J].音乐探索,2020

[2]李超.科技与艺术的交响——从“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展”看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和未来[J].艺术当代,2021

作者简介:李圣文(2000-),男,汉,江西赣州人,学历:艺术学学士,研究方向:综合材料与实验艺术,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