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用语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2021-01-21熊美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新事物通过网络进入到大众的视野,网络用语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增多,影响着人们的言语交际行为。语言与人类社会和文化息息相关,对网络用语的探究可以窥探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对人们言语交际的影响。网络用语在语言本身的基础之上发生语言变异,变化形式多样。人们在使用网络用语一方面是由于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用语传播快速,从众和跟风心理的影响。在使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原本的汉字和汉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危机。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用语;语言交际;语言变异;影响;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用语层出不穷,不断丰富人们的言语交际生活。人们也开始注意网络用语这个领域,网络用语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反映,一些网络用语的出现背后隐含的是一种政治、经济或是文化现象。有的学者从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用语进行了分析,探究出网络用语隐含的认知机制;有的学者从单个兴起的网络热词入手,分析这一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等等。即使已有学者对网络用语给予了关注,但仍然具有可研究的空間。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网络用语,通过对网络用语形成的原因和网络用语的类型以及网络用语对日常交际用语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社会语言学的内容,也有助于探索中文的发展趋势,增强对中文变化规律的认识和了解。
一、关于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顾名思义就是探究社会和语言之间关系的学科,社会语言学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语言学是指从不同的社会学科,例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性和心理学等的角度去考察语言。狭义的社会语言学认为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使用中的变异现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关于社会语言学及其研究内容学界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别里科夫认为社会语言学并非单一属于社会学或是语言学,而是二者交叉的学科。拉波夫认为社会语言学研究不同社会环境对语言及人类言语行为的影响。从学科属性上看社会语言学属于社会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应该是社会与语言相互影响与制约关系。
对网络用语的研究属于社会语言学的范畴,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以网络用语的交际行为为着手点。可以分析出语言的变异现象,网络用语作为一面镜子,如实的反映出社会现象、民众心理等变化,网络用语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网络用语的形式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最容易改变的就是词汇,由于新词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产生,旧词被搁置。词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网络用语属于语言中新词的一种形式,不断丰富和补充汉语的词汇,不断反映出社会的变迁。网络用语的主要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语音变异型:
语音变异主要是指在原来语音的基础之上发生的变异,主要由于方言语音的影响导致的语音变异,例如:“蓝瘦”、“香菇”原是“难受、想哭”的意思。是由于受到广西南宁方言的口音所带来的语音变化。谐音,例如“雨女无瓜”一词是“与你无关”的谐音。最后还有语音的和音:“表”表示“不要”的意思,由于说话很快“不”和“要”二者和音就会出现“表”字音。类似的还有“我宣你”表示“我喜欢你”,“喜欢”发生和音成“宣”字读音。
(二)字母缩写型
这种类型的网络用语主要是采用汉语拼音的缩写或是英文的缩写来造词。此类网络用语是青少年00后一代用以自我表达和自我身份认同的方式。也被称为“黑话”,是时代的产物。频率最高的是yyds,在各种社交场合都能看到“yyds”的身影。yyds表示“永远的神”,来源于某主播形容原英雄联盟职业选手Uzi的词,后逐渐演变为粉丝们在弹幕中吹捧各种事物的固定格式,用以表达对某样东西或某个人很优秀,像神一般的存在。此外,plmm表示漂亮妹妹;pldd表示漂亮弟弟;xswl表示笑死我了;nsdd表示你说的对;emo是emotional的缩写,即我深入到这件事情里面并被打动了的意思。
(三)汉字或加字母型
这一类网络用语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语言接触,汉语与英语的接触,带来了新的语言形式。有例如:i服了you表示我服了你。深藏blue是“深藏不露”的谐音,比喻有知识才能但性格内敛,不爱在别人卖弄自己的才能。与此类似的还有藏龙wolf是“藏龙卧虎”的谐音,tony带水是“拖泥带水”的谐音,咸鱼fashion是“咸鱼翻身”的谐音。此外还有字母加数字组合,例如:u1s1表示有一说一,u1s1,谁说大人不能过儿童节。
(四)英文音译型
根据英问单词的读音直接音译后的产生的词。例如:“family”音译后为伐木累,表示一家人。常用于:we are 伐木累。我们是一家人。“狗带”一词是“go die”的音译。表示大难临头,不行了。
(五)热点词汇
这一类网络用语是由于某个事件后兴起的新的用语。常见的有“凡尔赛”是指通过先抑后扬、自问自答的方式不经意间透露自己的优越的生活的一种方式,用法国高贵的宫殿凡尔赛来比喻这种生活。“九漏鱼”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的意思,指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多用来比喻文化程度较低是明星艺人,具有嘲讽的意味。“上海名媛”是指上海的假名媛为了显示自身优越的生活拼单晒朋友圈。这一网络用语在该事件曝光后成了爱慕虚荣、拼单摆阔的代名词。
(六)旧词新义
这一类网络用语是在以往词汇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来的,属于词义的衍生。“秀”最初的意义是“植物抽穗”。近年来赋予了“秀”新的含义,如:“秀儿”“陈独秀”表示特立独行的人,此处的“陈独秀”不是历史伟人,而是表示“一枝独秀”的意思,属于词义的转移。还可以用作“秀恩爱”等,可类推出结构“秀+V”,表示炫耀的意思。在电竞圈还可以用来表示“秀大招”来表示操作很厉害。通过隐喻和联想使旧词词义转移产生出新的词义,是网络用语的一种构词手段。A81AA911-BC53-4DA6-8A41-AC8133B091DE
“子”古义是“儿子和女儿”的意思,近现代词义缩小为“专指儿子”,网络用语最先出现的形式为“欣欣子”,具有亲昵与可爱感。常见用法包括“xx子”中“xx”可以是重叠的人名,具有亲昵的語义色彩,“子”在这里延续了汉语中表示爱称的用法,“子”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已经虚化。
“精”原意是“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的米”,后引申为“专一、完美、精准”等意,在网络用语中的格式为“xx”精。可以是“N精”也可以是“v精”。“柠檬精”是指日常羡慕别人的人。柠檬是酸的,酸表示羡慕的意思,因此用柠檬来表示酸,用酸来表达羡慕的含义,属于词义的转移。还可以是“芒果精”表示爱吃芒果;“睫毛精”表示睫毛长的人,说话人多带有夸赞与羡慕的语气。
三、网络用语的影响
网络用语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相应的问题,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网络用语的发展。
(一)积极影响
1、经济效益
社会的进步带动语言的发展,尤其是词汇的增加,语言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映射出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在促进社会的进步。上网冲浪学习了解网络用语或是观看直播,在满足网民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倒逼我国传统企业转型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当下网络用语的不断更迭,启示个人增强创新意识,转变思维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社会。
2、政治效益
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社会语言学是从语言了解社会、探究人民心理、文化的学科。网络用语之所以可作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因为网络用语是了解社会的一面镜子,真实的反映社会的变迁发展。通过对网络语言的分析可以及时的了解我国时政热点,社会问题,促使人们关注社会,为基层人们基本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
3、文化效益
文化影响语言表达,语言也丰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网络用语作为一股新生的文化力量,作为一种俗文化,被大众接受,丰富了语言中词汇的数量,增强语言的活力。
4、言语交际的影响
(1)丰富言语交际的词汇。语言三要素中变化最明显的是词汇,网络用语的产生丰富了言语交际所使用的词汇,可使用选择的词汇数量增多。
(2)丰富了言语交际的形式,增加了趣味性。在社交平台除了传统的语音对话交流,可以使用表情包或是网络用语。网络用语独特的性质不仅可以拉近交谈双方的距离还缓解了许多非正式聊天中的尴尬局面。
(3)简洁,快速,提升言语交际的速度,减少交际时间成本。
(4)更新交际用词,获取交际关注与认同。人们使用网络用语在追逐潮流的同时也是为了获取交际的关注,由于自身的独特性更容易吸引他人,也是为了获得交际认同的一种方式。
(二)消极影响
1、给汉语自身带来了新的挑战
网络用语不遵循语法规则、不使用正确的读音或是正确的汉字,在带来社交便利的同时给汉语学习者带来了新的困难。例如“朋友”和“盆友”,后者更为亲切可爱,可是久而久之会混淆视听,尤其在今天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网路用语的出现对汉语的普及和正确使用带来了新的挑战。
2、言语交际由于网络用语产生隔阂
网络用语在不同的年龄段的使用频率差距很大,在不同圈层的人使用的语言也有较大的差距。网络用语在60、70、后中使用较少、在90、00后中盛行,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交流产生阻碍。同时在同一年龄段之间由于关注点不同对网络用语的使用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阻碍了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
3、对网络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开放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是我们的追求,但是网络用语更新换代速度快,为网络用语的管理造成困难。同时由于网民的素质不一,相应的网络中的言语交际行为也会有不文明的现象的产生。
四、结语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网络用语,对网络用语的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探索出语言变异规律,网络用语是由于语音的变异、词义的转移、扩大、以及语言接触等原因造成的。对网络用语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索出网络用语对言语交际的影响。由于语言与文化、经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进而探索出网络用语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网络用语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给语言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 陈紫杨.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J].红河学院学报,2021(4).
[2] 董雪洁.浅析网络用语“秀”之新义[J].汉字文化,2021(14).
[3] 顾惠媛、李光杰.浅析二次元文化对语言交际的影响——以网络用语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20(11).
[4] 胡翠娜.从社会语言学可能网络用语的发展[J].课外语文,2015(18).
[5] 李思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计量分析[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1(3).
[6] 王春相、王连盛.近十年社会语言学研究热点述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
[7] 王慧.对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XX子”的调查[J].汉字文化,2021(10).
[8] 银睿.以汉语造词法与词义演变浅析近十年网络用语[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8).
[9] 姚兰、武小军.网络空间语言互动变异的经济效能与损蚀[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10]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
作者简介:熊美,女,1997年4月16日,白族,云南大理,本科学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云南民族大学,650500A81AA911-BC53-4DA6-8A41-AC8133B091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