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球形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2021-01-20鞠志恒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1期
关键词:玻璃体象限眼压

鞠志恒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江苏 常州 213000)

目前我国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不断提升,严重影响患者眼部健康状况,严重时甚至引发失明等问题,目前临床治疗以玻璃体切除术为主,但具体术式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其中20G玻璃体切除术、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应用较为广泛,前者在交换速度、抽吸量方面存在优势,但后者创伤小、恢复快,二者均具有不同优势,具体选择需进一步探究[1-2]。本文分析了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球形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 年11 月-2019 年10 月,确定本院收治的球形视网膜脱离患者,以其为对象开展研究,随机选60例(60眼),平均分2组,对照组(30例,30眼)和试验组(30例,30眼)。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1-69岁,平均(50.23±3.92)岁,脱离范围:1个象限5例,2个象限15例,3个象限10例;试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2-68岁,平均(51.02±3.77)岁,脱离范围:1个象限6例,2个象限15例,3个象限9例。上述资料,组间差异小,可比。

纳入标准:(1)符合球形视网膜脱离诊断标准患者;(2)神志清楚且具有正常交流能力患者;(3)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签署同意书患者;

排除标准: ( 1 ) 既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史患者;(2)既往角膜屈光病史患者;(3)眼部外伤史患者;(4)合并青光眼或白内障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手术由同一组经验丰富医护人员开展,使用同一台玻切机完成手术,麻醉方式为球后、球周局部麻醉,药物选择盐酸利多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配置比例为1:1:1,确定眶下外1/3球后位置,进行药物注射,用量控制为1.5ml,观察患者麻醉状态,必要时确定眼眶上缘内1/3球周,于此注射1.5ml药物。对照组开展20G玻璃体切除术,玻切头负压控制在200mmHg,频率为800-1500次/min,确定经睫状体平坦部传统玻切、导光、灌注三通道切口,对混浊玻璃体进行切除,观察患者眼内具体状况,适当开展激光光凝操作,配合气液交换、视网膜复位和封闭裂孔等操作,随后利用硅油填充,将套管拔除,缝合结膜和巩膜切口;试验组给予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使用23G套管穿刺刀系统,移开球结膜,具体操作使用棉签,使用23G MVR套管刀,确定巩膜,与其成20-30度角,进入巩膜板层,经睫状体平坦部垂直进入,到达玻璃体腔,在颞上、鼻上、鼻下三象限开展玻切、导光和灌注,玻切频率为2000次/min,玻切头负压控制在300mmHg,检查后部、基底部玻璃体切除情况,必要时进行曲安奈德染色,进行眼内光凝处理,随后开展视网膜复位、封闭裂孔等操作,具体操作同对照组,无需缝合。术后两组均进行局部抗炎处理,配合活跃瞳孔操作,术后仰卧休息2周左右。

1.3 观察指标

(1)视网膜复位率,于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位情况;(2)并发症率,统计住院期间低眼压、黄斑水肿、眼内炎发生率;(3)视力稳定率,将最佳矫正视力转换为LogMAR视力,视力表灯箱由温州星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为:浙医械广审(文)第2018070810号,标准如下:视力下降:视力降低0.2个LogMAR单位;视力升高:视力升高0.2个LogMAR单位;稳定:视力下降或升高在0.2个LogMAR单位范围以内[3-6];(4)眼压水平,于术前1d和术后1d检测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涉及数据经由SPSS24.0测验,复位率、并发症率和视力稳定率测评所得数据为计数资料,以(%)表述,卡方值所所观测结果予以测验,组间眼压水平评测所得结果即计量用(±s)表述,t值对所观测值测验;测验数据在P<0.05时提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复位率

试验组随访6 个月复位率为1 0 0%,与对照组9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并发症率

试验组并发症率为3.33%,与对照组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复位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n(%)]

2.3 视力稳定情况

试验组术后3d视力稳定率为63.33%,高于对照组36.67%,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视力稳定率比较[n(%)]

2.4 眼压水平

两组患者术前1d眼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眼压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水平比较( ±s,mmHg)

表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水平比较( ±s,mmHg)

组别 例数(眼数) 术前 术后 t P试验组 30 7.21±1.15 13.67±2.97 11.110 0.000对照组 30 7.34±1.72 10.63±2.12 6.601 0.000 t-- 0.344 4.563 -- --P-- 0.732 0.000 -- --

3 讨 论

在视网膜脱离治疗过程中,手术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玻璃体切除术应用广泛,且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微创玻璃体手术应运而生,其中20G、23G、25G玻璃体切割术临床应用较多,但25G玻璃体切割术虽创伤较小,但切割效率不高,且器械易出现弯曲问题,周边玻璃体处理难度较高,临床应用受限,而20G和23G玻璃体切割术各具有不同优势,应用较为广泛,具体选择何种术式尚需进一步探究[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视网膜复位率、安全性差异较小,但试验组术后视力和眼压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同20G玻璃体切除术相比,23G玻璃体切割术中切口无需缝合,对患者创伤较小,术中未做结膜、巩膜切口,术后免去结膜、巩膜切口缝合,利于患者预后恢复,但是微创手术易出现低眼压情况,可能与切口渗漏等有关,可在术后早期进行局部包扎,促进切口更好地愈合,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术后眼压高于对照组,可能与术后早期处理得当有关。同时试验组术中灌注液量较少,炎症及黄斑水肿情况较轻,且试验组手术切口较小,术中无需缝合,能够减轻术后散光问题,保证患者早期屈光稳定,术后患者视力更为稳定,且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

综上,在球形视网膜脱离患者治疗中,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与20G玻璃体切除术均能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且二者安全性较高,但前者更利于患者视力和眼压恢复,更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玻璃体象限眼压
勘 误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