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留观病人病情分级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2021-01-20张晓春林昊志
张晓春,林昊志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370)
由于急诊工作的特点是危、急、重,病人多样性、复杂性,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护士如何高效、优质、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接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特别是正确识别危重病人并提供优质高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急诊医护人员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常护理交班时,护士的交接班工作时护理工作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事无巨细式的交班,导致交班时间过长,交班内容过多,注意力分散;不能突出最需要密切关注的危重患者的关注重点及护理注意事项,未能及时调整护理资源的分配,进而导致危重患者得不到充足的护理资源,造成护理缺陷[1],有研究指出,传统护理交接班方式常会带来交班报告不规范、交接内容不完整、交接顺序不规范[2],最终导致接班护士既不能完全掌握病区患者病情,也不能迅速开展护理工作,更不能针对危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随着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SBAR交接班模式[3]在交班中的应用,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对全科室患者目前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掌握,以及对病情未来进一步的进展有一定的分析,进而根据科室以及患者的特长及需求,提高全科室患者接受护理的水平[4]。 但是这种交班模式,使得病人病情等信息呈现在交班上都是大致相等,并不能有效的突出危重且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病情信息,容易使护士轻视或者忽略该名患者,从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由于人类记忆系统除了简单地存储和检索信息外,它们还能将有关事件的信息链接在一起,构建抽象,并执行内存更新[5]。同时根据认知心理学有关语义储存主要来源于感知觉,选择性注意、记忆、语言、情绪及意识等方式研究成果[6],因此此时我们可以在护理交接班中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使得护士在进行患者病情交接时通过时间的分配[7],内容的规划等措施,使接班护士获得更多的信息以进行信息加工[8],建立更为丰满的抽象概念[9],加强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护理工作更有针对性,计划性和目标性。
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的概念起源于美国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类),病例分型的总体思路是以患者入院时的诊断、病情的轻重程度为标准进行综合分型以美国DRGs标准为例;病种单纯且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不需紧急处理的一般患者为A型病例,而病种单纯,生命体征尚稳定,但需要较急或紧急处理的患者属B型;C型病例则是病情复杂,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发生了较严重的并非症且预后较差的疑难病例;病情复杂且为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需要紧急处理的疑难危重病例则为D型病例[10,11]。为疾病的诊断以及日后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向[12]。有研究表明不同严重程度疾病病例分组与住院天数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分级越高,住院天数也越长[13]。此时也意味这该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需求以及依赖也更为突出。
鉴于此,在进行护理交接班时,护士亦可制定相应的标准,去分辨患者的危重程度以及病情需要关注的程度;例如A级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并需要进行大量护理操作以及生活护理。B级患者也需要密切关注生命体征,但是只需要一定护理操作及生活护理。C级则是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是需要及时发现生命体征变化拥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而D级则是需要及时发现生命体征变化,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患者。通过区分患者的评级,对交班进行针对性的规划与时间分配,使接班护士建立更多的抽象记忆链接,以提高接班护士对当前病情患者病情的记忆与理解。
临床资料 据科室过往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样统计,每日床边早交班在实行患者病情分级交班前,共随机抽取50天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50天作为实验组。
正态性检验
假设H0:分级交班前后平均交班时间无差异。
假设H1:分级交班前后平均交班时间有差异。
检验统计量
因此拒绝H1,认为分级交班前后平均交班时间无差异。
假设H0:分级交班前后A、B级与C、D级患者交班耗时无差异。
假设H1:分级交班前后A、B级与C、D级患者交班耗时有差异。
检验统计量a,b
因此拒绝H0,认为分级交班前后A、B级与C、D级患者交班耗时有差异。
再通过进一步随机抽样调查接班1小时后的护士得知,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及未来病情变化主观感觉进行评分,10分为满分,患者病情分级交班后平均分为8.4分比实行前平均7.5分要高,即自觉掌握程度更高。
综上所述通过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来合理分配护理资源,能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护理资源分配。由于A B级患者病情都比较复杂且危重,通过护理分级分配到了更多的护理资源对该患者进行护理工作,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4],同理在交班时也应分配更多的时间进行更为详细以及细致的交接班工作最后由较高年资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点评[15],以体现护理级别以及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同时可结合SBAR的交班模式进行该患者的交接班工作,利用SRAR交班模式中的够规范护士交班流程,缩短交班时间,降低缺陷率,提高护士交班质量、知晓率与落实率,等的优点[16],对每位患者建立标准化且具有明确分级分型的SBAR交班表。以期通过护理交班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提高护理分级制度的落实与改进,提升护理工作的成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