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4期
关键词:协同护理人员血糖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基于我国人均GDP水平不断升高,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生活压力及生活质量同步升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临床糖尿病比重呈上升趋势,成为危害人们机体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事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逐年上升趋势,经临床病理logistic非线性回归因素分析,肥胖、不良饮食、高龄等因素可作为糖尿病发病独立风险因素[1];我国为糖尿病高发地区,受累患者广泛,严重阻碍社会进程,开展有效的疾病护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基础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弊端逐渐显现,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调动医院、社会及家庭等,在有限的医疗资源前提下,积极调动患者及家属的参与性,可显著提高慢性疾病管理效果,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文旨在分析协同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指标为我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共计160例,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依据老年患者门诊就诊序号划分小组,基础组80例,男、女患者比例为41∶39,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69.25±2.41)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25年,平均病程(10.03±1.16)年;12例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20例患者合并高血脂;协同组80例,男、女患者比例为38∶42,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96±2.43)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23年,平均病程(10.01±1.13)年;15例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7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8例患者合并高血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号国际糖尿病协会对糖尿病的界定标准[3];②患者年龄>60岁,且均为本院辖区内居民,可开展随访管理;③本研究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④患者及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且患者具有良好的认知及自理能力。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疾病者;②肝、肾功能异常者;③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④精神障碍性疾病者;⑤拒绝或中断本研究者[4]。

1.3 方法 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干预,于患者入院后给予门诊健康教育,由门诊人员针对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药物指导,告知药物使用情况,提高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并针对糖尿病复诊时间进行告知,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5];协同组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延续护理时间及范围,联动院内医疗资源、社区医疗资源及患者家庭,实施综合护理指导:①组建高素质护理小组,针对院内护理人员,开展协同护理宣教,邀请资深的糖尿病专家针对临床最新研究开展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针对科室内护理人员岗位职能认知、服务意识进行岗位内持续教育,针对协同护理开展流程、临床应用经验及优势对护理人员进行讲解,以便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联动患者所在社区医疗资源,加强医院支持,接受社区人员于院内接受在职培训。②引入互联网管理模式,为就诊患者建立电子档案,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所在地、家庭状况、既往史、用药史、合并症等情况,便于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情况,有助于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6]。③健康管理:患者门诊就诊时,针对协同护理开展重要性、临床优势、开展流程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争取患者及家属授权后预留患者联系方式,为患者建立档案,告知随访管理机制;为患者开展分阶段健康教育,针对疾病基础知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饮食运动等对患者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旨在提升患者遵医行为;定期电话随访患者情况,可安排社区护理人员到患者家庭随访,了解患者营养状况、药物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了解患者机体情况,实时强化健康教育;加强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如何正确自查机体状况,合理用药,加强饮食干预,针对患者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体质量等情况,制订个性化饮食干预方法,限制日常饮食营养的摄入,帮助患者合理控制体质量,提高机体营养状况;加强运动管理,建议患者科学开展健康运动,鼓励患者餐后运动,加强机体代谢,可显著降低机体对糖分的再吸收,加强机体循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7]。

1.4 评价标准 ①护理前后对患者血糖情况进行检测,均检测3次,取中间值作为比对数据,主要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②借助健康调查量表36(Short Form 36,SF-36)中文标准版,对患者生活质量8个维度进行评估,躯体功能、机体疼痛、情感状态、生理角色、社会功能、活力、心理卫生、总健康值等,分为36个小条目,总分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③采用门诊护理满意度调研表,针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估,主要评估护理人员专业性、护理人性化、护理专业化及药物使用合理性等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校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校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控制情况分析 护理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均不同程度降低,协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下降幅度大于基础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控制情况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控制情况分析(±s)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协同组及基础组SF-36总分分别为(76.52±6.52)分、(75.69±6.55)分(P>0.05);护理后,协同组患者SF-36总分为(92.36±8.25)分,基础组SF-36总分为(80.35±7.02)分(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比较 协同组不满意患者1例,总满意度为98.75%,基础组不满意患者10例,总满意度为87.50%(P<0.05)。

3 讨论

糖尿病病因尚处于探究阶段,主要认为疾病发生与患者饮食、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合并症等具有高度关联性。糖尿病临床具有发病率高、合并症多等特征,疾病呈终身制,需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类药物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需胰岛素;临床血糖控制呈现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对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饮食运动等具有较高要求,考虑老年患者对疾病认知的盲区,自我管理能力较低,临床不可控因素较多,对老年糖尿病治疗期间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8-9]。

协同护理作为临床优质护理重要模式,其临床开展是基于有限的医疗资源与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失衡,为满足患者多方面护理需求,完善基础护理模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0]。协同护理模式通过有机调动患者及家属的有关能动性,加强护理资源的调配,联动医院资源-社区资源,为慢性疾病管理提供可能;临床引入互联网管理模式,延伸护理内容及护理时间,为糖尿病患者随访护理提供支持,便于实时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时更新及完善护理内容,强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药物遵医行为,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生活方式,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血糖控制保驾护航[11]。本研究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及SF-36总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协同组患者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基础组,SF-36总分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协同组患者总满意度(98.75%)显著高于基础组(87.50%)(P<0.05)。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开展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其生活质量,患者认可度较高。

猜你喜欢

协同护理人员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